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墓地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于右任生前在苏州预择墓地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4期  作者:蔡貴三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于右任 墓地 苏州

    同盟会元老、民初西北民主革命领袖、书法家、百岁翁于右任一九六四年十一月在台北去世,厝于当地(台北大屯山麓)。他的墓地则在苏州郊区光福邓尉山麓,这是于公生前旬择的的。一九二七—一九三〇年间,于公每在金秋时节遨游苏郊胜地光福。秀逸的湖光山色,「老桂花开天下香」的意境,使他眷恋日深。一九三〇年秋,访知明末高士徐枋、清末画僧虚谷皆葬于此。且陕人宋蔪王韩世忠祠、墓亦在近处灵岩山下,亲去瞻仰凭吊了,吟出「我亦关西老健儿」之句,触发百年后也埋骨吴地之想。夜宿圣恩寺还元

  • 文章于公右任之墓——民國六十八年十二月調查——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7期  作者:材衡道  出版时间:1981-10-15
    关键字: 于右任 墓地 实地调查

    監察院長于公右任之墓,在臺北縣三芝鄕淡水鎭交界大屯山山腰,海拔超過六百公尺。自臺北市的陽明山經竹子湖通往臺北縣三芝鄕的公路經過墓前,乘計程車前往,可以直達。墓建於民國五十四年,附近多峰巒,古樹蔭茂,蒼翠岑蔚,四時常罩白霧,宛若雲海,天氣晴朗,俯視三芝、石門之滄浪碧波,瞭如指掌。墓前,左右皆設石階,氣象雄偉,左旁建有涼亭,可供遊覽和休憩。據云:每當晨曦乍放,夕陽將下之時,風景特佳,稱爲臺北市近郊淸淨不染塵埃的最好去處。按臺北縣三芝鄕,原名芝蘭三堡,淸初由漳...

  • 文章于右任生前在苏州预择墓地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1期  作者:蔡貴三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于右任 预择墓地 太湖之滨 邓尉山

    同盟会元老、民初西北民主革命领袖、书法家、百岁于右任一九六四年十一月在台北去世,厝于当地(台北大屯山麓)。他的墓地则在苏州郊区光福邓尉山麓,这是于公生前訇择的。一九二七—一九三〇年间,于公每在公秋时节遨游苏郊胜地光福。秀逸的湖光山色,「老桂花开天下香」的意境,使他眷恋日深。一九三〇年秋,访知明末高士徐枋、清末画僧虚谷皆葬于此。且陕人宋蕲王韩世忠祠、墓亦在近处灵岩山下,亲去瞻仰凭吊了,吟出「我亦关西老健儿」之句,触发百年后也埋骨吴地之想。夜宿圣恩寺还元阁

  • 文章「荒蠻腹地」的藝術寶庫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9期  作者:詹開遜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江西考古 商时期 墓地遗存 青铜器 新淦大墓

    为。除新淦大墓外,全国各地发现的商代玉器主要有十五个器群,其中只有八个器群出土有礼器,它们分别是:河南的偃师二里头、郑州商城、安阳殷墟和罗山蟒张,山东的益都苏埠屯和滕州前掌大,山西的灵石旌介村,以及四川的广汉三星堆。其中,山东、山西三例均出自方伯首领的墓葬,罗山蟒张是息国贵族墓地。余四处,广汉三星堆为蜀国所在地,二里头、郑州、安阳三地皆为殷商王朝不同时期的都城。现在,新淦大墓一次出土包括礼器在内的玉器千余件(颗、片),其意义不言而喩。结合出土青铜器考察,可以

  • 文章晉陽太守李淵的祖先是李虎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賀庭芝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李渊祖先 李虎 生平简介 墓地

    优良政声。并因与李弼等八大将军,佐周伐魏有功、皆赐为柱国,当时号称八柱国.李虎卒于北周建德六年,(五七七年)四月,享年七十二岁。由于他有卓著的功勋,儿子李嗃,袭封唐公,为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到隋朝大业(六〇五「六一八)末年,群雄纷起,中原大乱,李嗃的儿子李渊,举兵平乱,随即伐隋,建立了唐朝。清水工人温泉疗养院,在县城以东六七公里的汤浴河谷,翻过东侧的丁香山,约 四五里,便可到达李虎墓地。由于历史久远,这里的建筑物,早已荡然无存,今天能见到的,只有一丘土坟

  • 文章仁山景德寺記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6期  作者:楊俊友  出版时间:1975-06-30
    关键字: 仁山 燕山 景德寺 墓地 迁寺建墓

    复有黄氏徙寺建墓之事,故我心尤戚戚焉!昔潘氏建墓,乃取寺址为墓地,而迁寺于东。今黄氏之建墓,亦取寺址为墓地,又迁寺于西,屈指数十年间,玆寺迁建,由西而东,复由东而西者二,佛龛徙移者屡,人实为之,神将奈何?忆!人之惑风水者深矣!以死者无知之枯骨,择埋藏之地,欲求生者之造福,其愚其智,毋待言也。迁其寺,取其址,为乃祖若父埋骨之所,求福我子孙,其祸其福,又岂待言哉?潘氏之衰,人皆以迁寺建墓之谴,今黄氏既有潘氏前车可鉴,又何而效法于其后乎?抑潘氏已衰,黄氏方兴,势

  • 文章新蔡縣地理畧誌(十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5期  作者:萬良 出版时间:1983-05-30
    关键字: 墓地 牌坊 名单 新蔡县

    表廿一:新蔡塜墓錄(按縣志)表廿一:新蔡塜墓錄(按縣志)表廿二:新蔡牌坊錄(按縣志)後語綜上所述,可知「新蔡縣地理略誌」前四項:疆域、地形、氣候與河川等,是爲自然地理景觀之槪論;後六項:產業、聚落、人物略誌、留台同鄕槪況、敎育與古蹟等,是爲人文地理動態之淺說。雖不盡言其詳,但統貫類敍,綜核排比,無下戮力以求眞,期達具有史籍價値,庶符諸鄕友付託之雅意。將來拙作,倘有裨益於吾邑縣志之撰著,因使螢燭生輝,而余對桑梓得貢獻微末之愚忱,亦感欣幸也。

  • 文章趙雲墓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0期  作者:懷清 出版时间:1974-04-01
    关键字: 赵云 墓地 大邑县 《题顺平侯墓》 《谒赵顺平祠》

    三國時蜀漢將軍趙雲,字子龍,忠肝義膽,可謂爲家喩戶曉之歷史人物。雲逝世後封爲順平侯,後主詔書謂其「昔從先帝,勞績既著,經營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書。當陽之役,義貫金石。忠以衞上,君念其賞;禮以厚下,臣忘其死」云。以三國演義流傳之廣,民間對雲之崇拜,不在關羽張飛之下。趙雲葬於今大邑縣,墓在東路二里許銀屛山下,有豐碑竪大道前,刻漢將軍趙子龍墓,墓前爲祠。祠碑爲淸康熙四年知縣李德耀所建立,撰有「漢順平侯墓祠碑記云:「漢鎭東將軍墓者,漢順平侯鎭東將軍趙侯諱雲字子...

  • 文章(中原文物)虢国墓地考古的重大发现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3期  作者:高雄市河南同鄉會 出版时间:1994-07-03
    关键字: 墓地考古 玉器 兵马俑 古代艺术品

    西周初年,盛行封建,虢仲受封虢国,国都遗址即在今天的河南省三门峡市区内。自古以来,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国君虢仲乃周文王同母兄弟,委重任扼守这一战略要地,起著保卫西周都城的重要作用。公元前六五五年,晋僖公假虞灭虢。虢国历时二〇〇多年,而有丰富的文化基础。一九五七年和一九九〇年间,大陆考古工作者对虢国墓地进行两次重大发掘,出土文物万余件,车马坑五座。其中最珍贵的要数玉茎铜蕊铁剑,缀玉面罩和玉串饰。玉茎铜蕊铁剑经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教硏室鉴定,确认为人工冶铁

  • 文章漫谈台省墓地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0期  作者:丁仲涵 出版时间:1970-08-20
    关键字: 台湾省墓地 丧葬习俗 购地申请 筹款惠助

    本省民间丧葬习俗,土葬者居多,墓地大抵利用山丘,有永久性者,亦有暂厝数年拾骨改葬者,鄕村方面,地旷价低,丧家各自覔地营葬,尙不费力,都市方面,则以人口繁密,地价昂贵,墓地不易覔致,乃有公墓之设置,光复以来,本省人口激增,尤以都市为甚,台北为都市之冠,人口增加率更大,墓地之需要量亦随而增多,外省人士,复以寄籍未稳,单独购地营葬,子孙将来不易照顾,于是公墓乃应运发展,逐渐营业化,目下在台北地区谈公墓者,首推近郊阳明山第一公墓,稍有地位资产者,皆卜葬于此,费用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