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仁政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谈「仁心仁政」与「仁民爱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1期  作者:戚宜君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仁心仁爱 仁政 仁民爱物 民族精神

    仁者能克己復禮,能愛人敬人,且能澤及萬物,天下無所拒亦無所怨,遂能無往而不利,是謂「仁者無敵」。「禹思天下有溺者,猶已溺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猶己饑也」,這就是仁者之心,遂有敬事愛人之舉措。朱熹解釋稱:「仁者愛之理,愛者仁之用。」易言之,仁係「內聖之功」,愛是「外王之效」:仁是內在的意念,愛是外發的行爲;仁是體,愛是用;因爲具有「仁心」,所以有愛人的「善行」,互爲表裡,相得益彰。商湯具有豐沛的仁心,故能弔民伐罪,一舉擊滅夏桀,就是以至仁伐至不仁的結果。當他...

  • 文章鄉賢洪芳洲公事略

    来源期刊:《同安》 第29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89-11-01
    关键字: 洪朝选简介 为官懿行 公正严明 安贫守节 广施仁政 力学不倦 著述等身

    。人之置田地,多以石以亩计,而公仅能以升计,其寒伧亦可知矣。四、至诚恻怛,广施仁政。芳洲公当主持北新关税政,一般情形是求足求多,此系税吏之责;并有关本身之考绩,但公认为要顾到国家之税课,而于人民之负担亦得考虑,于是抽货算缗,度岁课几何?盈额即止。此外津梁不闭,任舶便利上下,增加人民输运次数,无形中即减轻其税负。芳洲公由广东参政调山西,岁大荒,饥民遍野,寇盗充斥,乃采取抚辑兼施办法,殪其元凶,散其党羽,使良莠分,而乱源熄、地方迅速安宁,晋人额手称颂。五

  • 文章湯顯祖與《牡丹亭》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4期  作者:魏泉琪 出版时间:2014-02-15
    关键字: 戏曲家汤显祖 临川派 临川四梦 中国的莎士比亚 故事梗概 后人倾倒 仁政惠民 弃官归里 蹭蹬穷老

    的《牡丹亭》就是在遂昌写下的。他不仅是伟大的戏曲家,也是「仁政惠民」的好县令。他兴教办学,劝农耕作,惩治豪强,灭虎除害,受到老百姓的普遍爱戴。位于遂昌县城北汤显祖纪念馆,是一座三进小院的古建筑。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遂昌县令缪之弼主持在县城建「遗爱祠」,为纪念奉祀汤君。现在「遗爱祠」门墙犹存。有人统计过,汤显祖一生,从14岁补县诸生,到二十一岁中举,三十四岁中进士(由于汤君自视甚高,「张居正欲其子及第,罗海内名士以张之。显祖谢弗往」,得罪了势大张天的权臣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