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位共返回7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關羽有多少稱呼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2期  作者:陳文傑 出版时间:1988-07-01
    关键字: 关羽 地位演变 民间说法

    關羽本是三國中蜀國之一員武將,因忠肝義膽,在死後博得世人的敬仰。所以世代對他有許多不同的稱呼。在民間人們將他奉祀爲釋、道、理三敎之護法大神;唐德宗明令制祀關帝;北宋徽宗勅封關帝爲「崇寧眞君」,南宋高宗則封關帝爲「壯繆武安王」;元世祖尊奉關帝爲佛敎之「伽藍」;明朝洪武則建「關帝廟」以奉祀;明神宗萬曆皇帝更聽信道士張文通的話,加封關帝爲「關聖帝君」,進爵爲「帝」;萬曆四十四年更追封爲「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鎭天尊關聖帝君」;淸順治九年封爲「忠義神武大帝」;康熙時...

  • 文章浙江澎湖關係密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2期  作者:裴可權 出版时间:1982-02-06
    关键字: 澎湖 浙江 战略地位 巡检司

    民国七十年十月廿四日是澎湖设治七百年纪念日,在地缘来说,澎湖是我国沿海的中流砥柱,澎湖是我国南北两洋航路的咽喉,地位十分重要,在血缘来说澎湖是我列祖列宗开拓海外的第一站,中宁文化的传播,海外同胞的根源,可以从澎湖追寻,在政治上,今日澎湖虽是台湾省的一县,但因战略地位重要,民情风俗淳朴,澎湖历史是台省早期史事。炎黄子孙,由黄河流域向东南迁徙,历史很早,高山同胞是三千年前洪水时期由华东经澎湖迁徙台湾、琉球、日本。澎湖的高山同胞在明洪武廿一年迁囘福建汀州和泉州

  • 文章《古吴春秋》二吴都的地望及地位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3期  作者:朱海容  出版时间:1992-07-20
    关键字: 古吴春秋 吴都 地位

    昙花一现」,可是吴曾做了前人所没有也不能做的事,去年的「文史知识」说:「吴在中国古代史上具有破记录的地位……」在文化方面:把原有的土著文化与中原文化相结合,并吸收越、楚、齐等文化,熔铸成有水鄕特色又有「兼蓄幷容」独放异彩的「吴文化」。当时的「吴戈」「吴剑」在古代达「微妙圣神」的高峯,称「中华文化之光荣」。吴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生产方面:太伯开凿了江南第一条人工运河——「伯凟河」;夫差开凿了世界驰名的中国大运河中的最早一段——「邗沟」。并进

  • 文章从维护法统到废弃法统——三一八事件与段褀瑞政府的宪法地位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89期  作者:劉仲敬 出版时间:2013-10-10
    关键字: 段祺瑞 法统 三一八事件 政府地位

    本文榮獲第六屆《湖北文獻》研究生論文獎學金,作者劉仲敬為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博士候選人,指導教授:丁俊萍。

  • 文章蓬萊寗老太太的自傳(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愛達·蒲露特 賈祥久  出版时间:1975-09-20
    关键字: 自传 童年回忆 女性地位 婚恋状况

    本書原名「漢家女兒——一個中國女工的自傳」。原作者IdaPruitt爲美國人,於民國二十年代旅居北平,爲了研究我國的風土習俗,特請了一位蓬萊藉的寗老太太爲之講述,每週三次,歷時兩載。寗老太太生於淸同治六年(一八六七),曾身經兩次中日戰爭,閱歷甚豐,舉凡有關蓬萊的風俗習慣,生活型態,山川人物,鄕里傳說,無不盡以相告。作者以通俗的文字,生動的筆調,一一筆之於書,不僅具有濃厚的文學氣息,並對研究中國社會及風俗,亦有重大的貢獻。此書在一九四五年由耶魯大學出版部印行,甚受...

  • 文章岳武穆與開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李安  出版时间:1969-03-01
    关键字: 岳飞 开封 历史地位 方志 故宫

    一、前言岳武穆精忠报国之思想,为驱逐金人,还我河山;毕生奋斗之目标,为规复中原,直捣黄龙。中原以开封为中心,亦宋京师之所在。岳武穆与开封之关系,首为持志复故都,迎二圣,归京阙;次为隶宗泽,护陵寝;以及大薰门外战役成就之卓越表现,玆分述之。二、开封地位之重要开封古称大梁,亦曰汴梁,战国时魏国,五代时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均建都于此。宋太祖赵匡胤亦在开封受禅登极。以中国地理形势言,开封居于心脏之区。东西南北互长千余里,全系农田平原,古称中原,形如巨舟,东首

  • 文章訪昭通記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8期  作者:申慶壁  出版时间:2008-12-25
    关键字: 昭通 游记 汉碑 交通地位 风土物产

    十一时才结束。昭通地区辖昭通市及鲁甸、巧家、盐津、大关、永善、绥江、鎭雄、彝良、威信、水富等十县,总面积二三·〇二一平方公里,总人口四、一二六、四二一人(截至一九八八年止)。地处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的结合部分。自秦汉开道置郡至民国肇造,昭通都是内通中原,外连西南丝路的枢纽。明言之古代是东控自道经南广、平夷达北盘江的南夷道;西控经西昌入云南的清溪道,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素有「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誉。现在仍是三省重要物资集散地之一。午饭后段部长引导我们乘车环游

  • 文章棗強漢代大儒董仲舒的今文經「春秋」學説探徴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5期  作者:黃公偉  出版时间:1979-01-15
    关键字: 董仲舒 春秋学说 思想地位 阴阳五行

    ⑴董仲舒的思想与其地位:西汉盛行阴阳五行思想,与今文经学相结合,当推董仲舒为首脑(公元前一七九—九三)。依「汉书」称:『董仲舒,广川人也(今枣强县)。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神若此。所著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敎,凡百廿三篇。而说「春秋」得失,「闻擧」、「玉杯」、「蕃露」、「淸明」、「竹林」之属,复数十篇。十余万言,皆传于后世。』(本传)据「汉书五行志」云:『昔殷道弛,文王演「周易」。周道蔽

  • 文章墨子的人格表現與政治思想(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11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4-11-30
    关键字: 墨子 生平研究 学术地位

    (本文上期頁數順序顛倒,本期重新整理刊出,幷致歉意。)·編者附言·

  • 文章周公營都洛陽之地理形勢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期  作者:郭子彬 出版时间:1980-01-25
    关键字: 洛阳 战略地位 地理条件

    周公營都洛陽,乃欲措國家如泰山之安,盤石之固,爲不爭之事實。只是文人持論,與軍政人員觀點大不相同。至於其間是非,非本文著論範圍,悉置不言,僅擧歷代名賢持論內容數則,爲本文作地步。太祖高皇帝五年五月,置酒洛陽南宮,群臣宴會,議及定都事宜,群臣競言「洛陽東有成皐,西有繩池,背河向洛,其固足恃,獨齊人婁敬,不以爲然,張良是其議,遂定都長安。宋李去(格)非書洛陽名園記後曰:「洛陽處天之中,挾肴澠之阻,當秦隴之襟喉,而趙魏之趙集,蓋四方必爭之地也……」去非之志在名...

共70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