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黄酒共返回2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酒言酒語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1期  作者:梅齋  出版时间:1982-07-01
    关键字: 汾酒 煮酒 茅台 烧酒 黄酒

    自己品尝或遗赠亲友。三、茅台贵州的茅台酒,据说也不是茅台当地的,而是近贵州北方门户之称的遵义左近,以该处水质淸凉甘冽,云其中一井,若干年来出水专供造酒之用,惜后被流匪破坏,故以后所谓的茅台酒,已是不如先前多多了。而茅台地方,只是近四川边境的一个鎭集,东向越娄山,才是遵义。四、烧刀子现在飮酒,所谓烧酒、高粮酒、大曲酒等等,名目繁,多,事实上,原仅分烧酒和黄酒两大类,它们的区别,也只是所用的原料,和酿造的方法不同,用高粮为原料、而用蒸馏法作的,是烧酒一类;黄酒

  • 文章端陽話舊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7期  作者:宏仁 出版时间:1980-07-01
    关键字: 屈原 端午 节日 卫生 雄黄酒

    农村的人深信不疑。这便是「神道设敎」、「化民成俗」的功效。利用神话传说来推行社会敎育,意义颇为深长,如果以现代的眼光来衡量它,正所谓「迷信」、「陋习」,此乃是不合科学精神的。天中五端:习俗相传,端午节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山丹等五种药植物,挂在房中,或焚烟驱除蚊蝇毒虫,可以防止传染病。雄黄酒:端阳飮雄黄酒,习俗来源很久,用雄黄粉和蒲根冲酒,飮后并可给小孩子在手心、脚心、额上抹一点,用朱砂酒代替也可以,都有去暑解毒之功效,但雄黄酒本身毒性很烈,飮用时

  • 文章佳釀·醇醰——春草綠

    来源期刊:《連聲》 第16期  作者:江道鎔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佳酿 李白 黃酒 保健美食

    世人皆誉客家人好客,实在更有佳酿醇醰春草绿。寒冬来客,火笼端上请熏烤(煖)手。饭将上桌,先是醇酒敬客,且要筛满显得敬意。若是客人客气挡酒壶,主人便会说:「山里水近,跟树头下一般,没什么好菜相待,净酒加食一口。」谦言酒淡。客家人用酒饼(白曲)酿酒。一斤糯米下二斤水,叫水酒「黄酒」。热天,三天即可出酒,色如春草绿,饮之甚宜人。老酒,冬天酿造,经时较长,斤米兑斤水,陈放得久。与白酒相比,酒精度极低,故醉不伤人脑。黄酒七至八度;老酒十四至十五度。糖分较高,即使

  • 文章端午話鍾馗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52期  作者:吳人  出版时间:1982-06-20
    关键字: 端午 钟馗 故乡 艾草 雄黄酒

    相传农历五月是毒月,五月初五端午日是个禁忌的日子,家家户户在大门上插上艾虎蒲剑,用药草燃烧烟薰室内,飮雄黄酒,还用雄黄在小儿的额上画一王字作老虎形,妇女以彩色金纸剪成小虎贴在艾叶上作为发饰,用以避邪驱鬼,其实这都是古人以炎夏快到,做的消毒防疫的运动。除上述情形之外,端午节还要悬挂钟馗像以驱邪鎭宅。钟馗的神话考据,按宋钱塘沈括梦溪补笔略谈里的记载是这样:「禁中旧有吴道子画钟馗,其卷首有唐人题:『明皇开元,讲武骊山,还宫,店作将逾月,巫医不能治,忽一夕,梦二

  • 文章端陽雜談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48期  作者:二泉居士  出版时间:1990-06-20
    关键字: 端午节 屈原 曹娥 雄黄酒

    甬江上游日曹娥江,并为立祠。俗传唐进士钟馗死为阴府判官,于端午嫁妹,妖鬼毕至,钟馗遂捉鬼食之,于是世人遂于端午悬挂钟馗像以驱邪。端阳节,亦名娃娃节,俗于五月一日起,男女小孩都着新装、新衣、新帽、新鞋,谓之醉百脚,可免毒虫之侵害,又系彩丝于项,于腕,以避邪祟,意为鬼怪之物。惧彩丝而不敢近身,皆退避。飮雄黄酒,能杀蛇虫,以雄黄和酒飮之,可避毒蛇之害,俗传许仙之妻为白蛇精,强飮了雄黄酒而现出原形。现在舞台上每于端午节演白蛇传剧本,但此事不见正史,不足采信。焚艾草以

  • 文章端陽閒話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26期  作者:區少雲  出版时间:1976-07-15
    关键字: 风土习俗 端午节 粽子 雄黄酒 屈原

    千顷万顷一啖,居腹箪壶便便。几辈文穷难送,输君饱食安眠。」惟此,钟馗有无其事,不过是椿子虚官司而已。雄黄酒端午节日,有以雄黄酒解驱蛇虺诸毒者,此风由来甚古。雄黄本是鑛物,含有三硫二砷(As2S3)成分,能溶于苛性钾液及硝酸。古俗多于节日,以雄黄沥酒涂于小儿身额,要以驱邪解瘴。淸嘉录云:「五月五日硏雄黄末,屑蒲根,和酒以飮,谓之雄黄酒。又以余酒染小儿额,手足心。随洒墙壁间,以祛毒。」月合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余酒染额胸手足心,无虺蚊之患,又以酒洒门窗

  • 文章端午節俗的來源及有關人物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9期  作者:木齋 出版时间:1981-07-01
    关键字: 伍子胥 秋瑾 苏轼 黄酒 端午节

    人身下凡,清明日踏靑于西湖,遇美少年许宣,刚下雨,同避雨船上,相见倾心,互约再见,后结为夫妇。一天,许宣到庙进香,住持见许宣有妖气,赠予符箓除妖,但为白姑娘所破。端午节习俗解毒辟邪,许宣给白娘娘喝雄黄酒禳灾,喝醉后现出蛇形,将许宣吓死。白娘子上嵩山向南极仙翁求仙草,救活许宣。江苏省鎭江金山寺法海禅师奉旨保护许宣,诛除白蛇。白娘子叫靑蛇策动水族,发大水浸金山寺,法海禅师以许宣孽缘未尽,着仍与白蛇同居。一日,白娘子正在梳粧,法海忽到,用宝钵盖在她头上,还原为白蛇在钵里

  • 文章端午節——簡介酉陽及其隣近地區民情風俗之二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楊烈偉  出版时间:1985-09-20
    关键字: 酉阳 端午节 风俗 艾蒿 雄黄酒 粽子

    我们那里过端午节,简单而隆重;早晨,在前、后门上揷挂艾蒿、菖蒲,并挂菖藤及金银花;中午,吃雄黄酒,吃粽子、烧艾火;晚间,烧一大锅洗澡水,内放些艾蒿、菖蒲、和金银花,全家大小洗一个澡。艾蒿是治疗小病的偏方,还可以制成火把,作为晚间照明之用,乃农村必备之物,所以大多数人家都种了艾蒿、菖蒲和金银花是野生植物,菖蒲生长在低洼地、或池塘边,金银花生长在山边,或园地周围;这两种植物,不需征得物主同意,任何人均可随意采用。吃雄黄酒是将雄黄渗入酒中调匀后喝;雄黄是药材

  • 文章晉台兩地的端午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2期  作者:寒勁 出版时间:2013-07-01
    关键字: 端午节 粽子 艾草 雄黄酒 传说故事

    上,也是山西端午特色之一。至于菖蒲、艾草晋台两地都有,台湾只是买来一束束的菖蒲、艾草、挂在门上避邪;在山西南部有些县将艾草编成虎形,称艾虎;扎成人形,称艾人,也挂在门口驱邪。说到雄黄酒,端节晋台两地用法差不多,如用雄黄酒在孩童额头画个「王」字,希望小孩健康长寿。在山西端节有母亲用筷子蘸雄黄酒在孩子耳、鼻、肚脐等处点一下,认为可以防蛇、蝎、蜈蚣、蛐蜒等五毒;至于雄黄酒大人要在端午喝几杯,但台湾现在以雄黄酒有害健康,劝导人民少用。端午赛龙舟在台湾甚为盛行

  • 文章紹興酒 LKK動動腦 再拚青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3期  作者:朱建陵 出版时间:2004-03-10
    关键字: 绍兴酒 黄酒 古越龙山 酒厂

    两千多年的历史被贴上「老芋仔」的标签林林总总的功能成为老气代表绍兴酒厂不服输准备推广年轻喝法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绍兴酒逐渐退出了台湾的婚宴场合,取而代之的,是红酒或威士忌。台湾如此,大陆也一样,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绍兴酒,即使在它的家鄕绍兴,都已经被贴上「老芋仔」的标签。当然绍兴酒厂不服输,绍兴「古越龙山」酒厂说,绍兴酒具有和血、行气、壮神、驱寒、开胃、壮筋骨等诸多保健功能,而中国古书「本草纲目」上也说,黄酒可以用来浸泡中药,虽然讲得有点道理的样子,但

共27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