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慈善共返回3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首届「江苏慈善奖」颁发常州占得十一席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91期  出版时间:2012-01-25
    关键字: 江苏慈善 全省慈善大会 获奖企业 优秀慈善工作者 首届

    首届「江苏慈善奖」,十月十二日在全省慈善大会会间颁出,一〇〇个单位、个人和慈善项目获此殊荣,我市占得十一席。首届「江苏慈善奖」共设置五个奖项,即: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企业或单位(四十个)、最具爱心慈善捐赠楷模(三十名)、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十名)、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十个),以及优秀慈善工作者(十名)。我市共十一个单位、个人获奖。其中,七家企业获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企业或单位: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天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江苏常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九洲投资集团

  • 文章民国期间温州的慈善机构与杨雨农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3期  作者:楊瑞津  出版时间:2010-06-01
    关键字: 杨雨农 公益 慈善 赈灾

    在温州民间修桥补路等等积德行善的善举相当普遍,其实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民国期间温州就有一批开明的士绅和殷商富户,他们热衷于社会的公益和慈善事业。当时社会比较贫穷落后,连年的战乱再加上灾荒更是民不聊生,他们就会带头募捐赈灾,然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他们意识到团体的力量,于是就出现了慈善社团组织。在民国元年由杨雨农、汪晨苼、戴绶先、张一鸣、张益平、徐缙卿、翁来科等士绅首先发起并积极回应,创办了首个民众自办救济团体”温州协济善堂“。开办之初财力未充,暂时办理对

  • 文章楊雨農之《楊瑞鱣堂》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6期  作者:楊瑞津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杨瑞鱣堂 杨雨农 慈善 救国

    “鱣堂”者典出《後漢書·楊震傳》。然世事滄桑,古宅和巽園均無存矣。今楊公之孫瑞津先生出于孝思,追念先德,特屬予制此巨印以留子孫永寶。

  • 文章旅菲鄭氏難能可貴

    来源期刊:《闽聲》 第48期  出版时间:1971-11-30
    关键字: 郑氏宗亲 慈善事业 奖学金

    本报讯】菲律宾荥阳郑氏宗亲会囘国致敬团参加十月庆典,逗留廿天,遍历全省参观访问,沿途撙节开支,以其费用,移捐慈善事业。如对大陆救灾总会、成功庙、育幼院等,均有相当之捐赠。该团于离台前夕,又宣布由各团员捐出新台币卅四万元,作为郑氏奖助学委员会基金。计一、郑耀堦捐廿万元,分别作为纪念其先祖世兰,及先父崇书之奖学金。二、郑启芬捐四万元作崇琬基金。三、郑雷子佩夫人捐二万元设永明基金。四、郑启芳捐二万元作崇珍基金。五、郑柏辉捐二万元设崇琇基金。六、郑松龄捐二万元

  • 文章錢振鍠鬻書賑災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0期  作者:童致祥  出版时间:1972-11-15
    关键字: 钱名山 慈善 赈灾 书画

    本邑宿儒錢振鍠先生,一字名山,世居於東門外白家橋;遜淸癸卯年進士,道德文章,擧世所敬,故皆尊稱其爲名山先生。他的書法,造詣頗深,名重一時;追踵於秦漢,脫化於六朝,古樸蒼勁!而求其墨寶者,接踵而至,門庭若巿;他一生不慕榮利,不求顯貴,更不問地方世故,大有隱逸之風,設塾於寄園,(先生家有一園,名曰寄園)。爲誨人不倦之神聖事業,莘莘學子,受其薰陶,得其敎益,無有不或大器者。其具有博愛之精神,有仁慈之本性,獨對地方公益,以及慈喜事業,莫不率先倡導。民國十八年間,...

  • 文章新機遇 新跨越 新武進武 進織就四張社會保障網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25期  出版时间:2004-03-15
    关键字: 武进 社会保障网 失业 养老 医疗 慈善

    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参保物件每人每年缴纳五十五元的保险费,其中个人缴纳部分为二十五元,减轻农村居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村居民健康保障水平;四是成立慈善协会,完善救灾救助体系网。武进慈善协会共募集慈善资金三〇八〇万元。

  • 文章武进大病慈善救助走在全国前列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90期  出版时间:2011-11-25
    关键字: 大病慈善救助 救助金发放仪式 慈善资金 弱势群体 全国前列

    七月十三日,我区举行二〇一一年大病慈善救助金发放仪式,为二〇〇〇户因恶性肿瘤、急性白血病等五大类疾病致贫的家庭送去慈善金,每户家庭救助金额五〇〇〇元,总额一〇〇〇万元。近年来,我区加大慈善资金募集力度,大力实施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全区慈善资金总量达六·三亿元,累计发放慈善救助、补助资金一.五八亿元,直接救助困难群众超过四.五万人次。大病慈善救助在我区已连续开展六年,累计投入慈善资金七四三八万元,有一四九七〇户家庭从中受益,其救助力度之大、救助之广在全国位于

  • 文章奉化慈善事业演革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期  作者:印運煥 出版时间:1966-04-01
    关键字: 奉化 慈善事业 育婴堂 保婴会

    育婴堂奉县滨海依山,多属穷鄕僻壤,地瘠民贫,曩时风气未开,鄕民习俗,率重男轻女,故生女而赤贫无力养育者,溺女弃婴之风甚炽。至寡妇及未嫁少女之私生女婴,更无论矣。淸嘉庆间,由官绅合力募款,倡建育婴堂,专为收养父母无力养育以及私生弃婴,以拯溺女恶习,堂设城内孔庙旁,迭经历朝官绅募捐置产。入民国后,有田产二千一百余亩,多由全县八鄕捐集,为奉邑财产最多、规模最大之慈善机关。公推邑中钜绅董其事,经常雇用住堂乳妇数人,堂中收养婴孩,即令轮接哺育,一面随时觅雇就近乳妇

  • 文章靑陽談往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4期  作者:泉州客 出版时间:1980-08-01
    关键字: 青阳镇 慈善事业 朝天拜 朝夜拜

    不大,物产不丰,居民业农者不多,营商者有之,敎育聊称普及,经济因吸收侨汇多亦有「富乡」之名。晋江未实行地方之前,青阳即自动组织「郷团」,设公所,立民防自衞武力,领导附近邻乡六十三为盟,不受政府隶辖,经费悉由殷商侨领支助,绥靖地方,除暴安良,移风易俗,守望相助,消弭「东西佛」械斗尤力,厥功甚伟。后复有消防、义警两队少忙派共襄。慈善社、公益社、益夀堂、同善社诸慈善民间社团济弱扶倾,施棺施药,益臻大同世界意境,贡献人力、财力、物力,故为六十三乡所服。青阳

  • 文章江西會館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6期  作者:陳碩淵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江西会馆 建筑结构 慈善机构 江西移民

    的所谓「同鄕会」,由江西迁入的人民,当然也不例外。并于宋朝后,为纪念陈琳老公公(江西人)起见,特集资兴建此一宏伟之江西会馆。惟在当时称之为陈琳公公庙(简称为公公庙),此一会馆的田产很多,几乎遍及东安境内,每年收入,多作为救济(急)之用,因此,东安之江西会馆,又为东安地方的一大慈善机构。其救济的对象:一、不论何方人士,若因贫病,或因病死亡者,支助其医药费,与安葬费;无家属者,则免费并为之办理丧葬事宜。二、江西人民往来东安境内之商旅,若遇有经济上之困难,均予以适当

共34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