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松江共返回7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怪異紀實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4期  作者:黃恭石 出版时间:1972-01-01
    关键字: 松江 雷殛 轶闻

    七、雷殛筆者六七歲時,正在家中受課,一日忽天昏風狂,雷鳴電閃,時値夏季,以爲陣雨欲來之兆,不足爲奇,不知倏忽之間,霹靂一聲,地震屋搖,傾盆大雨隨下,令人心悸,年長者咸以爲此雷一定到地打死人。逾時,雨止天晴,忽有鄕人走報前面楊家棉花田內鋤草二婦人一被天打死,一在田傍泣哭,好在不遠,家人相將往視,筆者亦隨之而往,果如所報,其時楊家人亦已先在,因鄕間有忌禁,凡被天打死者非任人觀瞻,及其應死之罪,未曾判白之前,不能搬運收殮,正在躊躇間,觀者愈來愈衆,而死者之夫楊...

  • 文章早年故鄉的小報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35期  作者:章安平 出版时间:1977-04-01
    关键字: 松江 小报 追忆

    民初的新闻纸尙在萌芽时期,记得有一张四开大的松江旬刋,后改三日刋,又改日刋,并更名大松江,其时已有茸报和大光明报相继问世了。大松江报老板赵松铨,人称赵踱头,当面呼之,亦不以为忤,其实他并不踱,有点装疯卖儍而已;其子稚松,虽承父钵而才属平庸。当时松江的工商业尙未发达,上海来的大报销路并不多,看地方小报更是胃口缺缺,招揽广告尤其困难;报社要开销,求发展,赵老板只有向绅商们打恭作揖,说尽好话,订上一份,大洋一元,全年看三十六张报纸,当时一只洋可抵现在的台币三百

  • 文章前清時代的物價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77-08-15
    关键字: 清朝 松江 物价

    嘉庆元年(公元一七九六年),白银每钱一百三十文,洋钱每枚一千一百三十文。松江各场所产之盐,为浙盐,行销苏五属(镇,常,苏,松,太。)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〇四年),每斤销价七文、乾隆三十六年(公元一七七一年)、定价十文、四十三年(公元一七七八年)、定价十五文、嘉庆初,又增至每斤三十文至五十文不等。乾隆五十年(公元一七八五年)为馑岁,赤地千里、蔬圃无青,蔬菜每斤价高至二十余文。乾隆五十九年(公元一七九四年),水灾为患、秋罢,柴价腾贵,每斤涨至四文,道旁立树

  • 文章松江四鳃鲈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3卷 第7期  作者:杜雲之 出版时间:1971-07-16
    关键字: 四鳃鲈 松江

    我们每当冬天吃火锅,就会想到家鄕松江的特产「四鳃鲈」,是火锅中的美味。自从大陆沉沦至今,已有二十多年没有尝到这道佳肴了。「四鳃鲈」是一种奇特的鱼,一般鱼只有三个鳃,而它却有四个,因此引为名贵。而它的闻名于世,是拜受宋朝大文学家苏轼所赐,这位东坡居士不但文章写得好,又是位饕餮专家,对飮食菜肴大有硏究。在他的传世宏文「后赤壁赋」中,有「……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等句。松江四鳃鲈经苏学士的品题,就此受到后代食客普遍的欢迎,认为是希世

  • 文章閒話鹽税 兼談故鄕緝私鹽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33期  作者:陸君才 出版时间:1976-10-01
    关键字: 盐税 松江 盐枭 缉私营

    千分之三十二。我国的海岸线长达万里,自东北到两广有七个产盐区,其中以河北长芦和两浙产量最丰,而故鄕松江便是浙西盐区的总绾,财政部有盐务稽核所设于松江。民初的盐税且沦于被外人操持之局,因为在民国二年,袁世凯举所谓「善后借款」,把全国的盐税也抵押给债权国了。除了「煑海水为盐」以外,我国内陆还有池盐、井盐和岩盐的生产,设有河东、四川、云南及花定四大盐区。而云南的岩盐和台湾的海盐,同样有含碘量不足的缺点;云南人多大脖子,即患胛状腺肥大症,患了此症的人,食色二性亢进

  • 文章漫談故鄕㈣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期  作者:陸君才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松江 饮食 简记

    一齐拉出,淸水一冲,便可下汤煑食,在割法上又是一怪。据说鲈鱼产于淡水与海水之间,冬令入淡水河产卵而被捕食,因此,上市的时间不及半月,而且产量极少,俭朴之家,每多终身舍不得一尝佳味。并且它虽然被通称为「四鳃鲈」,一般所见者据说只有三鳃,只有在西门外秀野桥周围数里间所产者有四鳃,果尔则又是一怪。松江人的吃法,是把整尾鲈鱼入鸡汤或火腿汤烫食。因此低估了它本身的况味。其实鲈鱼最不宜与火腿同煑,否则无法辨其眞味。若置于稍稍放盐的鸡汤闷熟,便大不相同了。因为淡鸡汤本身

  • 文章松江之鲈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1期  作者:黃恭石 出版时间:1971-04-01
    关键字: 松江 鲈鱼 漫谈

    松江之鲈有二种,一曰银鲈又名玉花鲈,色白而有黑点,鳍棘似鳜鱼,惟背上之刺无棘,巨口细鳞,最大者可至二尺,居咸水淡水之间,春末潮流向上,秋即入海。一曰四顋鲈,系土附鱼之一种,土附鱼又名杜父鱼,俗称吐哺鱼,头大口大,色苍褐有黑斑,盛产于菜花时节,松人称塘里鱼,上海及浦东人称篙子头,杭州人称歩鱼,以其附土而行故名。色较土附鱼淡,带浅黄色,头稍扁,两顋外之呼吸骨上,有一紫红色横条,略视之如顋,故称四顋,实则其顋与他鱼无异。冬令时正盛产,产地不广,亦附土而行,相传

  • 文章松江志乘考略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6期  作者:定父 出版时间:1970-01-01
    关键字:松江志乘》 历代 考略

    松江志乘以宋绍熙四年杨潜纂修之云间志为最早,全书凡三卷,另续志一卷。在世版本有三种,一为观自得斋本,一为嘉庆十九年影宋刋本(仿宋版)一为道光十四年重刋本,后者于民国三十五年在松江西门外四铜鼓斋于迟园先生寓曾见之。按明代纂修松江府志凡三次,最初一次为正德七年顾淸纂修之松江府志,凡三十二卷,此书流传极少,且多残缺,世人仅知天一阁所藏为完璧,后知姚石子先生亦藏有一部。第二次为天启三年何三畏纂修之云间志略,凡二十四卷。最后一次为崇祯四年陈继儒纂修,凡九十四卷,其

  • 文章江蘇各縣市志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2卷 第10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68-04-30
    关键字: 江蘇 縣市志 松江 崑山

    八)松江县(沿革) 汉由拳、娄县、海盐三县地,梁为昆山县地,析置前京县。隋废,唐置华亭县,元置华亭府,改松江府治之,明因之,淸析华亭县置娄县,同为松江府治,民国废府,并娄县入华亭,又改华亭为松江县。其地古名云间,县治别称茸城,又号娄村,(治西有吴王猎场,又名陆机茸,陆龟蒙诗有五茸春草雉媒娇句,县治别名五茸城因此。)(疆域) 东界奉贤上海二县,南滨海接金山县界,西界靑浦县及浙江嘉善县,北亦界靑浦县,东西距五十二公里,南北距五十六公里,面积

  • 文章莫道故鄉是窮鄉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40期  作者:章安平 出版时间:1978-07-01
    关键字: 松江 美食 简记

    松江在全省六十一县中,虽不若苏州无锡等县的繁荣,但在历史人文地理胜蹟和物产等方面,颇多可颧并足资称述之处;目前在台的鄕老弟们,有的所见不多,有的根本没有见过,说来眞是一件很遗憾的事;于此,愿就记忆所及,再写些出来,希望鄕老弟们对故鄕不可妄加菲薄,因为松江在国人的心目中,确是不可多得而令人响往的鱼米之鄕;记得不少久住上海的亲友们,羨慕松江人有口福,吃的东西不但新鲜,而且有些在上海买不到,别说四鳃鲈了,连小落苏和蟚蜞螯也没有,因此,他们如果想吃,只有托人代买

共72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