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祭墓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唐代長安之淸明節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1期  作者:選輯  出版时间:1970-04-15
    关键字: 唐代长安 清明节 寒食 祭墓

    寒食前争蓄之。白居易诗:「留饧和冷食」,张文昌寒食内宴诗:「廊下御厨分冷食」;欧阳修诗:「多病正愁饧粥冷」。足见当时寒食之苦,而寒食二字,自唐以来,遂变为节名。三、祭墓自汉以来,墓祭与庙祭并重,而庶人尤重视,至唐则以寒食为定期。唐书开元勅,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观此,则寒食祭扫,至早起于隋唐之间,以前盖无有,至唐中叶而大盛。柳子厚与许京兆书:「近世礼重拜扫,今已缺者四年矣,每遇寒食,则北向长号,以首顿地,想田野道路,士女

  • 文章僑鄕憶俗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7期  作者:黎貫 伯通 出版时间:1993-01-31
    关键字: 客家风俗 祭墓 议酒食 做屋与做寿 宜俗与不宜

    机会领略故鄕之景物,年事较长之一代,憧憬过去,亦犹「靑灯有味忆儿时」,无以异也。往时鄕间祭墓,集叔姪兄弟老少于一堂,结伴以行,相见以礼,昭穆分而人伦序,不特愼终追远,鼓励同气相亲之合群意义,而在春秋佳日,偕行于山巓水涯,鸟语花香,沁人心脾,披荆择路,多识草木之名,拾级登高,远听山歌之唱,墦间设食,大好野餐,晴阴天气,最适远足,虽曰封建遗意,而情与意皆能兼顾,至今尙无以易也。妇女议酒食,各地同之,乃适应环境之分工合作。譬如裁缝焉,男子有为之而精巧者,但不尽人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