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投身革命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呂志伊先生及其弔祭黃花崗七十二烈士詩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期  作者:移山  出版时间:1973-12-25
    关键字: 吕志伊 投身革命 诗作

    积劳过度,病势增剧,名医束手,逝于昆明。先生投身革命,垂四十年,歴典机密,奔走宣传,艰险备尝,始终不渝,对于党国,贡献殊巨。吊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绝句十首民国八年暮春 思茅吕志伊识于其一九龙车驶五羊城,杖策黄花岗上行,含泪鞠躬心痛甚,英雄没世半无名。(埋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姓名,调査至民国八,仅得五十六人。迨民国十一年,据续査所得,又十六人,方补足七十二人之姓名。)其二絮果兰因事岂同,休将胜败论英雄,国旗靑白飘空际,无数头颅血溅红。其三佗城初见演飞船,日丽风和

  • 文章李烈鈞自傳(莭錄)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期  出版时间:1966-04-02
    关键字: 李烈钧 人物自传 投身革命 求学日本

    余抵北京,,經過考試手續,派赴日本學陸軍。路過天津時,袁世凱以直隸總督兼練兵大臣傳見留學生,同行百餘人排隊鵠立良久,忽有聲云:「宮保穿靴」,繼而曰:「宮保升冠」,若傳呼警蹕然。余甚訝之,俄見有無數差官,擁一短項鷹目之人,方步而來,當時同隊中有憤而出聲者,一同學躡止之,立聽勉勵之詞而出,君主時代官吏之聲勢有如此者。當派遣學生之先年冬,日俄戰爭已開始,余與同行諸人乘日本商船行至黃埔江外海,忽有一形似俄國兵艦迎面而來,船員通知全船息燈,禁止喧嚷,旋亦無恙,安抵...

  • 文章一代學入——故臺灣師大校長孫亢曾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1卷 第2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3-04-30
    关键字: 孙亢争 人物生平 教育贡献 投身革命

    孫亢曾先生字侃爭,廣東梅縣人,民國前十三年九月廿二日生,九十一年九月十六日逝世,享壽一〇五歲。亢曾先生之先世,係明太祖朱元璋「天潢貴胄」,神宗皇帝之嫡派。清雍正二年(公元一七二四年),始祖梅莊公,攜祖妣柯氏及六歲女二歲子耀寧公,暨外弟家屬,由江南江寧縣,間關數千里,艱難輾轉來抵程鄉(今梅縣),為避禍。因以當康、雍年間民間擁戴明裔揭義旗者屢次,涉嫌疑遭誅族,毗連郡縣,騷然不安;梅公當時雖已易為孫姓,但為安全計,不能不遠投荒僻。梅公捐館後,柯妣以程鄉土情馴雅...

  • 文章緬懷翁俊明烈士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9卷 第1期  作者:劉百忠  出版时间:2001-01-31
    关键字: 翁俊明 投身革命 刺杀袁世凯 设立医院 遭人毒害

    前言中國國民黨台灣省黨部的名牌,因組織精簡,已於去年九月底卸下了,自此而後台灣省黨部正式走入歷史。是日卸牌儀式由陳庚金主持。陳庚金率領省黨部全體員工向總理、總裁及首任主委翁俊明烈士等人銅像行禮致敬。唱總理及總裁紀念歌;下午五時整陳庚金正式到大門口卸牌。為緬懷過去許多忠貞熱誠,為黨奉獻所建立台灣省黨部的基礎之各級幹部,尤其是擔任首任主委翁俊明烈士,他是知名藝人翁倩玉的祖父,他在當時國內外敵人環伺之下,艱苦發展黨的組織,最後還犧牲了寶貴生命的風範,令人至今仍...

  • 文章辛亥革命時期張希聖烈士傳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4期  作者:李杰中 出版时间:2000-10-01
    关键字: 张希圣 人物简历 投身革命 遇害身亡

    張烈士名希聖,字宗周,浚縣城內西后街人,生于一八八五年(清光緒十一年)九歲入私塾就學,受業于邑人王永漢門下熟讀經史諸集。十九歲便考取了庠生(俗稱秀才),后肄業于本縣英文學堂,一九〇八年負笈赴汴,入河朔中學,后又轉入省立優級師範就學,當時,正值清廷腐敗,帝國主義列強欺凌中華,內禍外患,陷百姓于水深火熱之中,民不聊生,哀鴻遍野。愛國學子無不義憤填膺。當時希聖與同學韓敬亞(博愛西王封人)、暴式彬(滑縣牛屯鄉暴莊人)三人愛國心切,結為密友經常聚會商討救國救民之策...

  • 文章蔣翊武傳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姚跨鯉 出版时间:1980-10-15
    关键字: 蒋翊武 人物简传 投身革命 武汉起义 讨伐袁世凯

    一 少有大志翊武,初名伯夔,湖南省澧縣人。少倜儻,有大志。他十八歲時入澧州高等小學讀書。次年,入常德師範學堂肆業。該校,爲湘西革命志士聚會之所,翊武也爲其中的一份子,其時頗爲當局所注意。後來因爲宋敎仁謀革命,由湖北至常德,消息洩露,淸吏嚴加追究,學校當局,竟因此把他和梅景鴻開除校籍。二 奔走革命翊武脫離常德師範後,乃和同志劉復基(堯澂)奔走於沅湘間,與各地的會黨聯絡,傳播排滿復漢的思想,聞者頗多樂從,得同志數百人。於是設機關於常德城內祗園寺,策劃革命。隔了...

  • 文章傑出情報員山西勇士史春森的一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1期  作者:王明道 出版时间:1978-01-01
    关键字: 史春森 幼年经历 投身革命 台湾生活

    一、家世先生本名春常,字敦五,後易名爲春森,習道名元瀚,民國紀元前十七年生於山西省孝義縣梧桐村之南頭。該村位於縣城東南五公里,爲本縣最大鄕村之一。史家祖先在明末崇禎年間有位進士出身的史公諱洽,曾任廣西道監察御史,並任紹武府正堂,兼八府巡按。敦五之父諱雲林,爲人耿直,急公好義,崇尙儒家禮儀,敎養子女甚嚴。敦五有兩弟一妹,二弟春茂抗戰末期爲匪徒殘殺,遺有二子長名雨沛,次名雨滋。三弟春盛,大陸淪陷時仍在故鄕梧桐村,情況不明。妹名娥兒,早出閣。敦五初娶李氏,生女...

  • 文章效法伯英先生愛國愛鄉之精神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6期  作者:王文 出版时间:1986-12-25
    关键字: 李宗黄 百年诞辰 投身革命 护国讨袁 家乡建设 勉励同乡

    黨國元老、雲南鄕長李伯英先生,於九十二歲時溘然仙逝,在人們景仰懷念之中,其百歲誕辰,又行將屆至矣。仰懷伯英先生一生對於黨國之偉大貢獻,令人倍加崇敬與追思;而其愛國愛鄕之精神情操,更足爲吾人效法之楷模。伯英先生爲救國救民而獻身革命,先後追隨 國父與先總統 蔣公,爲黨國而犧牲奮鬪,長達七十餘年;其豐功偉業,早經有關文獻或著作,載述甚明,風行於世,已毋庸筆者贅述。茲謹簡述其中片斷,以明先生崇高偉大之人格,曁其誠摯愛國愛鄕之精神。辛亥武昌起義,先生服膺 國父領導...

  • 文章悼朱綸大姐之去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于紉蘭 出版时间:1977-05-01
    关键字: 朱纶 悼念朱纶 中国国民党 投身革命 慰劳将士

    總統蔣公逝世兩週年之後二日,江西陳君慶蘇葬其太夫人朱綸敎授(朱敎授是安東人。同志、友好一向公稱朱大姐或逕稱大姐。)於台北縣中和鄕之春秋墓園。是日淸晨落雨,旋卽還復雲霽天靑;凡親往市殯館景行廳致祭的親友,尤其參加送殯的羣衆,無不感謝天公之作美。看靈堂內外佈置的莊嚴,顯達臨悼的隆重,公祭團體的衆多,輓額聯幛誄意的款誠,麻衣素服匍匐半廳的盛況,數百銘傳學生公祭並由代表自讀祭文時的忥慼惋感人,以及經梁寒操先生題辭、吳延環先生等為之整理並作序、命名「時代呼聲」的遺...

  • 文章憶萍鄉柳潛植先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期  作者:姜伯彰 出版时间:1967-09-02
    关键字: 柳藩国 投身革命 隐身教育 人物回忆

    柳潛植先生,諱藩國,民國紀元前二十四年正月初八日,誕生於江西萍鄉。幼聰穎好學,精硏經史,受儒教涵養極深。年十八,入府學,慕范文正為秀才時卽以天下為己任之志,怵心國難。鑒於甲午中日之戰,及庚子聯軍入京之役,知非變革不足以圖存。年十九,由蒙師蔡紹南及友人鍾震川、劉渭璜等,介紹入同盟會並任教栗江小學。萍醴革命之役,事前以上栗巿為策動中心,柳先生以一小學教師,獻身革命,不幸事敗,死傷數百人。先生仍隱身教育,弔死扶傷,竭心盡力,為殉烈者辦理善後。辛亥起義,先生策動...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