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书法造诣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曾國藩的學術與事業不為聖賢,便為禽獸;莫問收穫,但問耕耘。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王恢  出版时间:1977-01-15
    关键字: 曾国藩 书法造诣 理学研究 道德学问 维持名教

    一湘鄕曾國藩(一八一一——一八七二,卒諡文正),出身於半畊半讀人家,他的資質,並不如梁啓超所云「最爲鈍拙」,他自己說「天分不甚低」,「悟境」很好。(致弟書)他九歲便讀完了五經,二十一歲讀書漣濱書院,山長劉元堂見其詩文,卽許爲大器。年二十四,肄業嶽麓書院,詩文試輒第一;然此不過尋聲逐響,獵取功名而已。自己未入京,始有志學詩古文和作字之法,而尤好韓昌黎之文。二十八歲成進士,改翰林,毅然效法前賢,遂有澄清天下之志,更名國藩。國藩居京凡九年,利用清閒時間,專心治...

  • 文章尹壯圖和他的榜書「藏書樓」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9期  作者:張城 出版时间:1989-12-25
    关键字: 尹壮图 生平介绍 “藏书楼”榜书 书法造诣

    雲南有著名四大榜書。即昆明五華書院尹壯圖書「藏書樓」;通海秀山湧金寺許弘勛書「佛谷雲深」;建水東門凃晫書「雄鎭東南」;段兩膏書昆明「經正書院」。據傳雲南四大榜書,現僅存建水東門的「雄鎭東南」和通海秀山的「佛谷雲深」了。令人欣慰的是,筆者近在省圖書館舉辦錢南園書法講座時,無意中發現了尹壯圖「藏書樓」榜書,且無損壞保存完好。經同意,得以拍攝照片。今將尹公之大手筆公諸於世,以鄕書界同好。尹壯圖,字楚珍,雲南蒙自人,文學家、書法家。清乾隆三十一年進士,改庶吉士,...

  • 文章張慶萱獻身糧政三八載 九月初退休依依心難離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7期  出版时间:1984-12-01
    关键字: 早年从教 粮管处科长 国学书法造诣精深 乡人求墨

    □晉江雜誌東區特派員黃 忠報導□省糧食局台東糧管處處長張慶萱鄉親,九月份屆齡退休,告別了他服務三十八年的台東糧管處,該處同仁均表示依依不捨。張慶萱鄉親早年從事敎育工作,於台灣光復後來台卽奉派在台東糧管處担任總務課長,他的國學造詣甚深,尤精於書法,他臨摹于右任先生的草書已達亂真境界,因此,經常有人登門求賜墨寳。黃 誠鄉親主持台東縣閩南同鄉會三十年,前月擧行會員大會,把這付担子交給從公務員退休的張慶萱鄉親接棒。

  • 文章癖于斯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墨人  出版时间:2002-09-01
    关键字: 胥广福 生平事略 书法造诣 故人往事

    古人云「人無癖不可以交」。而我和胥廣福先生訂交,就是緣于優游于翰墨天地而終日不倦的共同嗜好。在廣福的作品上,常鈐有一方閑章——「癖于斯」,這或許是他夫子自道。海州自古多才俊。然而,廣福的出生地——海州市沭陽縣「張戈鎭」村,卻大多生息著扶犁把耕土裡刨食的莊稼人。能讀過幾年書識文斷字就算不易了,遑論硏修書法這般奢侈事呢。可也許是保有一顆夙慧的心,兒時的廣福就迴異于人,隨長輩們參加鄰家婚禮,回來後,他便拿枝斷頭的鉛筆在自家土牆上有板有眼地畫起見到的燈籠來。外出...

  • 文章退休歸來翰墨香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趙振  出版时间:2002-03-01
    关键字: 李玲 退休生活 书法造诣 代表作品

    李玲女士,字朝平,一九五〇年生,海州沭陽人。原是淮安市淮陰供電分局職工,一九九八年退休後,潛心硏習書法。從漢碑入手,涉獵歷代名碑。曾多次去南京請敎書法名家,得著名書畫大家陳大羽敎授指點,書法進步甚快,隸書作品古樸典雅,筆致鏗鏘,法意兩得。近年來,成績顯著,作品選入「新世紀黑龍江省暨全國部分婦女書法邀請展」、「愛慕杯」全國婦女書法篆刻邀請展;編入《詩詞書畫攝影精選—二〇〇〇年(農曆庚辰)賀歲專集》、《紀念雷鋒誕辰六十周年全國書畫大展書畫集》、《中國老年書畫...

  • 文章悼唐鄉長菊生公文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0期  作者:正義 出版时间:1990-12-25
    关键字: 唐菊生 出身富裕 军旅生涯 战后生活 书法造诣

    先生諱發藻、號菊生,誕生於民前三年清宣統元年(已酉)夏曆八月廿六日,推算國曆爲九月九日重陽節,時値秋菊怒放,取字菊生。據考族譜祖籍晉陽唐氏,原籍爲江蘇省句容縣,繼遷湖南永州零陵縣,至太祖必達公七郞仕宦於廣西桂林府遂落籍市郊之馬房背,至尊翁鐘慶公時,奉清庭命隨提擧李和宣往滇,辦理鹽政,乃遷徙滇南思茅遂家居焉。尊翁鐘慶公,卸仕從商,經營茶號,與藏印緬行商往來交易信譽卓著,因而鴻圖大展,除本號外,設總號於昆明市正義路北段之三牌坊與威遠街角隅,急公好義,素爲省坦...

  • 文章連雲胡浩先生篆字帖出版介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3卷 第2期  作者:朱雲樵  出版时间:1991-06-01
    关键字: 书法艺术 胡浩 生平事略 书法造诣 篆字帖出版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歷經五千年,輝煌於世界,不僅是我民族之光榮,亦爲世界人類擁有之寶藏,此爲世界學者思想家所公認,而我文化孕育的中國藝術,同受世界推崇與愛好。尤其我國書法,於藝術中佔有重要地位,爲世界各國所罕有,其他民族的字,大多由聲音和符號拼成,獨有我國的字,由形和聲兩部份構成而來,數千年文化發展,字體之演進,書勢之變化,早已成爲崇高之藝術,溯周之六書,繼秦漢以至今,篆隸眞行草,均隨時間先後,地域差别,個人習性,發揮自己心靈智慧,以蘄求創造獨特風格,以自...

  • 文章海州名宦師亮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5卷 第1~4期  作者:劉陽  出版时间:2013-12-01
    关键字: 师亮采 人物介绍 生平事迹 县志资料 书法造诣

    師亮采,原名師兆龍,字承祖、芷塘,號禹門,乾隆三十三年(一七六八年)生於陝西韓城(今陝西省渭南市韓城縣西莊鎭井溢村)。「禹門」原爲龍門,是山西韓城縣和河津縣之間的一處黃河古渡口,師亮采以此爲號。據民國版《韓城縣續志·卷二·義行》記載:「師亮采,原名承祖,彥公長子。舉人,孝廉方正,任江蘇同知,隸署州縣,多惠政,嘗路出商雒,賑濟商旅,匾其門曰『義周商雒』。」師亮采的父親「彥公」,字槐三,號樸園。曾任常州府通判、徐州府豐碭通判,主管過河防及水利等事,後被提升爲銅...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