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改良共返回2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蕭縣的葡萄酒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1期  作者:魯傳鼎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萧县 葡萄酒 农业改良

    葡萄。县府集资另设酿制葡萄酒工厂一所,从事加工,以提高其附加价値。据知萧县葡萄酒当年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曾获得品质优良奖牌,扬名国际。推广计划同时在铁路以北种植桃子之农户中选定若干家,推行农业改良。技术人员敎导农户在桃园中以喷雾器喷洒防治虫害药剂,倘发现某株桃树病变,则打针注射矫治病害。其时一般鄕民对欧西医药所知非常有限,人体治病尙极少注射针剂,今竟为桃树打针,岂非旷古奇闻?故每逢桃树将于某日打针之时,远近一二十里鄕民辗转相告,若干妇女且乘牛车前来,蜂拥

  • 文章溫州蜜柑傳奇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1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温州 蜜柑 中日友好 品种改良

    为柑中绝品。」晁朴之有词赞曰:「温江异果,惟有泥山贵。驿送江南数千里,半含霜,轻噀雾,曾怯吴姬。幸赠我,绿桔黄柑怎么比。」可惜,我国古代并没有把「乳柑」选育成无核的「温州蜜柑」。温州蜜柑在东瀛日本生活了四百余年后,才回国定居。据《瑞安文史资料》第九辑载:一九一一年后,瑞安务农会曾托我国旅日留学生许璇引种果树良种。许璇,瑞安人,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科留学,一九一三年毕业回国时,在东京附近选购了温州无核蜜柑种苗带回瑞安,用以改良瓯柑。这是温州蜜柑首次回故里

  • 文章大埠橋新戲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5期  作者:黄齊生 任時燮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大埠桥》 黄齐生 戏曲改良

    黄齐生 遗著任时燮 提供黄齐生先生的戏剧创作黄齐生先生是贵州旧剧的首先改良者,也是新剧(话剧)的首先倡导者。早在辛亥革命刚刚胜利的时候。为了宣传推翻满清的革命宗旨,黄齐生先生以两天时间,用明未贵州抗清英雄何腾较殉难的故事,写成川剧《大埠桥》,署名「倜傥生」,由当时川剧名演员熊坤山主演,在达德学校演出,深得社会各界观众称赞。这个剧本,一时争相传抄,后由文通书局铅印问世。卷首有当时贵州自治党党魁张百麟、宪政党党魁任可澄及两党中间人士蔡岳、凌云等题序并黄干夫

  • 文章有功蚕种改良的蒋晓舫先生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16期  作者:梅松 出版时间:1964-04-25
    关键字: 蚕种改良 蒋晓舫 江苏蚕桑模范场 中国蚕业改良会

    中国以农立国,蚕桑为江浙太湖流域农产副业。无锡为蚕丝贸易集中区,不但供应国内市场,且转输上海,推销国外。惟宁鎭扬淮徐海一带蚕业落后,并非土质不宜;原因在少人提倡。至淸末民初,蚕种改良,外国品种超过中国,尤其是日本改进更速,咄咄逼人,大有取而代之之势。关心蚕业者,以为如对植桑,选种,养育上不改絃更张,不能挽囘颓局,遂有「改良蚕业」之计议,而以「改良蚕种」为前提。太湖流域蚕业最盛,但普通蚕病亦以该区为最严重。改良蚕种,所产丝茧质量虽佳,但蚕体既弱,染病更易

  • 文章秦腔大師馬天成簡介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3、24期  作者:仲倫  出版时间:1990-12-01
    关键字: 马天成 秦腔戏剧 人物简介 秦剧改良

    大老经常集会为研究改良秦腔而清唱而彩排,斯时已成为一位能拉能唱能编能导的秦剧全才。一九五〇年起,又承甘肃省政府秘书长何承华先生特邀选派为省公营之秦腔剧团团长,并为时代驱使,对传统性之秦剧改良与创新也曾获得当局的重视。综观大师终生献身秦剧,高台敎化,无私无我,秉持廓然大公之胸襟与高瞻远瞩之抱负,对西北戏剧文化之创新,对历史已有交代。现今虽近八十高龄,但对秦腔戏剧仍作不断的奉献,不庋不求,令人钦敬。

  • 文章風彩甚都的大埔高陂瓷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6期  作者:田辛墾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大埔高陂瓷 彩绘瓷器 制瓷工艺 廖逊我 改良发展

    玉一般白,纸一般薄;磬一般响,镜一般亮……这是一位新西兰友人对中国薄胎瓷的赞语。大埔高陂烧制陶瓷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据出土陶瓷碎片考证,溯自宋代,高陂就已有了青瓷生产,产品有盘、碗、盏、碟、罐和双耳花瓶等。这些产品,里外施釉,浑厚匀称,润若油脂,亮似冰玉,已有相当高超的技艺了。但长期以来,却停留在单调的色彩和粗重的造型上,跟不上时代进步的发展要求。三十年代,在上海攻读陶瓷学的大埔人陆续还乡,他们提倡改进陶瓷制作工艺,特别是在产品造型和釉色画面的改良

  • 文章故鄕名產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卷 第7期  作者:楊俊友 出版时间:1972-07-30
    关键字: 故乡名产 杨梅 黄岩 农业改良品种

    才有福气可以担当起长途旅行——看看世界的风光了。我今天偶在街上无意中遇到一个肩挑的小贩,他卖的是黄豆大的杨梅,颜色虽然是红的,但表面上似乎涂着一层水沫,这种丑怪色相的东西,眞使我不敢凝视,当然,更不敢问津了。现在台湾农业进步,虽不敢说一日千里,而农技专家输出国外,像农耕队,备受非洲各国普遍的欢迎。又如国内外农业品种之改良,除水稻品种极大改良外,单以果子而言,如水蜜桃、杏桃、葡萄、李子、梨子、柳丁、芒果、苹果、无花果,尤其无子西瓜、无核柿子等品种,无一不是

  • 文章獨輪車溯源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1期  作者:張明達  出版时间:1996-03-01
    关键字: 独轮车 运输工具 水利工具 改良 治河方略

    扒河治水,運土工具,爲何有的地方用肩挑,有的地方用小車推。瞭解多年,始終未得到令我滿意的答案。近來,閱讀《治河方略》一書,茅塞頓開。清初,由於社會動亂,水利失修,徐、淮、連地區水災連年,人民深受其難。當地,黃河奪泗水經徐州奪淮連入海、黃、淮、運河交匯,相互糾纏。康熙帝即位後,(一六六二年),提升了才華超眾的安徽巡撫靳輔擔任河道總督,靳輔又選用治水專家陳璜爲助手,自此,拉開了清代治理黃、淮、運的序幕。由於黃、淮、運河同時治理,工程任務浩大,需要大批的勞動力...

  • 文章谈家鄕的改良私塾敎育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趙慕程  出版时间:1983-03-01
    关键字: 改良私塾 教育 学校 文化革新

    新集、洪园、鲍荡、陆岗、吴圩、项荡各有一所初小外,其余村落仍旧是受着落后的私塾敎育。由于科擧已废,不适潮流,那腐败的敎学方法,已经不受欢迎,渐渐都向洋学堂学习—学校敎育,随风改变,在我家鄕(七区)相距近二十华里中间,无一所小学,子弟们只有望洋学堂而兴叹。为着适应当时潮流趋向,就有改良私塾之倡导。眞正的私塾敎育,天天读死书,「人之初,性本善」,或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再不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或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一类四书五经书歌,有时读了

  • 文章閒話發展五華農業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4期  作者:魏壽先 出版时间:1994-12-31
    关键字: 地理环境 技术改良 农业发展

    且多半已年老退休,积蓄无多,经济能力有限,在工商界有财力者,目前少之又少,欲图发展,恐力不从心,难有显著效果。目前如欲挽救家乡落后现象,摆脱贫穷困境,惟一办法,还是先从改良农业着手,进而发展精致农业,似较切合乡土实际情形,亦比较容易着手进行。因为旧式农业生产,多属靠天吃饭,对天候气温病虫害等影响生产至钜,产量少,品质差,培养生长期间长,与现代生产技术相较,眞有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譬如:生产稻米,原一公顷农田,年产不足三至四千公斤,改良后产量以倍数增加

共23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