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往事情谊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華中戡校旗下桂省中三人行(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7期  作者:梁雪郎 出版时间:2012-07-10
    关键字: 校园生活 往事回忆 兄弟情谊

    学校。这种对情绪得控管和环境的区隔表现,简直不像是这样年纪的青少年。实际上,觉民是付出了和同龄青少年更多、更沉重的代价才「换」到这样的结果。在他亲撰回忆录「磨炼」中,总共用了一百二十五页篇幅,记录从孩提到青少年一段往事。单看篇章题目顺序:「动荡童年」、「首次逃难」、「离家求学」、「再次逃难」、「走出敌后」、「各奔前程」、「返桂团聚」、「再度离家」等,已大致可了解离乱对周觉民的创伤。若仔细读内容,则更能知道,在抵抗日寇侵略的大时代里,周觉民承受了若干次生死边缘

  • 文章記述與蔡孑民先生一段交往之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3期  作者:包伯度 出版时间:1979-03-06
    关键字: 蔡元培 交往情谊 往事回忆

    「求是月刊」第一卷第一期載有蔡孑民先生年譜,因憶及民國二十三四年本人與其有一段交往之情,頗想補行記錄送登浙江月刊以資充實。蓋孑民先生為吾紹著名學者,本人自民國九年八月至十二年七月在直隸公立農業專門學校,及自民國十二年八月至十六年十二月在保定河北大學任敎之際,孑民先生正任北京大學校長。雖南北相距遙遠,不易時常晤面,然無時不敬仰其學問道德以為自身作則。民國十七年八月至二十一年吾由任敎之浙江大學,轉至上海市政府服務,任上海市立園林場兼市立農業試驗場場長。適蔡先...

  • 文章幾則小故事的回顧恩師王上將化公與我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4期  作者:郭篤周  出版时间:2011-08-01
    关键字: 往事夙文 先贤行谊 师生情谊 政工干校

    一、師情與鄉情民國三十年代前後,青年導師蔣公經國先生,時任江西省第四行政區督察專員兼贛縣縣長,化公龍南籍,當年曾追隨經國先生一同在贛南各地,致力整治新贛南,建設新贛南,蔣青天之稱譽,聞名普遍。來台後,民國四、五十年代,化公是在台北復興崗與國防部總政戰部工作,那段時間,適值江西省來到台灣的鄉親前輩姜伯彰、陳宗鎣等多人,號召鄉親籌組同鄉會,並推動鄉親募款購地建造萬壽宮,用做未來江西省同鄉會會址。記憶中,當年化公也接到類此募款訊息,交付我跑過腿,代辦過此事,不...

  • 文章餐桌上的訓誨——懷念父親劉安祺將軍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劉淑文  出版时间:1995-12-20
    关键字: 刘安祺将军 追思悼文 父子情谊 谆谆教诲 往事夙文

    今年中秋節父親走了,父親是在安祥的睡眠中走了,小弟在越洋電話裏以哽咽的聲音,吿訴我這不幸消息,頓時失控,不能自已。恨關山阻隔,我揷翅難飛,無法再見父親一面,終生遺憾,父親已將他輝煌的一生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點。七月知父親身體不適住院,匆匆返臺省視,當時醫生已准許父親回家休養,父親雖無太大疼痛,但因腰腿無力,行動不便,竟日臥在床上,一切飮食起居,全部依靠他人。父親喜愛運動,雖屆暇齡,一向以身體健碩自豪,並常以「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來勉勵子女,當時看着父親...

  • 文章手足情深、侍兄如父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4期  作者:鍾久祥  出版时间:2011-08-01
    关键字: 人物回忆 往事夙文 探亲互通 海峡两岸 兄弟情谊

    父母生我兄弟三人,自幼接受庭訓,秉持仁慈忠厚家風;以和為貴,待人以誠,作為立身處世之本。我兄弟雖然德薄能鮮,未能為國家社會建立豐功偉業,光宗耀祖,然而都能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潔身自愛,自強不息,堅持不懈,銳意進取,去開創自己的事業,以自己的良知良能,報效國家,服務社會,深得政府和人民的認可和好評,上不辱祖宗,下不愧對子孫,心懷坦蕩,俯仰無愧。二弟久福戰亂年代離家出走,去了台灣,顛沛流離,歷盡艱辛,度過了難忘歲月。二弟去台灣以後,明智地選擇了教書育...

  • 文章同命鳥(讀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5期  作者:張志堯  出版时间:2011-11-01
    关键字: 父子情深 母子情谊 往事夙文 人物回忆 故乡今昔

    ⒈回望雲煙游泳池、中興路、黑水河故鄉是我心田中的兩畝地,在風雨如晦的年代或是瀚海漂泊的歲月,它是夢鄉的鬱鬱青青,可是真的走進她的身旁,卻是一言難盡。一九九八年五月十三日凌晨,父親的呼吸突然急促起來,母親已意識到什麼,便大聲呼喊父親,此時,聽得一聲像輕微劃破了錦鍛的「嗤」聲,已支撐了多天的父親,終於氣息終止。痛哭流涕的母親,悲慟欲絕,我趕緊給父親淨身。我抱起父親的身體,趕緊穿上早已準備的壽衣,且用行軍床停放父親的遺體。待親屬陸續來到,一切已就緒時,我已無心...

  • 文章我印象中的朱仲琴先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朱春發  出版时间:2003-06-01
    关键字: 朱仲琴 故人往事 爱国情操 抗日斗争 师生情谊

    讀了《文獻》總第九十四號「人物春秋」欄,吳中成先生文章「朱仲琴先生的治學之道」,除有共識外,也啓發了我對朱仲琴先生的回憶。朱仲琴名友瑟,灌雲縣板浦鎭中正街人。我在學生時代曾看過和讀過他的作品,《海屬社會面面觀》、《寄新少年》、《獅吼》等文章和有關詩詞,也曾目睹其人。在我的印象中,朱仲琴先生不僅是海屬一帶知名敎育家、詩人、作家,而且是頗具民主主義思想的愛國者。他在《海屬社會面面觀》一文的序言中說道:「現在的社會狀況和前淸差不多。老實說一句,可算是黑暗社會,...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