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天文台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嶽之測景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3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1999-07-01
    关键字: 周公观景台 中原科技 河南天文台

    测景台又名『周公测星台』「古时『景』『影』通用」是我国古代立八尺表土圭测影遗制;是古代测量日影,验证时令季节,计年的仪器。在登封市东南十五公里的告成镇北,建于唐开元十一年(公元七二三年)。观星台紧连它的北部,建于元代至元年间(公元一二七一—一二九四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之一,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天文科学建筑物,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家的劳动人民在天文科学方面的卓越成就。一九六一年三月四日,政府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此以后,备受天文学家及热心人

  • 文章過節—兼述今年中秋月全蝕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6期  作者:龐靖宇 出版时间:1997-10-03
    关键字: 中秋 端午节 月全蚀 天文台

    萨,并配合文旦,甜梨及各种零食,以利赏月之用。今年中秋月全蚀,是在午夜一时十八分开始,要翌(阴历十六日)日四时二十五分才复圆,大家都等不到,因第二天还要上班或上学,我个人是决心观察今年的月全蚀,大家分别回去后,我先到自己卧室休息,到一点二十分起来,同女儿凤伦在走廊上观看,已经开始初蚀,回到卧室后,发现从卧室窗户观察更清楚,目标也稳定,随即叫内人瑞华和孙女博文一同在窗户向外天空中看去,这时的月亮只賸下半有光,她们祖孙二人没有兴趣,分别上床就寝。我现在不必到天文台

  • 文章四川之氣溫與雨量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3期  作者:拾慧  出版时间:1972-01-01
    关键字: 气温 徐家汇天文台 比较表 情形 雨量

    气温与雨量,关系人民生活及农业生产甚大,四川之气温与雨量情形如何?兹根据民国二十三年上海徐家汇天文台所发表之「成都重庆气温比较表」(十年平均数),及「成都重庆雨量比较表」(十年平均数),引列如下,以见一般。㈠成都重庆气温比较表㈡成都重庆雨量比较表

  • 文章張可詩稿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3、4期  作者:張可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中山陵 紫金山天文台 滕王阁 游连云港

    ●谒中山陵钟山风雨响松涛,思念先生胆气豪。主义三民除帝制,共和从此颂声高。●登钟山钟山静卧大江边,阅尽江涛千万年。六代楼台成旧梦,三关风雨漫东天。干戈染血肥秋草,歌舞承欢悦圣颜。帝业风流随浪去,民心向背换人寰。●登紫金山天文台望月天河无浪数星寒,我借高台探玉盘。不见琼楼栖白兔,唯留空宇立枯峦。蟾宫默默清辉冷,禹甸欣欣绿叶繁。敢问嫦娥曾有悔?思鄕夜夜泪阑干。●游连云港快意乘风尽兴游,海天隐隐浪悠悠。港连浩瀚胸襟阔,山接昆命意气遒。开放取长图国富,革新除弊解

  • 文章追念平子表伯

    来源期刊:《浦東》 第72期  作者:姚昆群 出版时间:1993-05-30
    关键字: 高平子 震旦大学 天文台 国际天文学会 追思亲人 诗词作品

    平子表伯,姓高氏,世居金山县张堰鎭秦望山之麓。高姚两姓同居张堰,数世联姻,情同骨肉。我祖父娶高氏,平子表伯之姑也,故表伯与我父石子为姑表兄弟。我两姑母均适高,长姑母适表伯之胞弟君定,幼姑母适表伯之从弟君宾;留我胞姊昆珠,又为表伯之媳。表伯早年负笈于上海震旦大学,后又先后在佘山、靑岛、南京等地天文台任职,故我少时与表伯接触不多,印象欠深。及至日寇入侵,故鄕沦陷,八年之中表伯与我父两家均蛰居沪渎,闭户读书。表伯潜心于天文历学,我父则专事编纂鄕邦文献。当时两家

  • 文章天文學家高平子先生

    来源期刊:《浦東》 第67期  作者:定父 出版时间:1992-02-15
    关键字: 天文学家 高平子 张衡 震旦大学 学术研究 紫金山天文台

    記得四年前海峽兩岸先後爲天文學家高平子先生百歲誕辰發行紀念郵票,盛況空前。可見在科學與藝術領域內,對學術的成就與貢獻,是一致認同的,而在同一時期內發行二張紀念郵票,眞可說是盛事,也可說是韻事,更可說是異數。

  • 文章張可七律選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3期  作者:張可  出版时间:1996-09-01
    关键字: 诗词 教师节 登钟山 镜花缘研究会 紫金山天文台 人物回忆

    登紫金山天文台望月(一九七四年八月)天河无浪数星寒,我借高台探玉盘。不见琼楼栖白兔,唯留空宇立峰峦。蟾宫默默清辉冷,禹甸欣欣绿叶繁。敢问嫦娥曾有悔?思鄕夜夜泪阑干。登钟山(一九七四年八月)钟山虎踞大江边,阅尽江滔千万年。六代楼台成旧梦,三吴风雨漫东天。干戈染血肥秋草,歌舞承欢悦圣颜。帝业风流随浪尽,民心向背换人寰。赠坤弟二首(一九八〇年五月)难得佳书消梦思,情深常念别依依。重逢灌水云山地,共话淮城少壮时。大伊山头松滴翠,白马湖畔柳含丝。人生百岁如一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