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无锡特产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重遊故鄕記(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5期  作者:方永施  出版时间:1989-05-20
    关键字: 返乡记 崇安寺 无锡公园 无锡特产 日报馆

    學前街對面是無錫日報館,兼營照相館,我們在大陸所攝照片,都送到那裏去洗印,冲洗不花錢,印照片每張六角五分,附近還有幾家,每張祇收費四角到五角,但技術不如無錫日報,如按人民幣黑市價計算,六角五分還不到美金一角,如在美國印洗,不但冲洗要花錢,加印刷每張二角五分,另外再加稅,相差太多了,而印洗出來的照片,與美國印洗的也相差無幾,所以以後如有到大陸旅遊,需要冲洗照相時,可以就地辦理,省錢省事。我們從寺後門方向,進入城中公園,寺後門這一段街道,幾乎是沒有了,從路上...

  • 文章无锡特产简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23期  出版时间:1996-09-20
    关键字: 无锡特产 三绝 水蜜桃 无锡桃园 笔管红

    ㈢無錫水蜜桃油麵筋、肉骨頭、水蜜桃可稱爲無錫名產中的三絕。無錫水蜜桃的特點是皮薄肉軟、味甜水多、香濃、纖維少、無蟲、入口即融,是桃中的珍品。無錫種植水蜜桃的歷史不太長,它來源於浙江奉化的水蜜桃。1930年前後,藕塘丁村上三六桃園開始引進種植,是爲無錫桃園的發祥地。無錫水蜜桃品種很多,主要的有早洛林(又名早水蜜)白風、倦石郎、紅花、白花、崗山盤桃等。它們之間除外形顏色不同外,在成熟期,口味上也各有差異。早洛林成熟最早,七月上旬就上市。小暑前後有早白風、小暑紅、...

  • 文章无锡特产简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25期  出版时间:1996-11-20
    关键字: 无锡特产 惠山泥人 手捏戏文时期 丁阿金 石膏像时期

    ㈤惠山泥人(下接上期)明末清初,昆劇由昆山、太倉、松江、蘇州流傳到無錫。惠由製作泥塑的藝人受到戲劇的影響,創作了不少昆劇戲文的泥塑作品,惠山泥人進入『手捏戲文時期』。藝人們稱這一類作品爲『細貨』,把以前的儿童玩具叫做『粗貨』。這時不但出現了專業作坊、專業藝人,而且作品的藝術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藝術技巧採用『以虛擬實,以簡代繁,以神傳情。』等主要的手法。手捏戲文每座二人或三人,八座爲一套。戲文內容分爲兩大類,一是昆劇戲文,咸豐6年(1856年)前後由丁阿金創...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