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朝鲜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華重慶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98期  作者:吳會  出版时间:1977-12-20
    关键字: 华重庆 明代 外交 朝鲜 君子之交

    明嘉靖年间,吾邑华学士(察)出使朝鲜(韩国)后的十七年,倭寇扰锡,他的族子华重庆被虏,寇船途中遇风,漂流到朝鲜国境,就把重庆遗弃在岸上。重庆就去见朝鲜国王,陈明缘由,国王知道他是华氏的族子,就连同其余一同被虏的人,遣使护送囘鄕。朝鲜有一位大臣,还赠他四首诗,内中有一首为:「异国逢秋早,金风落井桐,鄕闾江浙外,身世海天东;阻折干戈地,依稀魂梦中,愁多宋玉恨,谁慰远人衷。」在昔朝鲜受封我国,科制亦与我国相同,对诗文杰出的人才很多,记得在淸末民初,笔者幼时

  • 文章樂在山水間——北韓、內蒙古記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9卷 第2期  作者:王廣亞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朝鲜游记 内蒙古游记 朝鲜风光 文物古迹

    北韩之行·夜访晨曦之国十月十五日上午,考察团一行三十四人自台北出发,前往澳门搭乘高丽航空转赴北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是个三面环海的半岛之国,北隔图们江、鸭绿江与中国、俄罗斯相望。根据《东国舆地胜览》一书记载:「国在东方,先受朝日之光辉,故名朝鲜。」可见自古以来就有「晨曦之国」美誉的朝鲜,其国名即含有「朝日鲜明」的意味。朝鲜与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山青水秀,风景优美,文物古迹甚多,再加上近期才刚开放观光,故令人特别向往。在经过了三个多小时

  • 文章中韓關係遺陳跡——新羅廟溯舊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3期  作者:馬允元 出版时间:1995-06-01
    关键字: 新罗庙 十八松 朝鲜 中韩关系

    平阳县城三面环山。城南有坡曰坡南。坡顶有石砌「通福门」(现改称解放门,由县文物馆在此办公)。形势险要,大有一夫当关,万人莫敌之概。越通福门南行,向东拐弯,地人俗称「汇头」。这里有千年道观「东岳观」,与观毗邻的地方现为烈士公墓,公墓前面有两株大樟树现尙幸存,而墓后的「十八松」已荡然无存,仅留遗迹。追溯这里原是新罗庙的所在地。新罗庙在平阳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远在唐朝初期,朝鲜半岛高丽、百济和新罗三国鼎立。高丽联合百济进攻新罗,后来唐高宗灭了百济和高丽,帮助

  • 文章碎簡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馬嘯風 出版时间:1972-05-01
    关键字: 安重根 暗印书刊 武装抗日 朝鲜志士

    朝鲜有志士,其名安重根,为报亡国仇、潜来松江滨,俟机刺倭相,亲手歼敌人。伊藤来华窥东北,「得陇望蜀」贪无已,幸有志士毙其命,侵华宿谋稍戢止。鱼藏剑,博浪锥,白虹贯日气雄伟。志士义行人崇敬,志士英名万古垂。鸭绿江汤汤,长白山巍巍,三韩多义士,中华有男儿,连袂同奋起,鲁阳戈共挥,逐寇光故土,平地起风雷!武装抗日失败后,起义志士多转入地下活动。余为加强宣传工作,于民国二十三、四年间,在长春,沈阳、哈尔滨三地,连合志友醵资暗印书刊多种,其要者,如下:一、朝鲜亡国

  • 文章吳鐵老在重慶中國國民黨秘書長任內協助韓國獨立運動的經過略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祝秀俠 出版时间:1981-03-31
    关键字: 吴铁城 韩国独立运动 《扶助朝鲜复国运动指导方案》

    炸伤重光葵)铁老即曾从旁暗中予以支援。中国七七全面对日抗战开始,韩国临时政府随着中国政府西迁疏散由南京而汉口而广州,时铁老任广东省府主席,对于其时避难来广州的韩国志士的照顾,也是尽心尽力。一直到铁老在重庆出任中国国民党秘书长之后,一九四一年冬珍珠港事件爆发,中日战事已和世界战打成一片,韩国独立运动的前途,也和世界战连在一起,因此中国政府力求统一加强积极扶助韩国独立运动的政策。一九四二年十月,铁老即奉领袖蒋公之命拟了一个「扶助朝鲜复国运动指导方案」,幷经蒋公

  • 文章鄒海濱先生與韓國復國運動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期  作者:陳以令 出版时间:1967-12-10
    关键字: 邹海滨 名贤传记 革命教育 朝鲜复国运动

    多聘有专门心得的学者;一是扩充敎材的设备。大学部分为两级,即预科和本科。预科等于现在的高中,预科毕业,就升入本科。本科共分文、理、法、农、工五科,后来将广州公医学校合并,增设医科,另附设医院两处。海滨先生在书里说:至于本校在十三年度吿终时,敎职员共三百三十余人,学生总数为二千五百余人;全国各省多有学生前来,而对于安南、台湾、朝鲜(按:即今日的韩国)。和国内的黎、苗学生,尤为招徕,并且由学校供给一切费用。(见回顾录一四五页)民国十四年秋,海滨先生因为淸党事件

  • 文章一二八戰役中羅爲雄先生震動國際的偉績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6期  作者:饒翰靑 出版时间:1969-12-01
    关键字: 罗为雄 抗日战争 淞沪会战 朝鲜志士 英勇事迹

    一二八淞滬之戰,係於三月二日停火;在停戰會議進行中,適逢四月廿九日日本天長節,上海日本居留民會,及派遣參戰的陸海空軍,假虹口公園開聯合慶祝大會,並意圖誇耀戰功。不料正當興高彩烈之際,會場突發生嚴重大爆炸,日軍首要及外交人員,多身受重傷;而最高統帥白川大將,則遍體麟傷,不治斃命。爲日本大將級人物,於非戰爭期間,在國外死於非命的第一人,使國際間大爲震動。操縱部署的是誰,請看是篇:

  • 文章抗日胜利后的太原朝鲜侨民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溫震東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中作用 太原朝鲜侨民 个人回忆

    日本侵略者继“九一八”东北事变后复进占热河,并在河北扶植汉奸王克敏殷汝关等建立华北特殊化的统治,我守军廿九军宋哲元部又在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下,只能与日军对峙,未能起到积极抗日的作用,日军乘了这个空子,于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在河北宛平县挑起事端,向芦沟桥我军进攻,于是全国军民奋起,展开争取民族生存,国家独立的抗日战争。经过八年坚苦奋斗,终于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以日本宣布投降而取得了胜利。日本侵华,大量驱使被其于一九一〇年侵呑的朝鲜人为其服役,侵占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