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春联共返回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春联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56期  作者:僕射山穛  出版时间:1991-02-20
    关键字: 春联 习俗 朱元璋

    春联是我国民间特有的习俗,也是中国文学上特有的艺术。据史家考据,春节在门上贴对联的习俗,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初一副春联是五代时蜀主孟昶写的,贴在卧室门首,联曰:「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有关春联的故事眞是不胜枚擧。旧时每逢过年,鄕村的老秀才,私塾老师,便可靠写春联捞一笔外快,但他们都自号为「借纸为书」。有人做打油诗开玩笑道:「教书先生腊月时,书春报贴日临池;要知借纸原虚语,祇为此须润笔资。」时至今日,书写春联已变为街头卖字了。春联最盛时期为明淸两代

  • 文章舊調重彈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5期  作者:蔣榮森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历史轶事 春联 祝寿春联

    余素好附庸风雅,偶遇灵感,辄舞文弄墨,并常敝帚自珍。近思往事数则,自觉情真意切,录此就教诸君子。(一)抗战末期,余任第九战区长官部特务团手枪连长。排长有华俊杰、闵良进、宋宝玮,特务长陈仁钊等先生,驻长沙,某年,寒冬岁尽,腊鼓频催,为应年关春景,特将连内五位同人之芳名,写成嵌名春联。荣耀基于自强,俊杰其能,良进其道。森威端赖群策,宝璋以信,仁钊以恩。(二)光复会前特任秘书长郭 骥先生,字外川,留英博士,常赴欧美做国民外交,功在党国。年八十亲友祝寿,余作

  • 文章春联趣谭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4卷 第1期  作者:張成芳 出版时间:1988-02-15
    关键字: 春联 风土习俗 趣谈

    家鄕昔时各地,每逢腊月下旬,街坊巷尾,售春联摊林立,比比皆是,也正値以舌耕为活,鬻字䭜饥者之好机会。几案上陈列有红笺,笔墨砚应用之具。盖故鄕习俗,农历过年贴春联(门对)乃是点缀门楣,表达情意,而所费戋戋,应景不可缺之节目。联语是吾国文学上独具风格之艺术,有诗意境,有词淸脆。语意不囿于迎春与送旧。还喜贴挥春,通常写「迎春接福」「万事如意」吉祥话,亦有写「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贴在屋梁下。神话留言,当年姜太公封神被遗漏,迨发现,则封神榜条,已密密挤满,委屈祇

  • 文章漫谈春联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1期  作者:杜建欣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春联 起源 历史考证

    关于春联的起源,传说不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春节就户悬『桃符』一夜之间,千家万户焕然一新。曾记得我小时候,每年腊月,古鎭集市总是人山人海,争办年货,尤其祭灶前后,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打扫卫生,书写春联,俗话说:二十八贴花花,据老人传说:贴上春联就不兴讨债了。到了大年初一,总是有很多人,三五成群,专门在大街和小巷观赏春联。因为春联是寓情志于其中,运用对偶的表现手法,把人们思想感情和生活中的丰富内涵,加以锤炼浓缩概括,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教化意义,人们

  • 文章炮竹一声除旧 桃符万戸更新 谈写春联的滥觞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20期  作者:一萍  出版时间:1988-02-20
    关键字: 春联 民俗 文学 吉祥

    据黄帝书载:上古时候,有荼神垒郁兄弟二人,都能够捉鬼。在度朔山的章桃树下,检阅百鬼,凡是凶恶害人的,他们都用苇草做的绳子缚了给老虎吃,后来的人常在除夕装饰了桃人,垂了苇艾,画了老虎,张贴在门上,用以驱鬼避邪,这就是桃符的来源。据荆楚岁时记载:当时门户上的饰物,既不是春联,也不是画。符本来是由金、玉、铜、竹、木,做成的,上面雕刻着如虎类的花纹或文字,剖分为二,各执其一,遇事时则合符验证,古时军政大事首以此为凭证,因为这是一种权威的象征,所以民间就用这种符来

  • 文章溫州過年十大習俗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1卷 第1期  作者:葉青青 出版时间:2015-02-01
    关键字: 过年 习俗 冬至 祭灶 贴春联

    灶佛“。据说这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凡人功过的日子,据说灶神贪吃,只要有糖吃,他的嘴就会被封住,所以祭灶都少不了麦芽糖,为的是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不说坏话。掸新每年农历十二月廿四前后,沿袭腊月”掸新“习俗,温州全城家家户户扫尘驱垢,粉壁饰室,涤具晒物,每户人家趁此机会洗去家里一年堆积下来的污垢,准备乾乾净净迎春。贴春联过年的另一种普遍习俗是贴春联。早在宋朝,贴春联已成为流行的习俗,宋朝把春联称为桃符,古人相信桃能驱鬼辟邪,所以常在门前设置一些桃木

  • 文章新春瑣憶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王大任 出版时间:1973-02-01
    关键字: 新春 春联 拜年 高跷 往事回忆

    爸爸吿诉我们这是一首七绝,淸朝袁枚的作品,诗题是山村访友,那诗是:「淸溪一路绕烟霞,更爱山前满涧花,不为寻君也留住,那知花里即君家」。看他写山、写水、写景、写情,没有一句直笔,观此可悟作文作诗之法。所谓「文是看山不喜平」,作诗也要纡回曲折,方能取胜。要是平铺直敍、一语道破,还有何韵味可言!?笔者时年十五,已能默记在心,后来背井离鄕,负笈沈阳、北平,粗识作文作诗的方法,还是得自先君的家敎为多哩!故鄕腊月二十三过完小年以后,家家开始杀猪,冻豆腐、写春联。吃年猪

  • 文章漫談嘉興年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6期  作者:張鳳翔 出版时间:1969-02-15
    关键字: 门神 元代门神 春联 挂联

    以王荆公春日偶成,「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绝句,来形容故鄕嘉兴农历新年的年景,如仅仅从意境方面来说,当然是堪称上乘的白描手法。但以实际点缀年景的门神、春联、挂联来说,则又不是新桃换旧符,那样简单的描绘,所能包括无遗的。値玆己酉春节,爰将故鄕有关于门神、春联、挂联的种切,拉拉杂杂写来,作为新春谈助。

  • 文章春滿乾坤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2期  作者:必也正 出版时间:1981-02-06
    关键字: 春联 乾隆御笔 大陆境况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这是我们习见的一副最普遍采用的春联,传说是乾隆手笔,大概因有「天增岁月」,近似那个皇帝老子的口气。不管出自何人手笔,此联也表达了农业社会人们的「长寿添福」的愿望。送走猴年,迎来鸡岁。在猴年中,我们虽然遭遇了许多困难拂逆,但多能化戾气为祥和,克艰险而康泰,这也是国福民祉,在今天除夕,我们可以静思静观一番,这世局依然板荡不安,从亚洲到中东,莫不岌岌危殆。民主与极权的对垒,在这一棋坪上黑白分明,此亦忧天下之忧者,难以放怀畅这杯

  • 文章吉光片羽集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2期  作者:一波  出版时间:1971-12-01
    关键字: 杨子宜 诗词 辅臣公 咏毛虫 春联

    五、杨子宜妙联富顺卢逸叟有子铁铮,中式进士,后任山东高等审判厅长。其去烟台,同里廪生杨子宜有诗赠之云:「此去烟台路几千,刼余骨肉待团圆。明朝送尔孤帆远,回首江城定黯然。」诗不见佳。惟其所作铁铮丧偶一联,颇妙。上联云:「三年病,舅姑愁。熊罴入梦,仍空。顾掌上珍珠,怜甚!」下联云:「万里行,夫子贵。杜宇催归,稍缓。留眼前针线,悲夫!」六、辅臣公咏毛虫先祖辅臣公,榜名文选,屡试不第,仅以监生终。平日舌耕为业,民初设舘富顺城北之西湖畔毛氏宗祠,有春联云:「春酒熟

共28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