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乡野习俗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新浦的草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韓世泳  出版时间:2001-09-01
    关键字: 新浦风貌 草行文化 乡野习俗

    過去,新浦人家做飯,都是燒柴草,民間建房更離不開柴草。因此,新浦的草行,在七十二行中也算得上一個熱鬧行。新浦的草行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散行,出現較早,如清朝末年王巷北頭的趙開賢草行,民國初年後街靠大廟巷頭的李時子草行都很有名。這類草行特點有三:一是,專營山草、松毛子、蒿草、白花草之類的燒火草;二是,很分散,賈圩、西艞頭、東艞頭、王巷頭、許大圩小河口等住家戶較多的地方都有這種草行;三是,規模小,說是草行,實際就是一個人,一杆秤,在自家門前空地上,爲燒火草的買...

  • 文章無錫歲尾年頭的風俗習慣及其他(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期  作者:思明 出版时间:1970-02-20
    关键字: 风土习俗 元旦习俗 年俗 乡野生活

    除夕在就寢以前,還要接灶君,仍是主婦的職司,把一張新的灶君神位,放進灶君殿內,用香燭酒菓素菜祭祀一番,叩了三個頭,就算了事。除夕也是一年一度總結賬的日子,不論人欠欠人,都要在那天早晨開始直到元旦天明前作一結束。店家夜間通宵開門,老闆夥計都要輪流出去收賬。收賬的人,手裏一定要提一盞寫有店號的燈籠,只要你手提燈籠,不但半夜三更,就是收到天亮,仍舊算是除夕的,去敲人家的門,人家不能見怪而加以拒絕開門,如果你不提燈籠,那就不算除夕了,人家可以拒絕開門,並且還要受...

  • 文章海州城清明香火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楊明山  出版时间:1980-06-01
    关键字: 清明香火会 乡野趣谈 风土习俗

    城隍老爺出巡,是海州城廂每年一度淸明盛世;城隍廟在城裏最熱閙的地區。其規模仍保存古代官衙舊制,終年開放,任憑瞻仰,不像文廟除祀孔時偶一開放,常年封閉。全廟包括三座大殿,大牆壁分在門旁,爲攤販麕集之所。神像也有兩尊,在前殿的是「坐壇」,泥塑金身,高可兩丈;中殿供「行壇」,檀香精雕,俱大漢衣冠。每届淸明,乘輿出巡,平時供人膜拜。廟前廣場,有旗桿兩台,基高一丈,布局宏偉,主持道士與海裏延福觀同一支系。城隍爵位是敕封威靈侯,比州官還大,僅次於南城街的城隍爺,這也...

  • 文章永春地方掌故(續)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12期  作者:許潔泉 出版时间:1974-03-31
    关键字: 社会生活 风土习俗 乡野趣闻

    張瑞圖真跡在永春東門外桃源殿供奉北極大帝,亦稱玄天上帝,香火鼎盛、神靈顯赫,正殿正中懸一匾額曰「帝居北極」四字,爲張瑞圖所書,筆勢雄偉,龍飛鳳舞,彌足珍貴。世稱南張北董,(董其昌)同負盛名,求之今日,實屬難得,聞故鄕神廟盡燬,不知該匾是否有人保存?香煙推銷英美烟草公司出品捲煙,最初行銷永春者爲沙船牌,每包四枝,繼之有派律,卽俗稱海賊,價並不昂,民間對香烟不感興趣,蓋有鑑於英人以鴉片毒品輸入中國,致國家積弱不振,故父老相戒,不許燃吸,謂捲煙非菸草製成,純用...

  • 文章九江县农村做屋上梁、祭梁习俗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3期  作者:黃勝旺 胡榮彬  出版时间:2011-05-01
    关键字: 九江 农村 风土习俗 乡野趣闻

    九江县农村,以前建新屋,堂屋屋顶的上梁、祭梁仪式习俗较为隆重,梁木披红绸,放鞭炮,主持木匠端托盘,盘内装粑、饼、糖果等食品。向下撒抛,众师傅及亲友捡食。边撒边念诵彩词,一人诵,众人齐和「好喂」。彩词内容一般较为固定,多为祝愿东家人财兴旺,繁荣昌盛。赣北各地上梁、祭梁习俗大同小异。近年九江县农村建新屋多已不再用木梁,而改用钢筋水泥铸梁,以前上梁、祭梁唱念彩词的习俗现已少见。近日荣彬通过九江县狮子镇王美林先生找到狮子镇住岭村黄胜旺老先生保存的《上梁彩词

  • 文章寧波的特殊風俗——八月十六過中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6期  作者:慈北人 出版时间:1968-10-01
    关键字: 宁波 中秋 乡野趣闻 风土习俗 花轿

    阿拉寧波俗諺:「八月十六等勿到;鴨肉骨頭水拖糕。」至今思之猶饒餘味!中秋佳節,是一年最好景候,團圓明月,秋色平分,桂子飄香,天氣涼而不冷,所謂:「已涼天氣未寒時」,此景此境最足惹人流連,尤其久客在外之人,格外感慨重重,誦「擧首望明月,低頭思故鄕」之句,不覺神馳矣!今年中秋,因夏曆有閏七月,故遲至國曆十月六日,滿街招搖中秋月餅之廣吿,更勾起旅人之鄕思,全國各地均以夏曆八月十五日爲中秋節,而吾甬獨以其翌日十六日過節,行之幾及千年,堪稱特殊風俗,茲就童年鄕居記...

  • 文章沭阳春节习俗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4卷 第4期  作者:蔣實夫  出版时间:1992-12-01
    关键字: 江苏沭阳 春节习俗 乡野趣闻

    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目。辛苦了一年的人们,在这冬去春来,辞旧迎新的传统佳日里,举家欢庆,尽情的娱乐,享受几天,并以种种形式祈求在新的一年里更加吉祥如意,发福添财。天长日久,更形成了许多春节习俗。在沭阳县,从农历腊月三十日(月小则为二十九)起,正月初五日,都属春节期。其中,以年晚(除夕)和大年初一最重要,最热闹。这两天,民间的节目习俗也最多,最有趣。主要的有:一、有钱没钱,乾乾净净过年,年晚这天上午,家家户户都要搞一场彻底的大扫除。吃过早饭,合家

  • 文章海州俗語故事一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戴淦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区域习俗 海州风貌 乡野趣闻

    衙门的所在地,使板浦逐步发展成为苏北三大盐运内港码头之一,不少盐商大贾云集板浦,经营淮盐生产运销。「食文化」因此也发达起来。来到板浦安家落户的徽州帮中,有这么一个习俗:每年䲠鱼上市时节,各家都是慎重其事地将已经出嫁的姑娘带回娘家吃䲠鱼,否则就被看成失礼而受到指责和鄙视,这样,即使家境贫寒,也要想方法设法按风俗行事,决不让人看出寒酸。传说,有一家就很穷,在䲠鱼上市时节,尊俗而不「失礼」,把家中的衣服拿到当铺典当几文钱,到市场去买䲠鱼,让回娘家的姑娘不失所望

  • 文章過河錢誰給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張兆雄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对联文化 区域习俗 乡野趣闻

    很早很早以前,地處龍王蕩的車軸河南有座龍王廟,河北邊的人去龍王廟燒香的必須從龍王口渡船上過去,這擺渡的雖窮,一天學堂門未進,可肚裡花頭點子不少,有時他還能謅幾句詩文呢?這天,船上上來三個人:一個和尙,一個書生,一個青年婦人,歲數都差不多。當船行至河中心停下來,過河的三個人以爲擺渡的要過河錢了,也就趕忙掏口袋,準備給河錢,可擺渡的卻說:「我看這樣吧,這趟河錢,不必各人都掏腰包,費事八功的,乾脆哪一人給算了,也能一個人不掏。」過河的三個人你望我我望你,都猜不...

  • 文章山東雜字(又名莊稼雜字)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80-09-20
    关键字: 山东杂字 庄稼杂字 乡野趣闻 风土习俗

    編者按:本刊上期寒光先生介紹「山東雜字」一文,因原稿未編頁次,發排時將順序顚倒,以致詞句前後頗多錯亂,深感抱歉!刊出後,經寒光先生來函指正,爲免以訛傳訛,謹將原文予以重刊,敬祈作者及讀者鑒諒!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