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西人共返回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從「兩鄖」原始直立人談「鄖」之由來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3期  作者:左西亭  出版时间:1987-04-10
    关键字: 郧县 郧西人 郧县人

    大约在十年以前,大陆上的考古学者,在湖北省郧县及郧西县,先后两年发现了六颗人类臼齿化石,同时还发现具有加工痕迹的石核及二十余种脊椎动物化石,其中并有桑氏鬣狗,嵌齿象等古老种属。在郧县发现的人类臼齿化石有四颗,系在该县梅铺一个称为龙骨洞的堆积中找出来的。在郧西县发现的为两颗,则于该县白龙洞出土。这些人类化石,学者称为「郧县人」及「郧西人」。由以上这六颗人齿的形态看来,大致类似「北京人」。但其齿冠齿根,较粗壮硕大,则有较原始的特征。加上伴随出土的哺乳动物

  • 文章國父與江西之關係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3期  作者:守誠 出版时间:1966-06-02
    关键字: 孙中山 江西人 革命贡献

    西人追随 国父从事革命有重大贡献与牺牲,因将 国父与江西之关系,就所闻知,述其大略,藉资纪念:一、国父先世,实自中原徙赣,再迁闽粤。据罗香林著 国父家世源流考称:「孙氏先世,原居河南陈留,唐末黄巢作乱,有孙誗公者,引兵南下平乱,屯于虔州虔化县(即今江西宁都县),以功封东平侯,遂定居虔化。积德复昌,子孙繁衍,至宋,有讳承事公者,复迁居福建长汀河田,至明永乐间,有讳友松友义者,再迁广东长乐琴江都,即今紫金忠坝,而友松公遂为入粤始迁祖。」根据罗氏之考证

  • 文章陝西人在彰化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3期  作者:徐秉琰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陕西人 彰化 台湾居民 史料

    自从驻区彰化县担任视导工作以来,除了发现陕西村证明当地人民的祖先均来自陕西省以外,又发现了长安村一带均为河北省河间府人,竹塘鄕民靖村竹围子等村一带均为甘肃天水及敦煌人,这些事情证明了台湾岛的居民并非纯是闽南人和客家人。虽然不少人相信了这个事实,但仍有些人还持着怀疑的态度,现在又发现了明确而不容否认的事实,足以证明这些发现是毫无疑问的。彰化县敎育局连课长瑞金在彰化县志里发现了很多陕西人,曾担任过彰化县县丞,巡检等职而且对彰化县贡献很大。(彰化县志为道光版

  • 文章陝西人在彰化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8期  作者:徐秉琰  出版时间:1982-01-15
    关键字: 陕西人 彰化 人物档案

    自从驻区彰化县担任视导工作以来,除了发现陕西村证明当地人民的祖先均来自陕西省以外,又发现了长安村一带均为河北省河间府人,竹塘鄕民靖村竹围子等村一带均为甘肃天水及敦煌人,这些事实证明了台湾岛的居民幷非纯是闽南人和客家人。虽然不少人相信了这个事实,但仍有些人还持着怀疑的态度,现在又发现了明确而不容否认的事实,足以证明这些发现是毫无疑问的。彰化县敎育局连课长瑞金在彰化县志里发现了很多陕西人,曾担任过彰化县县丞,巡检等职而且对彰化县贡献很大。(彰化县志为道光版

  • 文章聊齋中之陜人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趙宋岑  出版时间:1984-11-15
    关键字: 蒲松龄 聊斋志异 陕西人

    蒲松龄聊斋志异一书以谈狐鬼怪异为主。书中涉之人各地均有,且亦善恶良莠互见,惟谈及之陕西,则多赋予侠义质朴之特性。就余大略检读所及,聊斋中指名为陕西人者不过人。显然有侠义质朴之性者六七人。如「聂小倩」一篇之剑客燕赤霞,「自言秦人,语其朴诚。」剑客之特性为何?据燕谓宁釆臣语:「如君信义刚直可以为此」(指作剑客),是燕本人自有信义刚直之性,而言语容止又甚朴诚也。「胡四姐」中灭胡之侠客,未传姓字,但曰「一日有陕人骑驴造门」云云。「乐仲」一篇之主角乐仲,西安人,性

  • 文章八桂旅臺兒女的委屈與振作之道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粟明德 出版时间:1995-10-10
    关键字: 同乡会 思想情感 广西人 台湾生活

    广西在中国而言,是个边陲省份,从文化到自然资源等各种条件,都落在全国一半以上的省后面。但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广西人所曾发生的影响,为绝大多数他省同胞所不及,远的如太平天国的洪杨豪杰,近的如以李、白、黄为首的所谓「广西三杰」,都曾在全国舞台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承担过艰钜的责任,展现过宏伟的气魄。虽然广西人常是大起大落,多以悲剧英雄的型格落幕,但无人能否定广西人「天跌下来当帽子戴」的卓绝、无畏精神。由民国三十七年选举第一届副总统而起的一场政争,使中华民国

  • 文章在台贛人應推行「興學」議一文之補充管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32期  作者:游孚初 出版时间:1968-11-02
    关键字: 兴办教育 同乡会 江西人

    關於同鄕會興學一節,已載三十期文獻中,不贅,茲特補充管見如次:(甲)由江西同鄕會理事會,遴選一董事會,辦理籌備專校或學院事宜,人數由五人至十一人,可以包括非贛籍人士,以利推行。(乙)校名:「私立台北工商學院」。暫設土木工程系,電機系,會計系,統計系及國際貿易系。(文獻中編按高見,擬定名「江西陶瓷工業專科學校」。)査江西陶瓷,雖負盛名,但當今中外,已受洋磁塑膠製品之大影響,將來畢業生出路。頗有問題,台灣陶瓷成品亦佳,在台提倡江西陶瓷,原料人力,均大有問題,...

  • 文章往事只能回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0期  作者:蔡桂行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少年从军 撤离大陆 古宁头战役 江西人

    台湾」最高峰的时候,以「趁胜追击」的姿态,大举进犯金门,结果被江西兵一鼓击溃,打了一次撤头撤尾最完整的胜仗,这一仗把中共进犯台湾的迷梦打碎了,更重要的把台、澎、金、马基地的人心稳住了,也把中华民国前途的信心建立起来了,所以说古宁头大捷是戡乱转败为胜的起点,这一功劳正是我们江西人抛头颅,洒热血可歌可泣的事蹟。往事回味抛砖引玉笔者写这一篇杂文,不是要标榜个人,而是表扬群体忠贞的江西人对国家和社会贡献的真实历史。陆游曾写过一阕词:「东望阴山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

  • 文章廣西人在臺灣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蒙天祥 出版时间:1995-04-10
    关键字: 广西人 历史发展 定居台湾

    广西人最早到台湾始于何时?历史上记载查得出姓名的,有乾隆、嘉庆两朝三任台湾知府的柳州杨廷理道台。在光緖年间,有来台出任布政使和署巡抚的唐景崧。唐氏对台湾的感情和那份继往开来的壮志,从他留在纪念郑成功的台南延平郡王祠的一副对联,即可看出。对联说:「秀才封王,拄撑半壁旧山河,为天下读书人,顿生颜色;驱逐夷寇,开拓美好新世界,愿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中日甲午之战,淸廷战败,被逼割让台湾,唐景崧受台湾民众拥戴,领军与来占日军对抗,奋战至力竭方休。他有一位

  • 文章刚健的广西人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8期  作者:桂人强 出版时间:1997-10-10
    关键字: 广西人 强硬作风 历史资料 学者观点

    土生土长的广西人都是些勇武的人民,他们服膺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强硬作风,决不轻易不经战斗而垂头丧气,甘拜下风。你很难碰到一位广西佬向敌人摇尾乞怜,我敢保证他们决不是鞠躬如也的谄媚者。对于那些相信「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人,他们如果到了广西,将会发现在这里事实并不如此而大吃一惊。一叠又一叠厚厚的钞票,一袋又一袋𨱍铛作响的金银财宝,都很难使一位纯广西佬去作他不愿作的事,他不要你的臭钱,事实就是这样简单。广西土地贫瘠,谋生不易,在如此艰困的自然环境中,他们接受挑战

共28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