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告别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望秦川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5卷 第10期  作者:馬俊亞 出版时间:2003-10-10
    关键字: 秦川 思乡 诗句 告别

    日勁南風倦,身孤老樹淒。相識但恨廿年遲,卻到行嚢欲拾別君時。雁隼趨高嶽,魚鮫入舊溪。自茲揮手各東西,惟有一彎幽夢寄相思。

  • 文章山河刼(續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6卷 第3期  作者:趙國祥  出版时间:1990-12-20
    关键字: 青岛局势 国共战争 国军撤退 告别大陆

    徐蚌地区也全部沦陷,大江以北,已没有一片干净土了。京沪的形势,也在风雨飘摇之中。八二、行李轻随军撤退 心情重大陆告别我回到靑岛,虽然每天到会办公,但却拉着一个随时溜走的架子。从三月到五月这一阶段。全部精神已不放在公务上了。靑岛这个缺乏根基的暂时稳定,完全与实际的险恶局势不相吻合。时间拖到五月,上海的形势反比靑岛更紧张,我重去上海的打算,已成泡影。将来再走,只有到台湾的一途了。二月间,我曾接到德心同学由台中寄给我的一封信,嘱我及时去台湾,切勿迟疑自误。可惜

  • 文章過客的告白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0卷 第1、2期  作者:漁翁  出版时间:2008-06-01
    关键字: 人物事迹 告别 名言警句

    伤害了它。在《渔翁诗文集》中,有两位教授的讲辞,现代人〈健康生活须知〉等,値得参考,有益于「养生保健」。·我与您们相处,多则数十载,少则二、三十年,相知相依,互助互勉,亲爱融洽,甘苦与共。而今,我已活了九十多岁,算是高寿,应无遗憾。我必须告知我的儿女家人,届时不要「急救」,让我静静地往生。举行简单的告别仪式,避免浪费。你们不要太悲伤,尤以治丧期间,情绪不稳,切勿开车,以策安全。尽速拭干眼泪,恢复正常生活。我无财产留给你们,仅有几本编著(各印千册,免费赠阅

  • 文章悼念荷生哥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夏廣善  出版时间:2003-09-01
    关键字: 夏荷生 追思悼念 故人往事 祭奠告别

    八月十八日早晨,正欲外出作例行晨間運動,電話鈴聲響起,心中自然反應,認有不祥預兆。拿起聽筒,傳來史玉琳的聲音:「荷生叔病危!住在宏恩醫院加護病房。」猶如晴天霹靂,頭腦一陣昏眩,未加思考,答以「馬上來!」放下聽筒,走出家門,跳上計程車,到達宏恩醫院,直奔二樓加護病房。見仲文大嫂、紹曾、紹虞、亭亭及史玉琳,均坐在加護病房走廊座椅上,氣氛凝重,各人面無表情,神情木然。史玉琳輕聲吿訴我:「九時始可進入病房探視。」時間過得眞慢,終於到了可以進入病房的時間,分別次第...

  • 文章近詩五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5期  作者:趙壽珍 出版时间:1981-05-06
    关键字: 诗词抒怀 告别乡谊 鸬鹚 秋日风景

    臺南留別林俊銘兄杜宇聲中抱病囘,暫時分手莫含哀;預言重別臺南日,同上渝樓療飮來。歸途口占亂山殘照樹高低,過了平岡又小溪;有意消除孤寂感,歸鴉一路向人啼。詠鸕鷀烟樹分明曉色新,凝眸佇立碧湖濱;鸕鷀不愧稱忠僕,捕得魚兒獻主人。偶書臺東卅載穿吟身,肺腑相交有幾人?好是魚山情誼厚,白雲靑嶂許常親。註:魚山,卽臺東市內鯉魚山,爲有名遊覽勝地。秋光春光飛逝又秋光,草木靑靑忽變黃;人物盛衰何足怪?山川消長亦尋常。

  • 文章豐縣行憶慈母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8期  作者:高延澎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往事追忆 拜访母亲故土 丰县之行 故乡风土人情 伤感告别

    代表着我们的根,永远寄放在黑楼老家吧!在师傅的催促中,我们告别传宗,踏上归途。顺着来时的小路,车子驶离了老家,在这未见太阳的傍晩时分,许多骑自行车的孩子,三五成群的穿梭在路上,结束了一天的功课,从他们疲惫的脸上看到了回家的快活。师傅按著喇叭,放慢速度,绕过这群孩子。这讨人厌的浓雾总是挥散不去,但一直存在心中的神秘黑楼,其面纱已被我轻轻的揭开了。我们很快回到县城,搭上往徐州的巴士,这回车子坐满了,但司机还是不放过每一个拦客的机会,走走停占,我们回到徐州时,已是

  • 文章回首來時路,常懷感恩心(中)七、馬公兩年,完成高中學業〔三十八年七月至四十年七月〕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冉亦文  出版时间:1998-12-20
    关键字: 澎湖防卫司令部子弟学校 编兵入伍 学业经历 校园生活 告别高中

    經過三個月的顚沛流離,三十八年七月到了澎湖的馬公島,起先借住馬公小學的敎室,後來遷入新建的簡陋校舍,在敎育部設立的『澎湖防衛司令部子弟學校』,過了兩年安定的學生生活。雖然生活的物質條件很差,精神上也時常恐慌難安,但是在老師們的愛心呵護、諄諄敎誨下,順利完成高中學業,心裡充滿感激。回想起來,澎湖兩年是我一生中最艱苦,漫長,充實,也是影響我一生行事、處人、命運最深遠的階段。其間的有關事跡,已經有許多師長、同學在『山東流亡學校史』、『山東文獻』中發表過文章,有...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