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朱山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辛亥四川保路運動三志士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9期  作者:蜀俠 出版时间:1981-04-01
    关键字: 四川 保路运动 国琛 闫一士

    中三五贤豪,不畏强御,慷慨奋发,遂能激发民气,影响局势,其壮怀激越,有可得而述者,则有朱山国琛、阎一士三人。一、朱山慷慨陈词激励人心辛亥年四月,满淸政府颁布铁路国有诏令,将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但收归办法,又优于湘、粤,而独薄于四川,于是四川保路风潮,乘时而起。五月二十一日,川汉铁路总公司在成都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商筹对策。最初议论纷纭,意见殊不甚一致。经朱山在会场「痛切敷陈,拍案大哭,不觉碎碗破掌,血流几席,众皆感动,人心至此始坚固不可解。」(见江安县

  • 文章朱山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5期  作者:冷眼翁 出版时间:1973-11-01
    关键字: 江安 张烈五 赵尔巽

    朱山,川南江安人。原名昌时,字云石。祖光远,淸中兴名幕。生父瑞熙,母梁氏。出继季父靑长。祖父皆名孝廉,父靑长以礼敎大儒传政治学派、有名于时。幼育于母冯,得祖父母爱,虎跳憨嬉失学。年十二,父敎以诗。生有慧性,经史三阅,终身不忘。入里塾,岁余,超其羣。年十六,州试得案首,而科擧停。素有大志,痛淸夷猾夏,以革命自任。父约之严,曰:「国姓也,亡于夷,祖宗之耻也。大义当以明裔覆淸,以华族逐满,大人何禁焉。」父知语正大,不复禁。始挥金结靑年子弟,投身

  • 文章好官朱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8卷 第2期  作者:顧景唐 出版时间:1986-02-10
    关键字: 为官经历 人物事迹

    △恩威并施朱山,浙江归安人,乾隆辛未进士,乾隆二十年,任官台湾彰化县令,到任后检阅判案,亲查监狱,看到狱中许多囚犯,便问狱官:「这些罪犯,莫非都是大盗?」「不,是小偷?」「小偸,怎么长久关在牢里?」下令将狱中小偸全部释放,并且还送了每个人十两银子,要他们自立更生,吿诫道:「我和你们约定,以后如果再犯,决不宽赦!你们记牢了!」不久,捉到一名窃贼,审问之下,还是以前监牢里放出来的,朱山公布说:「约法在前,言出必行,否则以后无人相信,也无法治安了!」立毙杖下

  • 文章清代浙江人在臺灣(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1期  作者:維思  出版时间:1981-01-06
    关键字: 清朝 浙江人 方振声 娄云 周凯 查元鼎 邵友濂 吴彭年

    12朱山 浙江归安人,乾隆十六年进士,二十年知彰化县。下车伊始,即行视狱,问狱吏曰:「彼辈系狱,得非巨盗耶?」对曰:「小窃耳。」曰「小窃何足系?」因悉召而谕之:「各予十金,纵之治生,再犯无赦」。无何,获一贼,讯之,则前所纵者,语役曰初约必行,当杖毙之」。又未几,复毙一贼,其状同前。于是邑人惊骇,无敢再犯。又一月获一贼,方喝杖,见其面有泪痕,问其故?曰:「小人自知再犯必死,适与母诀,故悲耳」。侦之,果有老妪来哭,曰:「尙有孝心,仍可再造」。再予十金

  • 文章怀念金陵鸡笼后故居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2卷 第10期  作者:芮劍芙  出版时间:1968-04-30
    关键字: 懷念 故居 鷄籠 金陵 沛蓮

    前读中央星期杂志沛莲先生「六百年古都金陵」载之「北极阁」「鸡鸣寺」「玄武湖」等南京名胜,触动鄕思,对于鸡笼后故居。(以下简称后)不禁萦廻脑际,久久难忘。后面积约一千五百亩,东南界鸡笼,北抵城墙,西达石庙口至玄武神策两门小马路,(大马路自中华门起经新街口鼓楼达挹江门外江边)居民十余户,皆从事耕种,并以艺菊为副业,凉秋九月,千畦百圃,吐芳竞艶,美不胜收,赏者购者,络绎不绝,盖后之菊,亦为南京特产之一。鸡笼南之巓,北极阁巍立其上,其东麓则为鸡鸣寺

  • 文章走近贵祠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7期  作者:王靜 出版时间:2000-08-10
    关键字: 清朝 鸦片战争 大宝山战役

    沿着浙江宁波市甬余公路江北段北行数里,葱葱的大宝就映入眼帘,那虽不高,但绿得发亮。显然,当年刀光剑影的古战场的痕迹已荡然无存,乌瓦粉墙的贵祠依傍在平和宁静的间,祠内所立的《慈溪大宝武显将军庙之记》石碑和嵌在殿内壁的《慈郭庙碑》十六方石刻一一记载着一曲英雄的赞歌,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不曲不挠抵御外侮的一个时代强音。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那种被冠以「福寿膏」美名的鸦片,不仅骗取中国的大量白银,而且腐蚀了许多国人的灵魂

  • 文章芳茂芙蓉圩忆旧(十二)纪芙蓉圩种田大财主黄梅故事一则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9期  作者:柱中  出版时间:1971-01-15
    关键字: 芳茂 芙蓉圩 黄梅 财主 婚事

    朝朝黄小麦,夜夜碧波靑』此本鄕中一句比喩快速之谚语,但此一谚语之出处,却为明朝中叶我芙蓉圩家荡土财主黄梅时所发生,按家荡在徐白荡之西岸,人口约八百余人,有九条村巷,整齐划一,颇为壮观,全村自南至北几及一华里,村民多姓,均黄梅后人,村中心之大墙门及钟楼,据说即是当年黄梅所居之老宅,共有儿子九人,分居九巷,家荡四周之农田二千余亩,均属朱氏所有,由于黄梅财多势大,故其交往者,亦皆殷商巨贾,官吏闻人,俨然以庄主自居,家中拥有护院敎师、家庭敎师

  • 文章漫談漢高祖劉邦與豐縣酒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王聞聲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刘邦 丰县酒 白居易 陈村》 东华山 泥池酒

    他建了新丰城,他还把丰县酒的制作工艺带入新丰,在那里酿造丰县酒。这种丰县酒,在如今临潼县的新丰鎭上,人们若有雅兴,还能尝得到的呢!如果说,陈村的白酒是丰县悠久历史的力证的话,那么,丰县酒的闻名于世实在是刘邦父子喝出来的,自是之后,英雄豪杰,迁客骚人们入丰县之地,没有不喝丰县酒的。三国时期,关云长在丰县的东华上大喝了一罐丰县酒,虽然酒意浓浓,但头脑格外淸醒,一时豪情大发,挥舞利刀,镌刻了「卧石观云」四个朗朗大字。这四个字,至一九八〇年时还昭然石,但

  • 文章聯語與詩章

    来源期刊:《同安》 第44期  作者:振仲 出版时间:1993-08-01
    关键字: 联语 诗章 洪福增 陈造 梅山古寺

    ㈠楹联二则洪福增乡长荣归桑梓为重建先祖,名宦朝选墓园落成典礼剪彩。谨此欣然遣笔,撰联奉赠。重建侍郞墓园乃千秋事业;为敎柏埔宦裔眞一代鄕贤。注:洪公朝选官至刑部侍郞。同安县翔风里十三都洪氏宗族为柏埔传派。陈造乡长在家乡新建一座别墅,名曰「怡园」。谨以此为联冠,撰联奉赠。怡因心境清如洗;园在眼间翠欲流。注:「怡园」院内树木苍翠,绿草成茵。㈡游同安梅(三首)朱子墨迹扶杖登高只等闲,举头半壁见「同」。公蔗笔传千古,阅历沧桑不改颜。注:传说朱熹以蔗作笔书写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