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母亲回忆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記南京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3期  作者:林穎曾 出版时间:2004-03-10
    关键字: 南京 游记 回忆母亲

    的故宅。除了前面庭园由于拓为大马路,盖了一排大楼,内宅没有变动,房貌一样,除了旧、破之外,泽宠看到儿时的台阶,因为小时易生病,所以只能在屋内跑动。他说,他眞的感动也激动,他仿佛见到家人的景象又在那屋子里出现,他不禁哭了。他说:回到幼儿时的老家,尤其是五十五年后再又回到自己的房间,眞的,小小的身躯变成如今一个胖胖的体态,行动上虽然不这么灵捷,但思维上已眞的非常成熟而且感念。记得我的母亲是江苏宜兴人—吴英女士,在我小时候,常常告诉我们说南京大学多有名之外,南京多

  • 文章四時佳興成夢痕(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12期  作者:王臨冬 出版时间:1987-12-30
    关键字: 往事回忆 乡音乡情 回忆母亲

    轮皎月,那种尽兴嬉戏的快乐,今天的孩子们怎么也捕捉不到了。母亲摇着我,又唸诵那那首打油诗,「这雪下得猛,舖满了瓦陇,黑狗变白狗,白狗身上肿。」外面又飘着大雪了,冬日里大雪是常见的事,像棉絮,像鹅毛,全是人们对雪的形容词。日出而作的鄕下人忙完了几个季节,冬来了像是特意的让他们休息。雪愈是下得大,他们愈是高兴的说瑞雪兆丰年,心底升起对来年更多的希望。我家管牛的冯三伯,老得满嘴的牙都没有了,每下一次雪他那没牙的嘴笑开得更大的说:「麦盖三床被,头枕馍馍睡。」老人

  • 文章思母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15期  作者:鍾治華  出版时间:2005-12-01
    关键字: 旧事回忆 故土风物 思念母亲

    塔岗山高塔下的凉亭,现在已不见了!虽改革开放后,高塔已重修,已能回复当年的情景,想起了亭上的塔影,那个亭到那里去了!那远处点点的鸭阵,已非当年的情景了,所以他要修复当年的情景,要为桑梓之地出点力!而我呢离开家乡忽又五十余年,而母亲也已离开了我们,眞是望穿云山,再也看不见母亲的慈颜!忆当年儿童时全家一起之欢笑,如今何处去寻找,每每忆及,就是眼泪满襟,那花园裏的雏菊,门前空阶的落叶,已非当年的情景,而远离慈母到台湾的我,五十余年来在外受尽无情的摧残,受尽人生最大

  • 文章温州的母亲河 塘河忆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8卷 第4期  作者:瑞裔  出版时间:2012-08-01
    关键字: 塘河 母亲河 历史变迁 往事回忆

    中午午休时,我梦见姑妈走了,正惊著,爸来电话证实了我的梦。他的口气又回复重前,权威、冷静、果断,不像在塘河船上那样。如今父亲走了也近五年了,我在逛网路时看到塘河整治后的美景,水清了、岸直了、绿化了、摩登了……好棒好棒好棒。才想起要好好了解塘河,才发现她是温州的母亲河,位于瓯江以南、飞云江以北的温瑞平原,于晋时初成河道。从南朝永嘉郡守谢灵运《舟向仙岩寻三皇井仙迹》及《游赤石进帆海》诗,可见他曾由此河自温州至仙岩、帆游。唐会昌年间(841—846)温州太守韦庸倡疏

  • 文章回忆我的母亲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0期  作者:李成美 出版时间:2000-12-25
    关键字: 母亲 苏州 童年回忆 往事夙文 故乡风光

    我的母亲是道地的苏州人。她清纯美丽,温柔善良。出生在苏州的一个书香旺族家庭中,自三十年代嫁给我父亲李希纲之后,就与云南结下了一生的缘份。母亲家住苏州尙书里。对于尙书里的彭宅,在今年初,上海《新民晚报》上有一篇兪明先生的连载文章《五妹旧梦》中曾讲到「相王弄隔壁尙书里座落着彭氏旧宅」。苏州在清代出了二十二个状元,祖孙状元及第,则仅彭氏一家。明末至晚清,彭氏先后出了十三名进士。述其显者如:彭定求(会元、状元,国子监司业,以理学称)、彭宁求(探花、左春坊左中元

  • 文章遵義——我出生的地方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3期  作者:簡德鵬 出版时间:2008-02-06
    关键字: 遵义市 往事回忆 母亲往事

    貴州有些家庭,叫自己的親生父母為伯伯、伯娘。這奇特的稱呼,有說源於雲南;有說因孩子八字硬剋父母;究為何來?未見諸文字,鄉長若知其然,請撰文以釋鄉親們心中之惑。 編著

  • 文章我的三个母亲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6期  作者:謝桂光 出版时间:2009-10-10
    关键字: 我的三个母亲 往事回忆 爱国情怀

    文·谢桂光前言我有三个母亲,第一个当然是我的生母;第二个是我的国家;第三个是我们生长在其上的大地。这样说谅读者阁下也不会反对吧?理由何在?容我申述,好吗?我的第一个母亲—生母每年母亲节前夕,媒体都会用最神圣的文字、语言提醒我们对母亲的感谢、感激、感恩,他们说:「上帝无法照顾地上众多的子民,于是神创造了母亲」。母爱绝对是伟大的,常言道:「女子是弱者,为母则强,一个女子,当他一旦成为人母,育养子女便成为终身的事业,从襁褓中的婴儿,到童年、青少年、壮年;学业

  • 文章憶父母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0期  作者:涂浩瀾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父亲 母亲 家乡 追思故人 往事回忆

    年余离家时,余弟年已二十,已谙农事工作,而家书并未涉及弟之消息,深为系念!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而我父母在时而远游他鄕,却惟恐他人知余游之方,而使父母遭受**之迫害,故未吿知父母。我家曾受**之洗刧,想父母在世时,知余随**政府在台。但因余生性鲁钝,在台三十余年,毫无成就,唯托父母在天之灵,服务军旅曾获颁忠勤勋章。现在限龄退休,以待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返归故里,祭吿父母也。谨先以此文,遥禀父母,父母亲安息吧!(作者修水县人,江西省立工专

  • 文章憶桃源澗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9期  作者:葉棣華 出版时间:1992-02-01
    关键字: 桃源涧 石屋涧 探视母亲 童年回忆

    以上是常熟鄕讯第一期征稿时写的,也不知为什么未寄出,这几年经常往国外跑,根本就未想到,最近才被发现,祇是囘忆,能否用上,请编者斟酌,谢谢!再自政府开放大陆探亲后,我曾两次返常熟,第一次探视九十七岁的老母亲,他身体尙健,有日夜班二个佣人照顾,当然主要是住在隔壁的二弟昌明夫妇还有其子——我的内姪夫妇在费心,医生是每星期来诊断一次,每次人民币二元,是昌明弟接洽好的,届时医生自己会来,不用去请,我到后医生曾做了次简报,说老人目下情况尙平和,但不能受刺激,随便一点变动

  • 文章紀祭慈母仙逝廿六周年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張兆雄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诗歌 人物回忆 追思悼念 母亲

    一、草长莺飞岂偶然,清明寒食忆慈严;怀胎十月经酸楚,哺乳三冬昼夜连。身教谆谆情切切,针缝密密意绵绵;心殚力竭终仙去,未报劬劳泪涌泉。二、教子娘恩似海深,死生幻化去来频;乐于勤俭持家富,竟尔云亡举室惊。十载红羊身罹难,廿余返璞记犹新;从今不复闻声欸,百叩遗容倍怆神。三、光阴荏苒又清明,仰望云天泪湿襟;寒月啼鹃风惨淡,婺星陨地夜深沉。敬遵训诲修仁德,无复晨昏侍母亲;名列仙班遗泽在,伤心何日报慈恩。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