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守岁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谢年、守岁、迎春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2期  作者:蕭白  出版时间:1978-01-15
    关键字: 谢年 守岁 迎春

    的大宅子,正厅有一间共同祭祖的香火间)然后祭四庙,那时已到了「雨雪近年边」了,多半是落雪的日子,我在十岁以后每年随父亲去祭四庙,深夜裏踏着积雪的道路去祭四庙,一路上都是谢年的人,一路都是灯笼,红红的灯笼在雪地上晃动,而耳朶裏是密密的爆竹声。祭天地和祭四庙,每一处得放十个两响的炮张,一串千响的鞭炮。最难得的是那股气氛。路上碰到的谢年人,都会彼此问一句「过年好」,其实年还没有过,或者是指近来的年关过得好吧!守歳守岁是在除夕的那天夜晚是不用说的。我家的习惯是天刚黑

  • 文章除夕守岁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36期  作者:无可  出版时间:1981-02-20
    关键字: 故乡 除夕 守岁 年俗

    过去我们故鄕,在农历大除夕,每家人家,吃过了年夜饭,即便动员新年布置,要忙到午夜十二点钟,请过路头,斋过土地,接过灶君,一切方始就緖,于是全家的人即便相聚守岁,通宵不眠。父老相传,守岁就是占一岁之吉,守岁不眠,深恐睡着要做恶梦,也是袪除不祥,希望来年平安之意;实则,古人的寓意是在大除夕藉着守岁不眠以防盗贼及火烛的缘故。按守岁之举,始自唐宋以前,唐太宗有守岁诗,诗句是「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琦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

  • 文章守歳之心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2期  作者:楊子 出版时间:1985-02-28
    关键字: 守岁 传统习俗 民族文化

    十九日晚是大除夕,是守岁之夜;我将以虔诚的心愿,整晚守岁。不管守岁的传统意义如何,不管守岁有什么习俗与传统;我守岁,是出于虔诚的心愿——对于国家民族文化的皈依。如果守岁是中华文化的一种象征,我守岁,就是依藉这象征,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我守的不是岁,而是守岁所表现的源远流长的崇高与神圣的民族感情。我的虔诚心愿,也是向着沦陷的大陆祖国。我不是此地的过客,我热爱台湾,我在此地居住的岁月,无论从那一个角度上看,以那一种原则为准绳,我已是十足的台湾省台北市

  • 文章故鄉的新年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5期  作者:朱翔 出版时间:1980-06-30
    关键字: 故乡 新年 守岁 拜年 “破五”

    一、元旦这一天由于年三十夜全家围炉守岁,就寝都比较晚,刚合上眼,盈耳的爆竹声就响起来了。看看窗外,天色已濛濛发白,船山诗云:「昨宵灯火分明在,错被人呼作去年」。于是,新的一年又拉开了序幕。新年新气象,首先触目的,该是耀眼的门联,全换了新的,房子从供祖先牌位的堂屋到猪圈牛栏,因它的用途不同,那楹联颂赞的辞语也各异,从「祖德流芳」到「六畜兴旺」,称颂亦各如其分。还有,每一个人身上的衣装,大人小孩,不论家境如何,都得换上一身自认为鲜活体面的新装。初一早晨,照例

  • 文章福州年景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0期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年景 风土习俗 除夕守岁

    因为福州的红糟滋味好,用糟醃出来的鱼肉,比原来鲜货好吃得多,所以福州籍游子怀鄕多思念红糟肉。福州人除夕守岁,上半夜不睡,下半夜祭祖迎春,年初一照例很迟起床。这天他们不出门,不是和家人呼么喝六,就是浅斟低酌。初二初三两天,大家都忙着到亲友家里「拜年」。如果所去的人家有小孩子的话,那就要给他们「压岁钱」,和两颗又圆又大的橘子。福州橘又圆、又红、又大、又甜,中国各地,少有这般好的生果,所以可拿来赏给小孩,也可作案头淸供。当然福州水仙,也驰名全国(但要漳州出产的才算

  • 文章一年之計在於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9卷 第1期  作者:宋瑞  出版时间:2001-01-31
    关键字: 春天 过年 祭拜灶神爷 团圆 守岁 拜祀祖先

    这是一年之中最后的一天;晚上整备了三牲拜神祭祖之后,一家大小都要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同时习俗上还得彻夜不睡,坐守待旦,称为守岁。据说是为了防范叫做「年」的怪兽,以免牠乘机伤害家中老弱,自属可以称颂的伦常表现。同时,过年特别注重吉祥,不得胡言乱语,于是便用红纸条幅大字书写一些四字一句的吉利话,诸如迎春接福,四季平安,恭禧发财,甚至为防范于未然,还写上「童言无忌」或是「百无禁忌」的话语。初一元旦这天,自然是最重大的日子;新春凌晨,除夕守夜的人们,在天亮后就接着

  • 文章談年夜飯「圍爐」親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3期  作者:洪炳爐 出版时间:1995-03-10
    关键字: 浙江风俗 春节 祭祖 团圆饭 守岁

    心理所延伸出来的。家庭是社会最基层的组织,团圆是民众归宗族所需要。过年时全家团圆共度佳节,更足证民间最卑微的期盼。每年除夕夜总是牵动异鄕游子的心,无论海角天涯总要赶囘故鄕,人们忍受旅途劳顿、塞车之苦,当然不只是在吃年夜饭,而团圆的槪念才是牵引游子不辞辛劳的动力。「围炉」的守岁,也是团圆活动之一,守岁原是为父母求寿的俗信,据说守岁愈晚,则父母寿命愈长,因此也是一种孝心的表现,守岁时家人围炉而坐,促膝长谈,共享天伦之乐,但现代的除夕,守岁已成赌博之夜了。随着时代

  • 文章五十年前後的故鄉春節

    来源期刊:《浦東》 第8期  作者:顧振民 出版时间:1977-04-15
    关键字: 故乡回忆 春节习俗 除夕 守岁 接财神 灯会

    为春节揭开序幕,接着制年糕做酒酿咸鸡等准备,这些大部份都是家庭主妇们去操劳,多数男主人会同出外囘来那批邻亲集中在鎭上小茶馆里喝茶、聊天、玩小牌,顿时小鎭市显得非常热闹。我鄕有个惯例,除夕晚全家人必须在家守岁,团圆在一起吃『年夜饭』,这『年夜饭』必须吃干饭,而且可以吃剩一点,表示吃存有余,除夕晚所有外门必须打开,表示接喜顺风,每室须燃烛照明,那晚爆玉米、爆谷花,用饴糖揑制成糖团,供孩子们零食、沐浴试新衣鞋,顺便家长们叮嘱孩子说:『明天是大年初一,见长辈要拜年

  • 文章歲朝憶故鄕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8期  作者:吉人  出版时间:1972-02-20
    关键字: 岁朝 守岁 掉狮子 糕丝圆子 十庙香

    故鄕岁朝,每家人家的厅堂上或客厅里的花瓶,是那么的古色古香,红的天竹子,黄的腊梅花,喷着微微的幽香,守岁烛熊熊的光茫,把厅堂或客厅渲染得格外富丽堂皇。守岁人一夜没睡,浓重的鼾声,显得很疲倦;起身得最早的是孩子们,从帽子到鞋子,一身都是换得簇新,他(她)们认为今天是最快乐的一天。乒乓乒乓的砲竹声音,使人听得很淸脆愉快。掉狮子的来了,铛铛铛,镗铛镗,跳,踪,闪,扑,掉得那么吃力,代价仅仅给他们每人一片薄薄的年糕。纲船上的说好话佬来了,声调柔和,好像在敎堂里唱

  • 文章生活漫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2卷 第1、2期  作者:徐世澤  出版时间:2010-06-01
    关键字: 还乡感赋 故乡发展 守岁 写诗 人物感赋

    还乡感赋离别东台六十年,乡愁永续梦魂牵。重游旧地多新厦,亲友相逢悲喜连。农地筑楼兰阳原是满平畴,片片农田筑小楼。旧地重游多感叹,欲耕无地子孙忧。守岁夜深鞭炮响声隆,倦眼惊知己丑终。牛去虎来瞬间变,侬儿跪拜祝年丰。写诗念载研求未觉疲,酸甜苦辣自家知。花前妙韵心常乐,终日忍闲勤作诗。沙尘暴强风挟带沙尘暴,大陆飞来袭北台。微粒悬浮遮视线,行人鼻塞满车灰。梦境似曾相识似蒙眬,离合悲欢入梦中。多少问题难应对,醒来竟是一场空。春郊觅句寒威历尽迓春光,乘兴郊游曝暖阳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