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同学会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値得紀念的——一張舊照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9期  作者:王世訓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同学会 同学照 照片名单 事件说明

    壹、前言溯自日本侵華,地方淪陷,吾儕學子,負笈皖北,就讀於阜陽、太和,流亡生活,艱辛備至。我江蘇省立第二臨時師範四十一位豐縣籍同學,患難與共,疾病相扶持,情同手足。一九四五年八月,日寇投降,二臨師遷校江蘇丹陽,翌年元月,即與五臨師合併爲江蘇省立徐州師範學校。其後三年,內戰日熾,我們先後畢業於徐師,從此勞燕紛飛,各奔東西,至今已五十七年矣。憶及諸同學有與世長辭者,有癱瘓難以行走者,有至今未得晤面者……每遇風雨晨昏,心輒怛惻!幸胡兄效文,數年前攜來全體同學在...

  • 文章政工幹校六期同學聯誼活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1期  作者:曹尚斌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政工干部学校 同学会 联谊活动

    今年的十一月五日,似乎特別亮麗!當天早上七至八點的時段內,台北國軍英雄館的大廳裡,洋溢著溫馨滿室的歡聲笑語。爲了這次活動的圓滿與成功,本屆聯誼會長徐昌洲率領全體工作幹部,連日來日以繼夜的爲準備北上赴會的同學與家屬,作了十分周到的服務,先是爲遠自高屛地區的同學及家人,提早訂住宿房間。同時整理有關資料統計,訂購精美實用的紀念品;預租東南遊覽公司的大型豪華座車。五日一早六時許各組工作人員就已到達英雄館佈置接待事宜,並做好早餐,接著就是陸續擁到的人潮,男女老幼,...

  • 文章兩岸黃埔情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9期  作者:胡绍康  出版时间:2009-12-25
    关键字: 黄埔军校 同学访台 黄埔同学会 贵宾简介

    一、云南黄埔同学会组团来台访问全球暖化,气温升高。今年入夏以来,酷热难当。云南黄埔同学会,不辞辛劳。于八月中旬组团来台访问。团长系顾问卢邦正先生,副团长系秘书长李俊平女士。团员为人大调硏员庄松林及刘国强二位先生。东川区政协主席李旭东先生,办公室主任方坤先生,宜良统战部副部长王星先生,一共七位衮衮诸公乃党政领导精英,个个见多识广,人人谦和可亲。难得大驾幡然光临,正宜当面请益,藉以增益己所不能,而策励来兹。思念及此,油然而生热烈欢迎与崇敬之忱。二、同乡会简

  • 文章南行日記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30期  作者:朱紋  出版时间:1996-04-15
    关键字: 同学会 家乡 交通 工业 小姨妈

    九月卅日—十月二日 参加同学会我在一九五六年七月从常州师范毕业至今已近四十年了,许多同学各奔东西未曾见面,少数同学略有联系。今年有部分同学发起在常州金农宾馆举办一次同学联谊会,我举双手赞成,一定不错过机会,准时参加。回想过去学生时代,我们唸常州师范的许多同学都是家庭贫困的孩子,大多数人上不起普通初中、高中,更上不起大学,只有师范才能为我们提供食宿,免费唸书的机会。那时考师范的人很多,据说是六十分之一为录取比例,我幸运地考上了,当然会勤奋读书,努力向上

  • 文章旅台永春大专同学会纪要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1期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 旅台永春大专同学会 会议纪要 会员章程

    学长:施光辉、王利长、郑金森、陈碧华、余昌轻等位起而为共同发起人,在永春同鄕会总干事周达民及鄕贤们指导及支持下,以及全体旅台大专同学热烈呼应下,吾旅台永春同学会,终于在一九六二年四月八日假台大临十一敎室宣吿成立。同学会成立至今已七年了,七年来,在鄕贤们鼎力的支持及同学们对本会的爱护下,促使同学会的组织日渐庞大,在人数方面,由最初几十位会员增加到如今的二百多位,(尙在学中)而分布普及全台湾省大专院校计卅多校之多。又因在台湾南部同学日见增多,联络有些不便,乃在台

  • 文章懷念張伯英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6期  作者:孟昭瓚 出版时间:1984-06-30
    关键字: 张伯英 游丈八沟花园 同学会 母子情深

    开封来信说:「张伯英先生是河南的领袖,是一个伟人,喜欢与靑年接近,不久将因公赴京,同学们开会欢迎他,他一定很高兴的和大家见面。」当时在中大读书的河南同鄕约四十余人,在中央政治学校就读的,也有廿余人,此外还有金陵大学的同鄕十余人。这些同学都是在开封中等学校的老友,所以很自然的结合起来成立了一个同学会,地点当然是以中大为中心。我们听到伯英先生抵京之后,就在中大布置了一个欢迎他的会场,同时和他的驻京办事处接洽(伯英先生当时任第廿路总指挥)确定他莅会的时间。开会

  • 文章憶虎公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0期  作者:監志新 出版时间:2014-02-01
    关键字: 虎公学校 往事追忆 校园生活 文化建设 同学会

    因五十年代里柚木在香港是论斤两计价的,在台湾尚有挖检碎玻璃补贴生活的。三楼会客厅里六个江西景德镇制瓷烧瓮座亦是无与伦比。(今年笔者旅游景德镇时询价,每只瓷瓮座要价拾万人民币)。还有深绿色油漆双屉桌櫈相连单座的学生课桌,先进的设计,至今无人能及,台湾大学的学生桌与比,还是「略输文采」耄耋之人,情怀倍增,能将深埋心底有意义事务重见天日。既庆幸又感叹!民国一百年虎公同学会请柬上促同学参加诗蓝志新作岁月推移渐尽头,年华似水急奔流!少年壮志成追亿,人至古稀何所求

  • 文章漫談灌中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李鐵肩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灌云县中学 学校历史 著名校长 旅台同学会

    烽烟又起,灌中许多同学又在台湾聚会,眞是他鄕遇故知,昔日同学,再见面更加亲切。因此成立了灌中旅台同学会。三十四年以后的灌中校长,有朱仲琴、孙佳讯、孙逸民、辛子屛、孙荻秋、苑燕宾、祝景祥、孟庆礼等。四十二年(一九五三),灌中更名为板浦初中。四十七年(一九五八),改建为完全中学,更名为灌云板浦中学,亦曾设师范科,发展为二十六班,有学生一千四百余人,共培养毕业生二万人左右。现在台湾有个灌中同学会,在台的同学可不少啊!大概分为抗战前灌中同学,现龄都在八十岁左右

  • 文章鄭景馥老先生生平事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7-12-30
    关键字: 郑景馥 人物生平 追思悼文 留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同学会

    八十九龄后渐有老态,器官老化,卧病床褥,终于民国七十六年十月二十一日下午七时四十五分病逝台北和平医院。爰述行谊,用彰潜德。留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同学会 谨述

  • 文章从九五同学会谈敌伪时期的高等教育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王良 出版时间:1980-05-01
    关键字: 九五同学会 敌伪时期 高等教育 “九一八”事变 东北地区

    的东北人民,以敎育来征服。相反的,越是知识分子,仇恨的情緖也越深。在东北光复当时,政府接收大员一到东北,开口「奴化」,闭口「奴化」,听在靑年的耳里,恨在靑年的心里,可见后方接收人员,对东北的情况不够了解,对东北的民心更一无所知,因此对东北接收上,不无影响。今后反攻大陆收复失土时,当引以为戒。东北光复伊始,在大学受敎育的学生,联合已毕业的同学,组织了一个九五同学会,这个会名取自九、一八到八、一五的九和五两字,因为九和五为十四,正与东北沦陷十四年相吻合,又兼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