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大溪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湖南發現四千年前古城遺址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27期  出版时间:1996-01-15
    关键字: 古城 湖南 屈家岭 大溪 房屋

    据新华社长沙一月廿五日电:湖南省澧县车溪乡南岳村新发现的城头山古城遗址,第一期发掘工程日前已经完毕。经考古专家研究考证,这座古城建筑时代为屈岭今文化中期,距今约四六〇〇年至四七〇〇年,是目前我国发现早的古城之一。据专家介绍,通过一九个探方,采明了城墙结构和城内文化堆积现象,遗迹和遗物都十分丰富。发现了屈家岭文化和大溪文化时期房屋十多座。有的房基和大型灰坑相连,灰坑大到十几平方米,甚至数十平方米。在房基附近,还发现了十多座土坑葬和数十座瓮棺葬。一九九三年

  • 文章大溪宾舘记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5期  作者:郭嗣汾 出版时间:1983-03-01
    关键字: 风景名胜 大溪镇 历史考究 诗词

    注:大溪宾舘蒋公纪念堂)㈠ 大溪史话崁津归航晓雾轻含淡水湾,茫茫芦苇渚汀间。问渠箫鼓尖山客,几辈扬帆得意还?这是本省诗人赖柏舟(秋航)题咏大溪舟楫往来的一首即景诗。远在淸代初叶,淡水河是台湾北部的主要交通路线,从淡水港口溯水而上,新庄、艋舺和大溪等处,都是商业兴盛、车马辐辏的重要河港。淡水河是由基隆河、新店溪和大嵙崁溪三条河流汇流后才名为淡水河的。而大嵙崁溪,则是淡水河上游的主要河川。前面这一首诗,描写船只在大嵙崁溪上,扬帆归帆,晓雾弥漫中,河畔芦苇

  • 文章寧波同鄉六次謁陵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06期  作者:孤騖 出版时间:1997-05-01
    关键字: 谒陵缅怀 别慈湖登角山 故居瞻仰 大溪公园

    髹漆淡黄色,卧床亦系木质,上面白色床单,白色吊帐,依目今台湾生活水准来说,仅与一般普通平民住宅的设备相似,同鄕们目睹一代伟人,其生前的生活,竟而如是朴实、节俭,更是深受感动。宾馆左侧,有条下坡山路,直达山涧溪流,在溪流上有一座铁索吊桥,由上通过,摇幌不定,另有一番情趣。来程匆促,未在大溪鎭停留过久,返程,乃决定停留半小时,顺道游览大溪公园。车辆抵大溪鎭上,甫停车,以手推车售卖豆干小贩,即上前兜售,喊叫之声,此起彼落,迨下车转湾,黄日香、黄大目豆干店大字招牌

  • 文章蔣公靈櫬暫厝之所——慈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75-04-30
    关键字: 慈湖 灵榇 暂厝之所 大溪镇 福安里 白石山 草岭山 慈湖宾馆

    慈湖,这块碧水靑山,曾为 总统蒋公深所钟爱的简蕤灵秀之地,现已成为 总统蒋公灵榇暂厝之所,它的名称,也将与 蒋公同样地永垂后世。慈湖在大溪鎭南靠近与复兴鄕交界之处,纳大汉溪支流之水而成湖。乘车沿北段横贯公路,约七公里,逢一隧道,取名为「百吉」,还不到隧道,路东边一溪豁然开朗,沿溪遍植翠竹、棕榈,此即为「慈湖」。慈湖以前称为「埤尾」,而埤尾所在,鄕民称为「洞口」,因「百吉隧道」在往昔,是一个很小的走台车的山洞。「洞口」的土称,一直保持到现在,桃园

  • 文章湖北出現象形文字證明我國爲六千年文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3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94-09-01
    关键字: 象形文字 杨家湾遗址 大溪文化 考古发掘 古代文明

    中央通讯社台北六日电:湖北考古工作者,最近在宜昌县杨家湾遗址,发现中国最早之象形文字,起源推算到六千年前,比商朝殷墟出土之甲骨文还早了两千年。据「中通社」报导,杨家湾是长江三峡地区之重要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约五万平方公尺。按出土文物类型分析,其遗址时代应属大溪文化中期,距今约六千年左右。考古人士从出土之陶器表面,发现一百七十余种刻划出来之符号,纪录当时人类对于生活事物之复述和描绘,代表固定之含义,有一定之规律性;从笔划运用观察,不仅有直笔,还大量运用圆笔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