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医医学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為籌醫聖館南陽去取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1期  作者:董延齡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中医医学 医学交流 张仲景 医圣馆 文物建设

    一看即知是一处颇具文化气息且有纪念性的场所。走进正门;迎面而来的是一座巨大的石彫屛风,正面鑴刻的是《医圣张仲景传》,两旁襄有中共第一届人大代表大陆著名中医师任应秋的对联:「阴阳有三辨病还须辨证,医相无二活国在于活人。」屛风背面刻有《伤寒杂病论序》,两旁亦襄中共第五届人大常委大陆著名中医师岳美中所撰对联:「法崇仲圣思常沛,医学长沙自有眞。」看来颇为醒目及馆内主题展现的意义。两边厢房内摆设一些历代医家有关张仲景的著作和小型纪念品。再往里走,就是厢房两侧的回廊

  • 文章張仲景文教基金會暨文物紀念館緣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张仲景 文教基金 文物纪念馆 名医简介 中医医学

    医圣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河南南阳人,曾举孝廉,又官拜长沙太守。他生逢汉代末年,战乱四起,烽火连天,疫疾流行,其宗族大半感染伤寒病而亡,在那个重官轻医的时代,他毅然放弃官职,从事救人济世的工作。在行医之余又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成《伤寒论》及《金匮要略》等书。打破以往有法无方的窘境,迄今一千八百余年来,凡研究中国传统医学者,莫不将其著作奉为必读之经典。于是历代医家都尊称他为「医方之祖」,「中医之圣」,眞可称得上是一位震古烁今的中华伟人。今适逢 仲景

  • 文章台北張仲景紀念館開幕致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2期  作者:華羽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张仲景 名医简介 中医医学 人物纪念馆 开幕词

    遇医则说张仲景的故乡,遇一般朋友则言诸葛孔明的龙冈,大都能让对方立刻了然。在我的记忆里,童年时代就常常到医圣祠游玩,那时的医圣祠规模比现在小一点,现在的大门,前院都是扩建的,第二道门的红墙才是往前的第一道门。当年我们丁族就有四位中医师,在南阳特别有名的一位外科医师丁勋臣是我的大爷,他每个礼拜都在医圣祠讲学,这些小事至今仍未能忘怀。医圣祠是南阳中医学界的集会场所,也是中医师心目中的一个主导力量,焚香膜拜,敬之俨然,已将仲景视为心中之神。医圣祠公有祀田数百亩

  • 文章武进的医学(十六)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1期  作者:奚南薰  出版时间:1972-02-20
    关键字: 武进 医学 中医 西方医学 承先启后

    承先启后逊淸鼎革,民国肇建。西方医学,随欧风美雨以俱来。中国固有医学,因国家既无提倡之道;而中医本身,大都保守儒医传统,闭户自精,以术济人,而亦藉以自养,南面王不以易也。中医既不与外事,西医则参加政治,衞生行政,皆由西医把持,中医处于被压迫地位,既不能奋发革新以顺应潮流,复无团结力量,遂致相形见绌,有劣败之势。其时上海为全国第一大商埠,吾邑医家,负盛名于沪上者,有丁甘仁谢利恒二公,稍后而恽铁樵先生崛起。三先生鉴于国粹行将沦亡,皆抱承先启后之志,丁先生首创

  • 文章醫聖張仲景與傷寒論續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2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张仲景 名医医案 《伤寒论》 中医学 传统医学

    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部曾无髣髴,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固亦难矣。此皆医之深戒,病者可不谨以察之,而自防虑也。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尙方学,请事斯语。」注释:㈠仲景伤寒论之原序在医学上是永垂不朽的,序文中的句子,常被肯定而引用,尤其对中医师考试来说,如遇到医药的题目,这篇文章仍非常有参考引用,故略加分析之。㈡张机是原名,字仲景,世均以张仲景称之。此篇共分三段,第一段描写扁鹊诊病治病之神

  • 文章醫聖張仲景與傷寒論(續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3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张仲景 名医医案 《伤寒论》 中医学 传统医学

    宿有症病而胎动下血用桂枝茯苓丸等,或袪淤生新,攻中有补,或袪淤化症,缓以削之,其目的都是为著袪邪而不伤正。㈢两书中的心病证治仲景对于心病认识深刻,辨证精细,理法严谨,处方周密,用药灵活,疗效卓著,至今仍为医家师表。凡从事医学者莫不认为,心的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含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兹将血脉和神明两方面探讨仲景对心病证治的学术思想。⒈「金匮要略」,胸痹心痛气病脉证治:胸痹心痛,认为病机是由于「阳微阴弦」,其症状表现,有「胸背痛」,「胸中

  • 文章思親念舊話鍼灸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王德謙 出版时间:1982-01-30
    关键字: 针灸 中医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发扬传统医学

    系统)精心硏究,发挥了莫大的民族传统功能,使我中华民族的延续和繁衍首居要功。根据医学界的探讨,鍼灸治病的基本原理,在于调和阴阳与扶正袪邪,亦是中医唯一能迅速治愈经络的方法。在传统上向有鍼、灸、药三元一体之说,若鍼灸配方之运用能得心应手,则更有其不可轻忽之价値。近年来因科技的发达,西医西药的扩展与充斥,使中医之因其不能大力推广而失之发扬,甚乎!几遭掩没之虞!甚实埋怨不如检讨,理论不如求实,尔来笔者因胃病之不时复发,曾常与此间中药店打交道,在有意无意中,发现其

  • 文章寧波醫門滄桑(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7期  作者:•賀鑄•  出版时间:1971-10-01
    关键字: 宁波习俗 地方风俗 中医 毛笋 近代医学

    宁波有一种旧习惯,病者延医服药,将煎用后之「药渣」倾倒路中,其原有两说:一谓「请由过往路人,踏散病源可使病者速愈。」一谓「药物配合,有君臣佐使之别,药渣必须公开,倾弃路中,可使知医者审核其配方是否适当,如果不合主辅阴阳等理论,可由此通知医者向病家提出警吿,另聘医生」。差幸那时我们国内各地,还称得起「地广人稀」,不至于发生「妨碍环境衞生」形成「公害」。但,事实上,为治病而不顾公共衞生,显有重大的矛盾!在我个人了解中,本籍的中医师,一般处方,多采用鲜竹叶一剂

  • 文章明清以来之孟河医学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03期  作者:費子彬  出版时间:1985-09-01
    关键字: 孟河医学 明清时期 奇经八脉 中医处方

    费子彬(遗作)殊不知重药既可轻投,何不轻药重投,岂不更为妥当乎?揣其意不过以身负重名,若用寻常方法,不见出色,故小题大做,以自炫其奇,医学敢于以药试人,病家亦甘以身试药,此风日起,流毒无穷,予故不惮烦言,醇醇辩论,以为厌故喜新者之明戒。又「同病各发」一则云:巧不离乎规矩,而实不泥乎规矩,岳思武不深究阵图,以为阵而后战,本属常法,然运用之妙,在乎一心,尤以临机应变为要,旨哉言乎。吾于古方,亦犹是已。眞珠母丸,本许学士治游魂为变、夜寐不安而设。予尝以此方

  • 文章周易与中医学读后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3期  作者:馬雲龍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周易与中医学 周易解读 中医学含义 读后感言 系辞易经 文化元典 太极八卦

    今(九十四)年春暖花开时,学长秦基君兄赠送了一本厚厚的一一二五页的《周易与中医学》的书。市价七百五十元新台币,可见其价値的高度。并且是第三版面市,销至海内外。作者杨力为「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教授」,亦为「北京市周易学会」会长。可谓大陆学术界名人。此书为台湾「建宏出版社」出版。读来确实须花一点时间与工夫。当然读后也获益良多了。一、何谓周易?依据本书内容提要认为:周易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巨著。是中国文化的元典,对中国各门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