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梅溪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梅溪书院遗闻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5期  作者:張炳勛 出版时间:1995-05-10
    关键字: 梅溪书院 浙江古迹

    淸代乐淸有「三大书院」,系指大荆之印山、白象之金鳌、乐成之梅溪。中以梅溪书院为最,得名为纪念鄕先哲王公十朋。王公号梅溪,南宋状元,一任諌官,直声大震;四任知州,卓著政绩,谥号忠文是也。溯院历史悠久,创立于明嘉靖前,址设东门九牛山下王忠文公祠内。后祠废,假东岳庙为讲舍。迨淸雍正六年(一七二八),迁至邑西侧「山川坦」长春道观,复加改建,咸与更新。此处倚山枕水,淸绝如画,幽静高敞,最宜读书。更历年扩充,凡讲堂、斋舍、廊庑、庖厨无不齐备,前辟隙地,广植花木,一片

  • 文章黃河(一)——河源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4期  作者:張維一  出版时间:1985-10-10
    关键字: 黄河 河源 历史文献 源流考

    方对了。五、黄河在流过深达三十公尺的鄂陵湖以后,东行至东经一〇二度三十分时,突然北折,横断积石山,造成巉巖绝壁的大峡谷,再行至玛曲、纳东南来的小黄河后,再西北而东北流向贵德。在玛曲以上这一段,平均高度均在四千公尺以上,谷浅地平,河道自由曲流,很多地理学者对此现象,都难为解释。小黄河,名梅溪,亦称墨,亦称列渠,源于川西北岷山之西侧,曰羊膊岭。羊膊岭东侧即为岷江之上源。二者相距仅二十余公里。王益崖先生在其所编黄河一书第四十三页中说:「据近今调查报吿称,上述两

  • 文章王十朋詩詠雁蕩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9期  作者:賈丹華 出版时间:1994-09-10
    关键字: 王十朋 雁荡山 临安 太学

    和山光水色孕育了他的郁郁诗情和爱国爱鄕情操。当年,他的足迹,遍及东瓯大地。他不畏严寒酷暑、艰苦跋涉于浙南山水间,常常触景生情,凝思结想,吐之为诗,溢于笔端。在他的《梅溪集》中,就留下了不少的意境深邃、淸新隽永、感情充沛的佳作;尤其是他对家鄕雁荡山风光的描写、抒情别有韵致,如今吟读,仍令人心驰神往,囘味无穷。王十朋似富有诗情画意的笔墨为雁荡山添色增辉。据有关史料考证,王十朋一生经过雁荡山至少有七次,都是北上临安时去的,而且都是他考中进士之前的事,因此从这些诗句

  • 文章七十回憶

    来源期刊:《浦東》 第20期  作者:朱培垕 出版时间:1980-04-15
    关键字: 朱氏家族 学堂 机械专科 军阀 日本投降

    乃奉南桥公为始祖,至今已十六世矣。余父耀礽公,字线琴,号福申,为南桥公之第十三世孙,生有四子两女,长先早殇,我居次,下有两弟两妹。余小学开始即入梅溪学堂,此校历史悠久,胡适之,朱树人(叔祖,淸代举人)均为此校毕业,民国以后改名为梅溪小学。(七年制)学校对面有一个中国女子文学专门学校,校长为钮永建先生之姪钮长铸先生,童行白为敎务长,余读梅溪唸小学,常往游玩,学校内有国民党组织,余亦时常参与开会。梅溪毕业,后入民立中学,此校颇注重英文,每班都有一位洋人老师,余

  • 文章白鶴寺畔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卷 第2期  作者:也可  出版时间:1985-05-15
    关键字: 梅溪书院 白鹤寺 地方教育 故乡风貌

    乐清,为汉永甯地,晋分永甯地置乐成县,五代梁改为乐淸县,宋属温州府,明清因之。东南至海十里,西南至舘头五十里,为永嘉县界,东北至盘山岭一百二十里为黄巖县界,西北至柟桐岭六十里为永嘉。孟浩然除夕夜乐成逢张少府(松阳人张子容)诗云:「云海泛瓯闽,风潮泊岛滨,何知岁除夕,得见故乡亲。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平生复能几,一别十余春。」又岁除夜会乐成张少府宅诗云:「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旧曲花唱,新正柏酒传,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 文章联话(三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82期  作者:弘農氏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联话 梅园诗联 人物事迹

    吾邑西鄕荣巷鎭园,为邑绅荣宗铨字德生之别业,前在联话(一〇)已纪载联语三则,兹又追忆数则如下:园内有豁然洞读书处,为荣氏延师敎育荣姓子弟处,但以国学为主,宗铨自题联曰:藏书何止三万卷 种树须敎四十围此联口气濶大,寓意深远,非荣氏不足以当之也。邑人唐浩鎭,字傅郑号养吾,光緖十九年癸已举人,官邮传部邮政司郞中,尝集刘禹锡,李世民句题联曰:风止松犹韵 日晴华更新主人晚年题联曰:几生修得到 一半此句留主人又题书画室两联曰:㈠ 吟坛问答追长庆 花榭壶觞继永和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