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收获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水稻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80期  作者:青峯 出版时间:1969-04-01
    关键字: 水稻 中央农业实验所 中熟秈稻 播种时间 收获期

    奉节一带;邻水一县,均在三月下旬播种。盆地中心东起梁山,酆都;西迄绵竹,名山;南至夹江,大足;北至彰明,营山;成一大区,均在四月上旬播种。南江,通江,城口一带;珙县,古蔺,酉阳等县,或地势较高,或纬度较北,亦在四月上旬播种。西起成都平原东北,及都江堰尾闾各县,东至蓬溪,遂宁,岳池,营山而迄大竹等地,在四月中旬播种;而刈收冬麦,再行移植,适得其时。巴中,昭化,秀山,石砫四县,亦在四月中旬播种。其他黔江,巫溪,金堂,在四月下旬播种。水稻收获,最早者七月下旬,最晚

  • 文章川省蔴產槪況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59期  作者:青峯  出版时间:1967-07-01
    关键字: 四川特产 麻产概况 苎麻 收获期 青麻

    美丽,每年收获三次。又以刮制手续,分为片蔴、丝蔴二种:刮制成片状者曰片蔴,成丝状者曰丝蔴,片蔴之品质尤优。均可供制粗细夏布之原料。川省产蔴之地,据光緖二年「四川第四次劝业统计表」所载:为七十六县。其中专产苎蔴者四十六县,专产大蔴者十七县,兼产苎蔴火蔴者十三县。兹将抗战以前苎蔴产地之调查,略述如次:㈠靑蔴⑴绥蔴:产达县(前为绥定府治),渠县、大竹、蓬安、巴中及渠河流域等地,每年产量约一万八千担。⑵涪蔴:产涪陵、长寿、酆都、忠县、彭水等地,每年产量约三千余担

  • 文章家鄉話與農諺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8期  作者:羋振明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家乡话 农谚 播种季节 收获 农业耕种

    两边看早麦。」——言麦子播种季节。「一穗两穗,一个月上砚。」——指麦抽穗到收获时间。「九九再九九,麦子才入口。」「麦收芒种前,不收芒种后。」「淋了伏头,锈了锄头。」——八伏当日下雨,必为多雨年。「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里头种腊菜。」「早看东南,晚看西北。」——晴雨有征。「老头活到八十八,没见东南两来发。」东南来雨,机会很少。「完」

  • 文章玉蜀黍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84期  作者:青峯  出版时间:1969-08-01
    关键字: 玉米 四川物产 种植面积 收获期 全国产量

    普遍之作物,除郫县、西充、荣昌等县种植甚少外,其他各县均有栽培。且多数县份一年可种两季。巴中一县;夹江、乐山、内江、江安、兴文、筠连、隆昌、壁山、酆都、云阳一带;懋功、崇庆、崇宁、理县一带;均在三月中旬至下旬播种。又除中江、威远、乐至、资中一带;绵阳、三台、蓬溪、达县、城口一带;雷波、马边一带;在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播种外,其余各县,均在四月上旬至中旬播种。玉蜀黍收获早者在五月下旬,迟者八月以后。以隆昌、巴中收获为最早,种后七十日,至五月下旬即可收刈。云阳

  • 文章鄭樸詩稿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3期  作者:鄭樸  出版时间:1996-09-01
    关键字: 诗词 农家生活 播种 收获 诗词协会 人物感怀

    一、園收芋果園收芋果要春忙,豆莢甜椒各幾行。蠶豆嫩烹青大蒜,番茄生拌白洋糖。種瓜省地臨榆樹,點豆有機近水塘。擺脫全貧誇自給,鍜捶少病保安康。二、參加縣詩詞協會年會十載吟壇詩萬首,興觀群怨頌堯天。九旬老者臨騷席,廿歲青年誦雅篇。繼往開來多貢獻,提高普及兩齊全。有緣如坐東風裡,倒轉時光又少年。

  • 文章重印連城縣志跋

    来源期刊:《連聲》 第1期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县志重修 从事军公教职 应邀从文政 查访修志 收获 众生研讨 筹金修志

    連城同鄕於臺省光復後來臺者約數百人,其後婚嫁生育日漸繁衍,截至目前幾近三千人,分佈於臺澎各地,從事軍公敎職務者多,而經營工商業者少,其從軍者或由同鄕童懋山先生於任福建汀漳師管區司令時征拔來台,或於胡璉兵團經過連城時自動投效。至從事政治敎育文化者,或應政府之邀約,或應親友之函召。大陸淪陷後前來者僅數十人而已。閒常與同鄕親友談及桑梓山川名勝古蹟風土人物掌故,多感茫然,曾多方査訪連城縣誌,且分函旅港及南洋同鄕査詢,均未獲得,以爲絕望矣,詎於五十七年七月間同鄕羅...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