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医学院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鹿城醫林舊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5卷 第6期  作者:黄素蘭 黄素新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温州医学院 黄溯初 国人医院 爱国敬乡

    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坐落在温州市区积谷山麓府学巷,今年是她建院八十周年,院内旧貌换新颜,唯有她座下的地址,可使本地长者回忆起创于一九一九年—一九二一年的瓯海医院(温医附属医院的前身)。瓯海医院系地方民办医院,棣属于院董事会;其发展过程分古炉巷和府学巷医院二个阶段:院舍面积由零亩至十三亩;院内设施由以门诊为主发展为内、外、五官、产科并拥有六十张床位的综合医院。黄群先生是该院的创办人之一。黄群(一八八三—一九四五),字溯初,今温州市人,祖籍平阳郑楼。一九〇四年

  • 文章五十年憶往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7期  作者:羅光瑞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国防医学院 军医 人物回忆 武汉

    六个月的生活,实在令人难以忍受,及至翌年,学校更名为国防医学院,课程也进入令人发生兴趣的医学前期,加之家庭经济支援的中断,我决定读完国防医学院。民国三十八年春,共军渡长江,学校迁台北市水源地,数百人住仓库式的大礼堂,拥挤加营养不良,接受同床(每床共三层)二层同床感染,患初期肺结核,民国卅九年休学休养(当时无特效药物治疗)一年。复学后,随医科四十八期,于民国四十三年毕业,由于在四十七及四十八期各念了一半,两期班同学,都认为我是他们的同班,我也非常乐意接受。我之

  • 文章回顧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6期  作者:羅光瑞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台北荣民总医院 口述史 国防医学院

    今年(民国九十八年)是荣民总医院(现称台北荣民总医院,以别于后来成立的台中及高雄荣民总医院)创院五十周年,院方举行各项庆祝节目,其中一项为委托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主持的「口述历史」。我因先后在荣总服务廿八年,口述记录两万字,兹简要节录,提供乡亲指教。国恩我小学毕业那年,正逢日本侵华战争开始,由于学校数度因战事迁移,整个六年中学过程于八年战乱中方始完成。民国卅五年考入上海国防医学院,再因国共战争,学校迁移来台,加上因病休学一年,也是八年才完成

  • 文章承德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简介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52期  作者:蘇日新 蘇日明 出版时间:2003-01-30
    关键字: 承德医学院 避暑山庄 教研室 校训

    承德医学院前身为承德医校,创校于一九四五年,属中等医学专业学校。一九八二年经中央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为承德医学院。经过五十五年的发展,现已建设成为多学科、多层次,以培养临床医学、护理学、中医学专业人才为主要任务的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承德医学院校址毗邻著名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校园占地面积约十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八万多平方米。学院现设有临床医学、中医学、护理学三个系;基础部、社会科学部、公共体育部三个教学部,有临床医学、中医学、护理学三个本科专业和临床医学

  • 文章徐步安教授行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9期  出版时间:1971-02-02
    关键字: 徐步安 军医学校 医学院 北伐 抗战 因病去世

    徐步安先生,以字行,江西贵谿人,出生于民前十一年元月五日。先生幼读私塾,精通经史,并喜词赋。年十五,就读上饶江西第十中学。卒业后负笈北平,考入军医学校医科十六期,越四年卒业。旋服务军旅,前后参预北伐剿匪抗日戡乱诸役,历任军医、科员、科长、副处长、副主任、主任教官、系主任等职,以积功迁军医监(陆军少将)。旋改敍文职简三系主任,续执教于国防医学院,并累获颁光华、景风、绩学等奖章。讵于去岁罹癌病罔治,不幸于六十年二月廿一日午后五时五分逝世,其忠党爱国,谊行懋绩

  • 文章故陽明醫學院院長韓偉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0期  作者:蔡坤輝  出版时间:1986-11-15
    关键字: 韩伟 医学院 院长 出国留学 医学研究 职业生涯

    中学,于民国三十六年高中毕业。高中毕业后,参加各大学入学考试,包括江苏医学院、上海医学院、中大医学院……等七所公立学校未果,最后考入苏州东吴大学生物系的「医预科」。在东吴唸了两年,便因**窃国而于卅八年春逃离苏州而抵台。抵台后揷班考入国防医学院四十九期攻读医科。在国防期间非常活跃,曾当过排球队队长、篮球校队后衞,并曾与班上同学合组一桥牌队,参加台北市桥牌公开赛而获得奖牌。虽然在国防学医之六年中,学业节节进步,又能活跃于各种活动上,但是在感情上却经常受挫,一直

  • 文章孫逸仙傳記——中國的偉大鬥士㈢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Arnulf&Sterer 汪錫鐸 出版时间:1980-06-30
    关键字: 孙中山 青年时代 翠亨村 香港求学 西医学院

    很大的秘密帮会,也正是一个反淸复汉的帮会。帝象见中国人民受到压迫,内心感到非常愤怒,因此,他决心要拯救中国成为一个富强的国家。几个月以后,他也加入了那个反淸复汉的「三合会」。不久,帝象又离开广州去香港,一八八七年的十月,自英国来到香港的康德黎医学博士,在那里设立了一所名叫「香港中国人的西医学院」,帝象是该灵学院第一个注册的学生。所有该院的各个班级,都设在何启创办的「雅丽氏纪念医院」里(何启是香港一位著名的律师,广东人,以前在英国留学,和英国小姐雅丽氏结婚,后

  • 文章常文熙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79-02-25
    关键字: 常文熙 武修县 北平大学 医学院 经济学 博士 农业合作事业

    国民大会代表常文熙先生,字辑甫,河南修武人,系出衞康林之后。常氏代有贤能,史不绝书。先生族居修武西乡之张弓舖,世代耕读,鉴于满人统制,阖族不求仕进,隐于斯乡。先生尊翁乐善好施,修桥补路,救苦济贫,为一乡所仰望。先生幼年,卓然不群,读书颖悟,非常人所能及。民国十二年毕业于河南汲县省立第十二中学,旋考入北平大学医学院。痛恨军阀之割据,民不聊生,愤然参加革命。任秘密时期北平市党部干事,兼任西直门平绥铁路工人运动。一时革命怒潮,风起云涌。军阀张作霖大肆搜捕

  • 文章簡介生化學專家馮憲文鄉長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26期  出版时间:1980-04-20
    关键字: 冯宪文 国防医学院 生化学 药学 无锡同乡会

    冯宪文先生,民国十七年生,江苏无锡人,三十六年任无锡县立蠡国民小学敎员兼敎导主任。次年以榜末分数考入国防医学院药科,四十二年以第一名成绩毕业,留任生化系为助敎。服务十年后,获准出国,得美国密歇根大学敎学奖学金,入其医学院生化系就读,获理学硕士学位。复得其硏究奖学金,继续进修,获哲学博士学位。五十七年返国,任原单位副敎授,以至敎授,冯氏为中国药学会及中国生化学会(六二——六三年理事兼总干事)等学会会员,国际纯粹及应用生物物理联合会中国委员会委员以及

  • 文章父子同心 振興中華 周振華第三三次回鄕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0期  作者:钱月航  出版时间:2005-06-25
    关键字: 周振华 医学院教授 生平介绍 故乡情 文化交流

    注:每次回鄕,和家人团聚的时间很少,总是忙到深更半夜才回家,继续看书做学问,凌晨才睡觉。)四月二十五日,国民党主席连战「登陆」的前一天,台湾国防大学医学院教授周振华踏上了回鄕的旅程。这位年逾七旬的老人,不是回来休息,不是回来旅游,也不是回来做生意,他所有的忙碌都是「奉献」,把他的热诚奉献给亲人,奉献给城市,奉献给故鄕的各项社会事业。白天,他穿街走巷到处奔波,晩上每每写作到深夜。他随身带着降血压、降血糖的药片,却浑然不把病痛放在心上。十多天来,我们一直在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