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忆我故乡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故鄕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3卷 第1期  作者:王文漪 出版时间:1979-07-10
    关键字: 故乡 扬州 瘦西湖 闲话扬州案件 爱国者

    一点,但提起笔来就非常怀念故鄕,西望神州,不胜翘盼,将来光复大陆后,桑梓也有很多事情等待我们去做,如风景的整理,文物的保存,文风的光大,尤其是扬州传统的正义正气的发扬,其中有些父亲生前,原已着手,惜因战事烽火,未能完成,部留待我们后人了。遥念梅花岭上,一片孤忠,二分明月,怎使人不我故鄕!民国五十八年七月廿五日于天母寓所

  • 文章高陂的「子粄」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1期  作者:張達騰 出版时间:1985-02-12
    关键字: 高陂 子粄 思念故乡

    乡土的情怀是什么?往往使人连想到食物上,的确,也落实到食物上;无论古今中外,亦有此同感。如汉朝时,有位名叫张敞的,当他在京畿里做官的时候,适秋风起兮,忽然想吃故乡的莼菜和鲈鱼;他竟辞去上任不多久的官职,返囘家乡享受口福去了。故以,后人评论他有「五日京兆,味莼鲈」之句。如今已进入现代化社会的美籍华裔来说,尽管移民新大陆,亦有一、二百年的历史,影响于血统、语言、文字、服饰、生活习惯上,都具有显著的改变;但是,有一样不容易甩掉的,就是他们常出现在纽约、旧金山

  • 文章故乡岁暮 打更与打更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朱雲樵 出版时间:1980-03-01
    关键字: 打更 故乡习俗 旧时记忆

    时届岁暮,连日寒流侵袭下,大屯山在飘雪,在这宝岛上,祇有这个短暂时刻,才意味到故鄕快乐过年的情景,躲在书房里,望着挂在墙上一幅条幅,那是多年前王璵老所书范文正公一阙词(渔家傲),读到:「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不禁鄕思涌上心头,故国沈沦,悲鄕土浩刧,悽然神伤,冬腊时节,故鄕除雪梅霜树外,使我印象较深的就是打更了,因小时候,于私塾读灯书,每到夜晚敲二更时放学,归途时常与更伕相遇,虽时隔数十年,由于童年记

  • 文章辟地栽蔬故居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1卷 第3期  作者:張衍崇 出版时间:2013-07-31
    关键字: 故乡 记忆 乡愁 故居 个人情感

    就是这种声音,深深烙印在我脑海中的记体,任凭风吹雨打,永远无法湮灭。早年的一个秋天,我正就读安流镇福全小学六年级,母亲突然生病了,身体虚弱,几个月都无法从事较笨重的工作。父亲在外做事,姐姐已出嫁,弟妹又还小,迫不得已只好由我辍学来帮忙。我家虽无种水田,但耕的坝(平坦园地)却不少,母亲为著全家生计,还是冒病指导着我一同去工作。这样一来,也促成我获得了不少有关栽种蔬菜、瓜果的宝贵经验。退休后闲来无事,见门前对面山边还有一块未被「水泥丛林」占据的「荒地」,一时

  • 文章父親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2期  作者:李麗珠 出版时间:1988-07-01
    关键字: 人物经历 故乡记忆 追忆父亲

    李麗珠,女,民國四十二年生,山西芮城縣人,國立臺灣大學會計系畢業,在紐約任職,性至孝。數年前曾撰「慈父」一文,在本刋第二十二期刋登,文情並茂,博得好評。本文敍述其父李英先生病逝經過,充分流露純摯的孝思,濃厚的親情,訣別的感觸,有血有淚,感人殊深。

  • 文章燕雙飛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2期  作者:高映軫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思念故乡 童年记忆 乡音歌谣

    三十年代初,在棗陽縣境內的居民,恐怕十有八九是一生也從未進過縣城的。那時還沒有旅遊這個概念。除非有要事,是不會老遠跑到縣城去的。說老遠,是因爲當時交通不便。境內除一條從襄陽到武漢的汔車公路越境而過外,縣內各鄕鎭是沒有公路的。就是腳踏車,當時也是稀罕物兒,少得可憐。要外出,就只馬驢可騎,再就是坐「小車」。尤其婦孺,不會也不敢騎馬驢,就只有坐小車了。不過這「小車」,並非而今的小汔車,乃是當時極爲盛行的全木製獨輪車。它既可以運貨,也可坐人,走起來喞喞喞的叫個不...

  • 文章來自吉安固江縣的芙蓉花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7期  作者:賀志堅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固江县 芙蓉花 故乡记忆 散文

    蓮花 賀志堅八十九年(二〇〇〇)十月十九日,我和妻及侄兒正華三人,從蓮花良方鄕太深橋邊,搭上至吉安的客運車;一路行來—鄕村、城鎭;山川、溪流;田園、曠野;樹木、花叢……尤其稻田中金黃色的晚稻,正在進行收割;從車窗中瞭望出去,反射回來的,儘是鄕園之思、故園之戀,雖然歲月流逝,情懷仍然依舊;這美景、這鄕情,一波一波在我眼前飛逝,也在我心底留下一層又一層的印記—我美麗的故鄕。車至吉安固江縣,公路的兩旁芙蓉花,開得正是茂盛,紅的、白的、紅白相間的,各式各樣爭奇鬥...

  • 文章故鄕昔陽的秋收與廟會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5期  作者:王鋆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昔阳 故乡秋收 庙会 童年记忆

    儘管故鄕的交通不便,生活又艱苦。但也有値得懷念的地方。憶及秋收時的光景,和趕廟會的熱鬧,是我小時候最感興趣的兩樁事。在農村那是兩件大事,對我來說,那是永遠不可磨滅的,印象永遠是清晰的。我們東寨村,約有三四百戶人家,居家務農爲本,我家是半耕半讀。祖父是舉人,大伯和父親都是留學日本,父親帶我們在太原作事,三叔等在家經營田園僱用長工操作,那年暑假,母親帶領我們還鄕度假,正是瓜果成熟之際,我高興得不得了,第二天便和哥哥跟隨女傭到田裡去摘遙豆(四季豆),豆苗種在玉...

  • 文章浙東爲何要在八月十六過中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7期  作者:孫靜江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 故乡节俗 中秋记忆 求教乡友

    「爸!再過十七天是爸的生日,且又是爸故鄕的中秋節……」。「是啦!是啦!」趕快囘斷了孩子的話,怕他問起家鄕(浙東)爲何要在陰(農)曆八月十六晚上過中秋節?「中秋」,是家鄕(天台)人所說「節外的節」,所謂節,是指「淸明」、「七月半」(中元節)、「冬至」、及「三十夜」(除夕)是也。此四節是祭祀祖先,非常隆重。中秋,是秋季七、八、九三個月中間的一天(八月十五日)。是時天高氣爽,秋收豐足,明月之夜,家人團聚,是何等歡樂的好時節。爲何我浙東要在十六過節?「月到中秋分...

  • 文章故鄕風物舊時情(趕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4期  作者:陳潔泉 出版时间:1984-04-30
    关键字: 故乡盛会 赶会风俗 旧时记忆 思念故土

    春節一過,在故鄕緊接著就是趕一連串的會,因爲這是一年一度的盛會,一旦錯過了,就得等到來年,所以每個人都有萬全的準備,絕不錯過十二個月一次的機會。會場上的花樣眞是琳瑯滿目,除了唱戲、燒香之外,有拉洋片的,玩猴的,代寶的,更有長指甲的好眼葯,和李麻子的好膏葯,另外還有賣玩具的,賣花喜團兒的,和滾甜酒的等。放眼望去,在土坡上,有著各式農具,隨著坡沿,則是一排排的布棚,裏面擺滿了布疋與百貨,只要是屋裏人喜歡的東西樣樣俱全;說起布的名字可眞有意思,什麼拐花提啦,直...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