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仁爱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愛國精神應如何培養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7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1980-07-01
    关键字: 仁爱 中华民族 道德 文献 爱国

    这种伦理的爱的启示,爱的呼唤,尤其是需要十分迫切。.........人性是越在这种悲惨的境况之下,越会怀念仁爱,越会眷慕著国家的。」中华民族是一贯的珍视同胞爱的情感,这一指示是完全正确的。近半年来,海内外热爱国家的同胞,以各种具体行动,表达对国家对政府的忠诚,显出高昂的民心士气,形成了令人感动的爱国热潮,这就是中华民族性的最好表现。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每当危急存亡之际,最能奋发图存,亦愈能为国家民族团结奋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已是现代中国人的口头禅

  • 文章總理孫中山先生的道德觀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2卷 第1期  作者:符滌泉 出版时间:1984-01-15
    关键字: 孙中山 道德观 传统道德 仁爱 修身齐家

    符滌泉先生,益陽人,曾任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局長、行政院副秘書長等職,現任行政院顧問、中央日報主筆,為嚴前總統曁孫院長文告講稿執筆人·編者·

  • 文章國父孫中山先生的思想淵源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陳應棠  出版时间:1996-03-31
    关键字: 孙中山 思想渊源 三民主义 《孙文主义之哲学基础》 仁爱

    认为中华民族四千多年以来,只有文明进步,未见民族哀微,代代相传,到了今天,还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国父思想以仁爱为基础:此源于孔孟的仁爱思想,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言不忍人之政。故中国为最爱和平之民族。只要人不侵我,我绝不侵人。由此仁爱之天性,故酷爱和平,此又是孔子以德服人的敎训。民国初期,中国尙未统一,他认为中国之统一,是由于文化,而非由于武力。这是渊源于中国儒家思想的成果。2在敎育方面:国父认为立国之本,在于敎育,而敎育之要旨,在于人格敎育。他说

  • 文章談「仁心仁政」與「仁民愛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1期  作者:戚宜君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仁心仁爱 仁政 仁民爱物 民族精神

    皆有怵愓恻隐之心。非所以纳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鄕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这种怵愓恻隐之心就是仁心,有了这种仁心,才有救援孺子的善行,这种行为就是仁爱的具体表现。所以孟子认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换句话说,没有仁心善念的人,就不够作人的标准,与禽兽又有什么差别呢!子路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再问五者为何?答以:「恭、宽、信、敏、惠也。」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在「论语」中先后提到

  • 文章敬悼一代偉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4期  作者:黃立懋 出版时间:1975-04-30
    关键字: 忠孝仁爱 基督信徒 蒋介石 逝世 民众悲痛 回忆往事

    故总统 蒋公的毕生过程,远承尧舜孔孟之道统,以忠孝仁爱,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近读其遗嘱中首云:「……追随 总理革命,无时不以 耶稣基督与 总理信徒自居,无日不为扫除三民主义之障碍、建设民主宪政之国家,坚苦奋鬪。」慨自继承 国父遗志,从东征、北伐、剿共以迄抗战胜利,行宪伊始,完成国民革命之大业;丰功伟绩,震惊中外。及至**抗俄,巩固台澎金马为复兴基地,尤以一身系天下之安危,作中流之砥柱,故能为世界民族的救星。博得全世界自由国家和自由人类的赞佩;不幸于

  • 文章滇緬雜憶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黃體仁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元江铁索桥 普洱茶 过桥米线 仁爱 仰光一角

    云南老妇向守门缅人恳求入内游览,缅人不允。因缅人坚持必赤脚始能入内,而此老妇适为纒足,赤脚则无法行走。后经余解释调停,始允着袜入内,并言明下不为例云。仁爱羗油管仁安羗油田,名闻天下。顾地偏僻,炼油运销,俱感不便,乃设炼油厂于仰光。用油管连接两地。石油混合液由油田取出后,直接收入管内,用压力压至厂中提炼。该管自仁安羗至仰光,长约四百公里,为世界上最长之油管云。多情缅女三十年春,余由仰光南游丹老羣岛。以旅资不继,执敎丹老中学。一日,前往授课。过高中二年级敎室,一

  • 文章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6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69-08-01
    关键字: 中国文化 人群关系 基本精神 人本主义 理性主义 中庸主义 仁爱主义

    核子战争如一旦爆发,人类将同归于尽。世界危机的产生,就是因为西洋人善于利用自然科学的知能创建物质文化,制造骇人听闻的战争武器,而忽视了调适人羣关系的社会文化。西洋的物质文化若能接受中国社会文化的救助,则将使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紧张情势趋于松弛与和谐,俾在互助合作下,亲爱精诚的空气中擕手并肩共向世界大同之境迈进。中国文化的特质在于能有效的调适人羣关系,其基本精神之所在有四,即人本主义、理性主义、中庸主义及仁爱主义,兹就此分加论释:一、人本主义——中国文化的精神

  • 文章上山砍柴充燃料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6期  作者:孫雄飛  出版时间:1975-06-30
    关键字: 上山砍柴 燃料 蒋经国 《守父灵一月记》 忠孝仁爱 珍贵教材 民族特性

    在五月十四日淸晨展读报载 蒋主席所手撰思慕慈亲专文,「守 父灵一月记」,一字一句感人肺腑,一开始就不禁阵阵心伤,如在国丧期间,哀悼、迎灵、瞻仰,遗容、奉厝祭灵的情景,流泪哀恸,不能自己,因此无法一口气读完,断断续续,化几小时才把全文读完。恭读 蒋主席这篇「守 父灵一月记」是一篇满溢着忠孝仁爱、眞情流露的文字,爱国爱民,诚挚溢于言表,倡忠倡孝,堪为国人典范。文辞简洁,极具美感。融会眞善美眞谛,一片眞诚,眞是发人深省。我们细细的硏读,深深的领悟,其中更不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