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渊源共返回6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岳飛:岳霖、岳珂與廣東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黃國珍  出版时间:1996-12-31
    关键字: 岳飞 岳霖 岳珂 历史渊源

    广东有其密切关系也。基于以上论点:岳飞曾二次为广东靖乱,岳飞、岳云死后,岳霖、岳珂为岳氏最为出色,岳霖流居广东二十八年,在广东完成学业,娶妻生子,并知钦州、广州为官七年,卒于广州,一生事业,多在广东,岳珂,母为广东人,出生求学,皆在广东,具有南方强矫特质,由此可见岳飞、岳霖、岳珂三代与广东具有历史渊源,不可磨灭之事实关系也。[1] 岳雷时年已十六岁,随军流动,故未被押解,岳震七岁,岳霭三岁,在江州托养亲人处,闻变逃避对河黄梅县,岳霭改姓名鄂霭,及孝宗诏

  • 文章獨一無二的盧溝橋——略述盧溝橋的科學、藝術性與歷史價値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8期  作者:王希文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卢沟桥 历史渊源 今非昔比

    在北京廣安門外西南二十多公里處,回憶當年的情景,出廣安門,觸目所及即爲廣大的田野,沿路溪流委曲,楊柳低垂,有說不出的柔婉雅致。就這樣一路淙淙水聲來到永定河畔,而盧溝河上「臥虹千尺」漢白玉的白石長橋,就橫跨在河上。中世紀的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曾經爲其美麗的造型而傾倒,並在「馬可波羅行記」一書中讚美它是「……河上有一美麗的石橋,各處橋梁之美,鮮有及之者……建材、建築技術甚佳,純用極美之大理石爲之,堪稱世界上最好的、獨一無二的橋。」這就是著名的盧溝橋。盧溝亦名...

  • 文章柘城軼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劉曉東 出版时间:1979-03-25
    关键字: 拓城县 民间趣闻 历史渊源

    東幼入塾就讀,以質資駑鈍,對所學多已不復記憶,惟柘城陳老師循循善誘,課餘飯後所講柘城軼聞每縈於懷,茲就記憶所及予以條理,撰請豫籍先進指正。據辭海柘城条載:柘城、今縣名,屬河南省,在商丘縣西南,城濱惠濟河東岸,古朱襄氏邑,秦置柘縣,隋置柘城縣,皆以地有柘溝故名。故城在今治北,明改築今城,……陳師授課,時當民國二十四年,故城遺址仍在,惟非廢城爲田,亦非留有舊建,乃陷地爲大池塘,一梗中非,其直如矢。杜牧詩:落柘江湖載酒行,故柘亦有陷落之意,因而柘地故老相傳。柘...

  • 文章老松記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9期  作者:劉豫波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老松 美景 历史渊源

    園中有松一株,蒼老如龍,盤鬱池上。霜雪之晨,古意含靑;鬱蒸之天,淸風動碧。有時細花亂落,涼雨乍飛,濃翠覆魚,疏烟留鳥,種種佳妙,匪可備言。人問種自何年?答曰余不得而見之,余得而聞之。聞之老僕曰:園中種樹畢,售者持此至。司園者却之曰:無位置地。售者備言其貧,且曰母死。先王父止唐公聞之,惻然動念,留其樹,多與之錢,種池上。當時一片仁心,化作慈雲,至今靉靆,蓋百有餘年。予小子游憇松陰,祗覺前人遣蔭之遠,樹德務滋,於斯益切耳。大凡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而種荆棘者刺...

  • 文章(古今乡贤)中原渡海来台几位神明的历史渊源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1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1996-07-03
    关键字: 陈昭应 陈元光 岳飞 历史渊源

    简介其历史渊源,藉以明了我中华文化的脉络与来源。一、保仪尊王与保仪大夫保仪尊王与保仪大夫庙,在台湾十分普遍。笔者曾居住木栅,住家附近恰有一座保仪大夫庙,香火鼎盛,为木栅居民信仰的中心,逢年过节,都有盛大仪式,笔者好奇,曾就近追溯其究竟,始知道这位保仪尊王与保仪大夫,就是来自我的家鄕河南,保仪尊王就是昔日安禄山造反而死守睢阳的张巡,保仪大夫就是与张巡同时死守睢阳的许远。张巡生于唐中宗景龙三年,为邓州南阳人,博览群书,文武兼资,开元末年进士,先是出任眞源县令

  • 文章鍾祥歷史文化研究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91期  作者:侯書雲  出版时间:2014-04-10
    关键字: 湖北钟祥 历史渊源 山寨文化

    作者侯書雲:鍾祥市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 文章南雄珠璣巷南遷之研究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譚守信 出版时间:1989-03-31
    关键字: 珠玑巷 南迁 学术研究 历史渊源

    一、珠璣巷命名由來查珠璣巷,原名敬宗巷。根據開平縣沙岡張氏始祖祠所立之後,晉朝議大夫行錄記銘中,有如下之記載:「張氏,其先南雄敬宗巷孝義門人也,始祖諱轍、生子興,七世同居、唐敬宗寶曆元年,朝聞其孝義,賜與珠璣條環以旌之,避敬宗廟謚,改所居爲珠璣巷」。此珠璣巷命名之由來。至其地理位置,係在南雄城之北約二十里,北距梅嶺(粤贛分界,梅嶺以北約十里爲江西大庾,古稱南安,出產著名臘鴨)亦二十里,爲粤贛交通必經之孔道,在該村邊道中間尙有一石牌坊,顏曰「珠璣古巷」四字...

  • 文章漫談廣東木頭公仔戲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呂茵 出版时间:1989-03-31
    关键字: 木头公仔戏 鲁泉 历史渊源 木偶戏班

    木偶戲。東北各地稱爲「木人投戲」,北平人叫「傀儡子戲」,天津人叫「托偶戲」,福建人稱作「尫仔仙戲」。根據晉代拾遺記文中記載:「周成王七年,南垂之南,有扶妻之國,其人善機巧善化,易形改服,備百戲之樂,宛轉屈曲於指掌間,人形或長數寸,或複數寸,神經翕怠,銜麗一時,樂府皆傳此技,至末代猶學焉。」由此可見偶戲起原,古已有之。其形態却是長僅數寸,僅能稱之爲布袋戲。論場面,只適合市井鄕村小民觀賞,難登大雅之堂。緬懷當年昇平歲月,盛行廣東南(海)番(禺)順(德)的「木...

  • 文章枣阳与棘阳的历史渊源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1期  作者:白水纖夫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枣阳 棘阳 历史渊源 枣阳县志

    關於棗陽與歷史上棘陽的關係,對棗陽人來說,已是早有定論。老《棗陽縣志》明確記載:「按棗陽之名,實承棘陽而立,別無取義。自隋立棗陽,而棘陽於南齊時已廢,當時吾縣境內尙有舂陵、蔡陽兩縣,而棗陽之地由棘陽附入者,必不少矣。」「又晉書棗陽據傳,初姓棘,後改爲棗,亦可爲棘陽改爲棗陽之旁證也。」按理講,志史皆講得如此明白,應當是已不成問題的問題。而且有不少熱心棗陽歷史的人士和專家學者,通過考察和查閱各類史料,從而進一步肯定和說明了縣志的結論意見。然而,也有個別士人不...

  • 文章龍潛白水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7期  作者:襄言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白水寺 历史渊源 游记

    仁君世崇儒道,巍然櫛比南山。寺名「白水」。益以「重光」。聯起來是「白水重光」,寺院內有塊石碑是這樣寫的,也許你不太注意,這四個字在你腦子裡滑一下,就是白水重新再亮起來,或是比從前加倍地亮一些,老兄——放遠點,你可知道寫這四個字研墨用的汁液是多少人的血汗匯集而成的,其代價之高,節與氣直逼霄漢,因而造就了後人對主人翁的評價:「文武尚尚惟真人」。「勤政愛民」的匾額,是來自台灣鄉親的奉獻,歷千載下您依然風光。現在是廿一世紀,我們不會數典,總在想能為您作點什麼,麗...

共66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