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杂谈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小青「軼聞」與「詩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10期  作者:黃立懋 出版时间:1982-10-06
    关键字: 诗词 小青传记 红颜薄命 历史杂谈

    首先我要說明:我寫這篇題文前,還有一點題外的小揷曲。就是看到余烈鄕長在浙江月刊裡「書讀浙事摘記」,他說:袁子才先生印章刻有「錢唐蘇小是鄕親」的故事。因此引起我的好奇心,便借此附述一二,以饗讀者。隨園詩話有云:袁枚戲刻一私章,用唐人「錢唐蘇小是鄕親」句,則非袁枚自句這明矣!但這位唐人,究係何人?隨園詩話中並無下文。玆經査考,唐人韓翃,送王少府歸杭州七律一首云:「歸舟一路轉靑萍,更欲隨湖向富春。吳郡陸機稱地主,錢唐蘇小是鄕親;葛花滿地能消酒,梔子同心好贈人;...

  • 文章蕭縣石榴碭山梨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0期  作者:張鳳儀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萧县 石榴 碭山梨 杂谈

    看到的石榴與梨我與內人及同鄕返鄕探親,旣興奮又茫然。屈指一算,自民國三十六年八月離開家鄕,至七十九年八月,已整整的四十三年頭了。我所期盼看到的老母親,也於開放後聽到筆者還在臺灣的消息後竟與世長辭,難免一時兩眼汪汪,心中一陣酸痛。返回大陸第一次看到的梨園,是在黃口鎭南邊,果實累累結滿枝椏,邊吃邊摘,快樂的忘了一切。忽然間想起我家在隴海路南邊梨園,在抗戰期間太靠近鐵路,影響行車安全,(抗戰時沿鐵路兩側各挖深一丈多,寬二丈壕溝,在溝內不淮種高梁,己種的拔除)而...

  • 文章觀我粤劇後的聯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譚國偉 出版时间:1992-03-31
    关键字: 粤剧 《胡不归》 《红梅劫后魂》 戏曲杂谈

    去年底有兩次機會欣賞粤劇「胡不歸」及「紅梅劫後魂」,禁不住激發起我的聯想。首先讓我詮釋什麽是粤劇?粤劇原稱廣東劇,或廣州戲。是以廣州為重心,向外發展壯大的戲劇,流行於廣東、廣西的粤語地區,和香港澳門、歐洲、澳州、東南亞華僑居住地區。明淸兩代,弋、昆、皮黃等聲腔劇種,在廣東常有演出活動,淸初出現廣東本地班,匯集衆腔之所長,獨創自己的特色,後以梆黃為基礎,熔匯弋昆諸腔,並吸收廣東民間音樂及流行曲調,成為南方一大劇種。唱腔、音樂,採取板腔體和曲牌體,混合使用的...

  • 文章貴州人談簡體字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0期  作者:胡濤 出版时间:2005-01-20
    关键字: 简体字 往事回忆 文化杂谈

    中東幼發拉底和底格里斯兩條河邊所建的文明古國巴比倫、波斯、亞述等,因為把自己的文字消滅掉而早已亡國,相反的是以色列王國卻在兩千多年後在巴勒斯坦原地復國,原因就是他們的文字被完整無缺的保留下來。再看遠東黃河流域邊所立的中國,五千年不墜,便是靠她自己文字的傳承,可見文字是立國的根基。很不幸,五十多年前有人想要廢掉中國文字,先是想把它改為拉丁化拼音,海外的識者指這萬萬不可,如妻、奇、起、氣等同音字就有一百四五十個不同義的字,如果都用羅馬拼音就不知是那個字了。那...

  • 文章闲居生活杂谈(八)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9期  作者:劉謙怡 出版时间:1998-01-10
    关键字: 生活杂谈 学者观点 中国小说 外国小说 历史资料

    一、前言國文班畢業後,又轉入小說班,文壇函授學校小說硏究班分二種:一爲一年期,共五十二週,二爲半年期,共二十六週,我是入半年期的。民國六十五年九月一日開始,第一週即發小說班全期課程表,表列每週講義、敎授姓名、補充敎材、作業(作文或測驗)等項目。全期的課程及每週進度已一目瞭然。二、中國小説介紹甲、唐、宋的小說:中國小說萌芽於周、秦之際,歷經兩漢魏晉南北朝,至唐而進入短篇小說形式的完成期;唐人傳奇,傑作頗多,其傳奇故事,約分三大類:一爲神怪故事,例如李朝盛所...

  • 文章萍乡民歌杂谈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1期  作者:宋華鏗  出版时间:2010-11-01
    关键字: 萍乡 民歌杂谈 风土习俗 方志谱乘 乡野趣闻

    山歌,萍鄉稱為號歌,勞動之餘,青年男女之間登高對唱的一種旋律較為簡單、節奏比較隨意的民歌,和所有的山歌一樣,萍鄉山歌風趣、誇張、樸實無華、生活氣息濃郁,極具感染力,老百姓易唱、喜唱,所以容易流傳。請看這首《郎在山上打聲號》——(女)哎——郎在山上唱號歌姐在屋裡織綾羅我的哥耶 不知哪裡來的風流子到姐仔屋前屋後唱號歌唱得姐仔頭昏眼花一身麻麻痺痺織不得綾羅釘不得梭織壞了綾羅怪情哥(男)我的姐嘞 我要唱到高山嶺上茅杆飛東海我要唱到洞庭湖裡個麻石飄起來我要唱到十七八...

  • 文章周著《民國新修四川縣志叢談》序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29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65-01-01
    关键字: 《民国新修四川县志杂谈 序文 县志研究

    周禮春官外史,掌四方之志,注謂晋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論者以方志之作,託始於此。顧或者謂:周禮一書,後世僞託,已成定論,烏得據此以爲說哉?然晋楚魯之書,見於孟子,周代建國,各有專記,已無異辭。封建旣罷,郡縣代興,以今例之,實屬分地紀載。然則方志之興,溯其起原,蓋已古矣。其後歷朝,作者輩出,宋明淸三代尤盛。前淸康熙十一年,曾詔各郡縣分輯志書;雍正年間,且頒省府州縣志六十年一修之令。所以汲汲如此者,豈不以非徒爲國史取資,而體國經野,實關政要者乎!嘗閱近人...

  • 文章日本旅遊一段的沈思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6期  作者:李經漢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日本九州之旅 历史故事 思想杂谈 中日关系

    記遊九州門司港遙望喪權辱國馬關的感傷:我與內人於民國九十四年十月十六日(公元二〇〇五年),參加日本九州七日旅遊,於十七日下午在九州北部福岡縣門司港參觀時,導遊介紹該港昭和初期是一貿易大港,港內火車站建築仍保留當年舊有的設施,且運作正常,日人對文物維護與珍惜,使人感動。旋至碼頭導遊續說,遠望數千公尺北面對海,是本州大島的馬關,甲午戰爭簽訂條約就在該處,日人現列爲觀光重點。我聽到這個報導後,沉思片刻,使我連想到該地是喪權辱國訂約的地方,日人列爲觀光勝地,固是...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