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凭吊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端午時節蒲青青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5期  作者:濤子 出版时间:2014-07-10
    关键字: 端午佳节 汨罗江怀古 凭吊屈原 历史感悟

    文.濤子那年的端午節梅雨連綿,淋漓了濃綠的江南,我終於來到汨羅江邊,只為在龍舟競渡的號子聲中,尋覓一個泛化歷史與傳說中的偉岸身影,感受一顆赤子之心的怦然脈動,緬懷一個不朽的詩魂——屈原。你遠遠地站在時光那頭,卻還是那樣清晰:高高的帽子,長長的佩劍,白衣一襲,江風輕拂之下衣帶飄飄,雖形容枯槁,但卻掩飾不住你不凡的氣質。你本該高居廟堂之上,輔佐楚王安撫百姓,卻為何在湖邊低首行吟,繼長長歎息:”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你這個三閭大夫,如何這般孤獨與彷徨...

  • 文章黃花岡之憶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2、63期  作者:于右任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黄花岗起义 于右任 凭吊先烈 时代责任

    当时他在上海,因为负责宣传的,事兼负接待各地党人的工作,同时中央也不许他离开上海,未能前往参加,至今引为憾事。但在中华民国成立后,他曾多次到这个革命党人成仁的圣地,每次都有感怀吟咏。于院长第一次到广州黄花冈凭吊先烈,是在民国十二年,第二次是十九年,都曾分别赋诗寄怀,其一是:「黄花冈下路,一步一沾巾;恭展先贤,藉为后死身,当年同作誓,今日羨成仁,采得鸡冠子,殷勤寄故人」。其二是:「招国魂兮思国殇,报国羞谒黄花冈,黄花满地天如晦,白首安能死战场」。卅八年春天,于

  • 文章鄢陵訪古(四)阮籍故里聽風雨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7期  作者:葛國崢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阮籍生平 古阮寨 凭吊怀古 游览经过

    本文作者 葛國楨政工師。男,一九六九年五月生,河南鄢陵縣人。一九九五年六月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畢業。現供職於河南省許昌姚花春酒業集團辦公室,中華當代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許昌市作家協會理事。曾當過農民、教師、鄉政府通訊員、縣文聯報刊編輯等。自一九八六年始在全國各地報刊發表各類作品三百多篇(件)八十多萬字,多次獲市以上文學、新聞、學術成果奬。其中報告文學《盧溝橋事變時的守橋排長李文成》獲許昌市人民政府第二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一等獎,學術論...

  • 文章凭吊珍珠港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2期  作者:陳湧濤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游记 夏威夷 凭吊 珍珠港

    作者凭吊亚力山纳号的雄姿尝读唐代李华所写的吊古战场文,其描画古战场,有云「鸟飞不下,兽铤亡羣,往往鬼哭,天阴则闻」,我每读至此,似觉毛骨悚然,意会到战场上短兵相接之结果,枕骸遍野,阴霾恐怖、致使神号鬼哭,此一气氛难免令人却步,但今之战场如是乎?今(七十四)年七月二十日我偕妻赴美探亲观光,行程中第一站是夏威夷,小住四天,遍游名胜,尽览南国风光,深觉有幸凭吊珍珠港,在耳闻目见中,较之李华文中之古战场,迥然不同,未见兽铤亡羣,亦未闻鬼哭,反之人潮熙攘,游客不绝

  • 文章端午雜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6期  作者:東野 出版时间:1982-06-06
    关键字: 端午节 凭吊屈原 龙舟竞渡 吃粽子

    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午。」又端午节亦称端阳,一般而言,日正当中为午,是太阳最明丽、骄艳时刻,故称。熙朝乐事云:「端午为天中节」增韵云:「五,中数也。」易繋辞:「天数五,地数五。」隋书王邵传云:「五月五日,天合地数。」因此又称为天中节,至于称为蒲节,系指五月五日世俗以菖蒲悬门首或制酒飮之,以辟禳灾难,消除秽恶而言。凭吊屈原:农历五月五日,相传是我国大诗人屈原怀才不遇,忧国伤时,悲愤投汨罗江而死的日子。屈原名平,战国楚之同族(春秋时楚

  • 文章唐代遺蹟——黃草關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張奉先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唐代遗迹 黄草关 历史记载 凭吊诗文

    沭陽縣塘溝鎭南二里許的小朱莊南頭,隱隱還可看到一條橫貫東西的大溝。這裡是古西營的北界,傳說是唐代黃草關的舊址。經歷一千三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巍峨的城堡早已蕩然無存。但黃土下面,依然埋著許多殘磚碎瓦作爲歷史的佐證。當時,唐太宗李世民東征高麗時,黃草關是兵馬糧草的轉運地。中原地區的兵馬糧草,都在這裡集結,再由海路轉送遼東前線。因此,民間流傳著許多有關傳說。童年時趕集,每經此地,大人們常會指指點點講著唐代東征的故事。久之,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後來,每經...

  • 文章訪孤山弔名墓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4期  作者:王天 出版时间:1979-04-06
    关键字: 孤山 西湖美景 凭弔古墓 岳王墓 秋瑾墓

    石塔,旁有朱熹祠、徐文敬公家祠、左宗棠、蒋果敬祠,其下有壶春楼,以调莼羮,享名遐迩。西冷桥下,可为画舫聚集之所,昔岳阳老人有:「看画舫尽入西冷,闲却半湖春色。」以言西冷为游人所爱,高旷开朗,云树参差之美,独以西冷为胜。在西湖孤山的放鹤亭附近,有一列英雄、美人、名士、诗僧等风流人物的坟墓,常年的伴着淸风冷松和碧澄的圣湖,流芳后世,让历代的游人去凭吊和追思!岳王墓:是西湖上一大古迹。中国的伦理观念,最崇拜忠臣义士。岳飞字鹏擧,别号武穆,汤阴人,为南宋名将。水战杨

  • 文章平遠名勝五指石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7期  作者:黎義本 出版时间:1992-10-10
    关键字: 平远 五指山 风景名胜 战略位置 赋诗凭吊

    从查考。但于战争结束后,石林寺僧人召集民众将阵亡的明、淸官兵尸骨收拾有万余具,双方阵亡人数不得而知,民众将尸骨埋葬在五指石前的山坡上,并以石砌结一座大坟墓,坟顶还建有一座九层的小塔,名为「混元塔」,又名「万人塔」,今墓与塔已不存在,仅墓穴犹存,供后人凭吊而已。游人临其地感怀赋诗者不知凡几,殆可成帙、因限篇幅,仅选数首如下:㈠五指石怀古 罗南山为怜隆武旧臣君,马首峰头日色曛,五子难擎天一角,孤兵况御虏千羣。苍茫翠柏空华盖,黯淡危巖尙阵云,大力终同宋弘范,至今泪洒

  • 文章記參加《滇西抗戰暨赴緬對日作戰六十週年紀念會》的經過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2期  作者:石炳銘  出版时间:2002-12-25
    关键字: 滇西抗战暨赴缅对日作战六十周年纪念会 参会经过 凭吊先烈 慰问老兵 故乡风貌

    有华已作古,她目前最大的心愿要设法为祖先建一座像样的纪念馆或墓园,我也从她的口中得知在台东的李仁杰是她的舅父。教我十分为难的是她还大方的送了我内人一只玉镯,虽然是一般普通品质,总觉不宜接受,她坚持要送,我想回赠一点现金,亦遭她坚拒,盛情可感,更教我杆格不已。保山易罗池畔建有一座抗日纪念碑,显然是抗战时期的建筑物,大家都到碑前驻足凭吊,易罗池较五十年前所见已大有改变,水体还算干净,但水域面积已被筑墙缩小,周围增加了许多建筑物,看起来有点不协调。在保山的行程结束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