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水利共返回17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原水利与我国水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2期  作者:朱光彩 出版时间:1976-12-25
    关键字: 中原水利 水利 水利

    一、前言水的利用和水害的防制,是人类生存基本活动之一,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我国历代治河,水运及农田灌漑的理论和事蹟,史不绝书,且多与中原人士及中原地区发生关系。爰本此义,尽量搜集有关资料,加以整理阐述,以发扬我中原文化。光彩从事水利工作垂四十年,在大陆各地,尤其是河南,足迹甚广,故身历目睹耳闻者亦较多。来台后,于民国四十一年奉命协助金门(马祖)地方建设,是年十一月曾应前方军政长官之请,讲述「我国水利之种种」。民国五十八年任敎台北工专,亦向该校土木科学

  • 文章陕西水利已成各惠渠简介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9期  作者:宋希尚  出版时间:1972-04-15
    关键字: 水利 已建成 简介

    宋希尚教授,为我国近代水利工程学者,昔年李仪祉先生导治江、淮、河、汉、泾、渭、湑、洛或参与计划,或躬亲其役。来台后,著有「李仪祉全集」及「李仪祉的生平」等书行世。本刊正拟选载其中「关中八惠」一章,玆复承其于百忙之中,提示存稿「陕西省已成各渠一览表」,特先行刊出,俾关心家乡水利之读者,先获一简明扼要之槪念,然后再读「关中八惠」各文,当更易领会先贤造福地方之不朽事业也。敬向宋先生申致谢意! 编者识

  • 文章靈渠(又一章)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8期  作者:鍾鼎鼐 出版时间:2002-10-10
    关键字: 水利工程 灵渠 回忆

    世人知「桂林山水甲天下,及阳朔风景甲桂林」,然而此山水风景,如果无漓江穿流其中,则山成颓山,水乃死水,岂能称「甲」?惟言漓江,必言灵渠,因灵渠乃漓江水源,于公元前二二三年秦始皇命令在兴安所兴建,为我国重要水利工程之一。时至今日,沿漓江各城市物丰民安,皆拜漓江之赐。漓江因不仅景致秀丽而已,自秦亡汉兴,言秦必责其「暴」,说汉则诵其「仁」。其实,秦始皇命令兴建灵渠之外,又在泾水洛河之间,兴建郑国渠,及在四川灌县建都江渠。此三大水利工程,对国计民生,助益其大

  • 文章衞挺生財政文選序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5期  作者:衞挺生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财政 水利工程 立法

    余于民国十八年以前所作文关于财政问题者,多录入财政改造一册内(民国十八年上海太平洋书店出版)。自十八年以来,所作文于随政府西迁时,散失殆尽。顷姜君法圣,于读书办公之余暇,就所见杂志新闻纸及友好笔录中,辑余所作散文长短不下百篇。郑学稼敎授乃择其有关财政而与现行财政政策不相牴触者,选录三十余篇,计不下二十余万字,颜之曰「衞挺生财政文选辑」,拟以付梓。余因之有感焉。禹作禹贡才一千四百余字,而为吾国乃至为全世界之古代历史、地理、政治、经济、财政、交通、及水利

  • 文章枣阳的水利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9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水利 堰塘 水井

    ,载「枣阳文献」,第八期,页一三—一四),对于汉代南阳郡的水利设施,有很生动的描写,据此我推测汉代枣阳已经有了水利设施,所谓「贮水渟洿,恒望无涯。」虽然,有些夸张,但其所指的大槪就是堰塘和较大的天然水体。堰塘本身面积不大,其集水区面积也小,集水区也不是专用的,绝不是树林覆蓋的现代水库集水区,水量有限,灌漑效益不大。换言之,过去我们枣阳是靠天吃饭,风调雨顺,农作丰收;如遇水灾或天旱,特别是旱灾,受灾地区可能波及全境。枣阳的水利设施,过去并不发达。枣阳的平均

  • 文章林文忠公日記

    来源期刊:《闽聲》 第3期  出版时间:1966-09-01
    关键字: 林则徐 禁烟 水利 情趣

    林文忠公是本县的杰出人物,也是淸末的名政治家,敭历内外垂四十年,任封疆大吏十余省,在禁烟、治盗 水利建设,吏治整饬方面,极为世所称道。文忠公十四岁进学,廿岁中擧,廿七岁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后请假归省。这篇「林文忠公日记」是他第一次携眷入京供职时,由本县西门外洪山桥上船起到京为止的一段。我们在这里可窥林公早岁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种种,和自闽入京所走的路线,在今日太空时代读之,别有一番情趣,特分期介刋于次,并向提供是稿的林崇墉同鄕表示谢意。(编者识)壬申日记

  • 文章孙叔敖之水利建设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4期  作者:陳英  出版时间:1972-07-10
    关键字: 水利建设 孙叔敖 襄阳大堤

    一、绪言湖北之讲求水利,始于春秋时楚令尹孙叔敖,碑有『隄防湖浦』之文,碑虽为后汉人所作,其言必非无据,特古书亡佚,不见叔敖之事迹,自汉迄今有二千余年,记载寥寥,即或有之,杂见于史志传记,诸子及地志山川古迹中,笔者偶阅上列诸书,得叔敖于水利建设方面,有事蹟可考者,约有激沮漳水,筑万城隄,作云梦泽,围江陵偃,(玉海)襄阳老龙隄,建于商周,(广广总志)及作期思陂,灌雩娄之野,(淮南子)分述于后,以作考证之参考。二、激沮漳水作江陵堰左传哀公六年,楚昭王曰,江汉沮

  • 文章邯鄲縣記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期  作者:王秉鈞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邯郸县 历史 滏阳河 水利

    余属河北省邯郸县人,县城东五里许苏曹鎭,有滏阳河经过,每遇旱年,冬季分段上闸蓄水,灌漑田地,沿河农田,可保当年收成,人民获益匪浅。滏阳河发源于河北省磁县西北滏山,历经邯郸,邢台,赵、冀、深、献各县,循滹沱河旧道南行,上合南北两泊所受诸水,至献县与滹沱河相合,为子牙河,东北流至天津,会南北二运河及大清河,归入渤海。将来硏讲全省水利,疏濬此河,则此河两岸,其利溥哉!

  • 文章簡述四十年來台省灌漑及防洪工程建設成功之經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朱光彩 出版时间:1991-04-01
    关键字: 台湾 灌溉工程 防洪工程 水利

    一、民国三十八年秋光彩经政府洽商「联合国」资送荷兰作半年的水利考察,包括「海埔地」在内,三十九年三月返台,初任经济部水利实验处处长,继任经济部水利司司长。二、此时台湾省水利局在台北办公,局长为章锡绶,副手为章光彩君,均为光彩至交,大家统力合作,数年之内,恢复日据时代因战争无暇顾及的各处灌溉工程。台湾的稻米也达到一五〇万公吨,超过日据时期的产量,足敷台省需要。三、民国四十八年春,杨继曾先生任经济部部长,问我:「今后水利工程应注意那一方面」?我答复

  • 文章黃河水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陳昇輝 李鴻杰 王喜彥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黄河 水域 支流 水利

    撰文:陳昇輝 李鴻杰 王喜彥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屬太平洋水系。發源於青海省巴顏咯拉山北麓約古宗列盆地,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九省(區),於山東省墾利縣注入渤海,全長五、四六四公里,流域面積七五·二萬平方公里,花園口年徑流量五六〇億立方米,年輸沙量一六億噸,是舉世聞名的多沙河流。黃河的成生,經歷了漫長的地質年代。距今約五億年,流域範圍還是一片水域。後經加里東、華力西、印支、燕山等造山運動,我國大陸輪廓基本奠定,許多山脈和盆...

共173条记录 1/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