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东海共返回4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八閩勝景集錦東海绿洲東山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5  作者:孫綠野 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东海 绿洲 东山

    本欄歡迎各同鄉會提供圖文資料

  • 文章簡述我家的堂號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1期  作者:徐作良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徐家 东海 简述

    设籍在萧县的徐姓宗亲很多,因为分布各地,并没有统一性的谱牒,所以对过去宗亲间流派的衍变情形,就无法得知。我的家是在萧县县城以内。我的先人,承家严告诉我,我徐家是从山东省迁居萧县。原来的堂号为「东海堂」。我这一支徐家初迁来萧的远祖,殁后葬在萧县闵贤鄕一个横山上,因而后代为纪念始迁祖,就改为「横山堂」。我这一支族人的辈份,定为:「文、学、世、作、字、士、为、则、」,相沿取用。将来如何继续编排,当是一个需要硏商的问题。我离家时年龄很轻,所知不多。仅能作此简述

  • 文章东海之韵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9卷 第3、4期  作者:耿新亞  出版时间:2007-12-01
    关键字: 东海之韵 歌唱东海

    畫意詩情雅韻中,生香齒頰味無窮。晶光灼灼城中閃,海上清波映日紅。

  • 文章一齣二人同爭校長一職的鬧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徐一德  出版时间:2001-09-01
    关键字: 校政问题 民国历史 东海趣闻

    新龙鎭国民小学,地处新浦龙尾河东。一九四六年(民国三十五年)八月底,上演一出二人同争校长一职的闹剧。是年,八月二十九日,连云市政府委派曹鸿绪前往该校就任校长。孰料,在曹到校之前,东海县政府已委任张钧甫为该校校长,而且张已先到职开展校务,并由新龙鎭聂鎭长派自卫队员四名守护,因而张、曹二位便发生争执,各执己见,据理力争。二人争执的理由,大致是:曹陈述,早在一九三五年江苏省政府就已划定流经新浦市区的龙尾河为连云市与东海县的界址。也就是说,新浦的龙尾河东属连云市

  • 文章江蘇各縣市志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3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71-01-16
    关键字: 東海 江苏 各县市 志略

    东海县沿革:春秋鲁之东境,秦置朐县,南齐于县置东莞琅邪二郡,东魏改置海州,仍领琅邪郡,后周改郡县,俱曰朐山,隋废郡,又改州为东海郡,唐复曰海州,兼置总管府,旋罢府,又改州为东海郡,乾元初复曰海州,五代至宋曰海州东海郡,元升海州路,改为海宁府,又降为海宁州,明省朐山县入州,改海宁州曰海州,淸因之升为直隶州,民国改为东海县,又析其东境地置灌云县。疆域:东界灌云县,南界沭阳县,西界山东郯城县,北界赣榆县,旧州东西距一百八十五里,南北距一百九十里,自分置灌云县

  • 文章东海县沿革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 特刊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东海县 历史沿革 地方建制 镇名

    海州在夏商时代,为徐州境,周属鲁国,西北羽山一带属莒国,后均并于楚。秦废封建改郡县,立石于东海岸,置朐县,属薛郡,后又分属于郯。汉为东海郡,领朐县、海西、曲阳,魏如之。晋易朐县为临朐,省曲阳。南宋,失淮西诸地,于此侨置靑冀二州。南齐以流户置东筦、琅瑯二州,改东海郡为海西郡,移侨置靑州于郁洲,并改称为北海郡。南梁,将侨置靑州分为二,临朐易称招远,设龙沮县。北魏,改南北二靑州为海州,领龙沮、朐县、海西、洛要等县。北齐,移海州理琅瑯郡,以琅瑯郡为朐山郡。后周

  • 文章滄桑歷劫悼蟠龍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夏鼎文 出版时间:1979-06-01
    关键字: 东海大松 神话传说 蟠龙丈人

    海州云台山上,古松很多,据江南通志所载:「东海大松在州东大海中,相传三代时物」,按淸康熙四十年以前,云台本在海中,所以通志著录为东海大松,直至淸道光年间,松滋谢元淮,州人许乔林,编纂云台新志,谢元淮写了一编云台十一松记,敍明以龙松濶的蟠龙松为最古最奇,这株蟠龙松就是通志所着录的东海大松。在宋代有位徐积字仲车,其人曾有咏东海大松长诗一首,载在嘉庆海州志。道光十二年壬辰夏四月,两江总督宫保尙书陶澍巡视海州,尝登云台游览,特在松旁揭石,题为蟠龙丈人并张之以诗

  • 文章战前东海县志略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5-09-01
    关键字:东海县志》 历史资料 概述

    沿革:春秋鲁之东境,秦置朐县,南齐于县置东莞琅邪二郡,东魏改置海州,仍领琅邪郡,后周改郡县,俱曰朐山,隋废郡,又改州为东海郡,唐复曰海州,兼置总管府,旋罢府,又改州为东海郡,乾元初复曰海州,五代至宋曰海州东海郡,元升海州路,改为海宁府,又降为海宁州,明朐山县入州,改海宁州曰海州,淸因之升为直隶州,民国改为东海县,又析其东境地置灌云县。疆域:东界灌云县,南界沭阳县,西界山东郯城县,北界赣楡县,旧州东西距一百八十五里,南北距一百九十里,自分置灌云县后,全县

  • 文章王以昭先生生平事略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0期  作者:王鍊中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王以昭 地方公益 东海圣人 教育改革

    附註:本事略爲曾孫王効蒐集資料,王勤整理撰寫,王功編審校對。

  • 文章海洞門的傳說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張兆雄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海洞门 民间传说 砍柴 打鱼 老鱼精 东海

    祝寿,因风雪所阻,驾云不便,故来此休息,谁想遭此横祸,母女俩死于非命。此事恼怒了西海龙王,他联合东海龙王进行疯狂的报复。因这海洞门就通东海,所以海水就水柱般往外冒,连续多日,淹没了海州地带许多人家和田地。那姓于的兄弟俩也不知被海水冲到哪里去了。后来,元朝崇贞年间有一进士叫张一元路过幽芦山(今张宝山)写下了「海洞门」三个大字,并将于财、于栋兄弟俩的名字也刻上了。

共40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