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国共关系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賀年·祝福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90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祝福 节日 国共关系

    梅訊傳春,時序轉歲,屬於自然流程。當生活的脚步隨時間的氛圍移動中,新的一年又將來臨,値此年尾歲首轉捩關鍵,中國人沿襲傳統習俗,是隆重禮儀的表徵,是樂敍天倫的交親,與山珍海味的品嘗,及時行樂,大異平常情趣。我等三秦鄕親,遷客海角將近半世紀,有的兒孫滿堂,家庭美好,有衍枝續緖的滿足感,也有孤身獨處,飽嘗天涯流落的蓬飄痛苦,由於遭際不同,環境有別,年節之感受各異,面對的世俗,也出現了冷熱之分。不過對年節的接應,我們必須放大胸懷,付出歡笑,來迎向這個傳統日子。當...

  • 文章我國面臨的幾個國際問題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3期  作者:丘宏達 出版时间:1986-03-01
    关键字: 国际问题 国共关系 政治 军事

    我國今年面臨的國際問題中,個人認爲有六個最重要,現分别分析於下,由於國際問題與國內政治有密切關係,因此在討論時也不得不涉及一些國內政治問題。亞銀會籍問題審慎抉擇一、亞洲開發銀行會籍及其他國際組織之會籍:今年四月亞銀就要對我國會籍作一決定,我國一切權益不變,但亞銀對我國行文改爲「中國台北」,我國對亞銀行文仍可以用「中華民國」,除我國以外之會員國幾乎全部認爲是合理的安排,我國如不接受,會籍將難保全,連帶在其他國際組織中之會籍恐也將不保,如果接受,則不但亞銀會...

  • 文章張學良憑良心直覺走愛國的路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2卷 第1、2期  作者:郭冠英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张学良 抗日战争 国共关系 人物评价

    孤臣孽子一穉儒,填膺大義抗强胡;豐功豈在尊明朔,確保台灣入版圖。這是五十年代,張學良謁鄭成功祠後寫的一首自況的詩。歷史弔詭的是,當現在台灣在盡力脱離中國的版圖時,有人仍歸罪於張學良發動的西安事變。説没有西安事變,就没有中共的起死回生,就没有國民黨的退來台灣,就没有今日的兩岸分裂。以前,國民黨丢了大陸,理直氣壯的怪張學良;現在國民黨丢了台灣,不知道要怪誰了。「一個學良,各自表述」,以前如此,以後更如此,只有等到有「一個中國、共同表述」的那一天,有關張學良的...

  • 文章愛國過度 主導西安事變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2卷 第1、2期  作者:王作榮 蔡志豪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张学良 西安事变 软禁 国共关系

    「東北少帥」張學良昨日在夏威夷逝世,對歷史頗有研究的前監察院長王作榮表示,張學良一生光明磊落,雖然主導鬧出西安事變,且事後並未獲得先總統蔣公諒解,以致從大陸到台灣一直軟禁,但從張學良晚年前往美國後仍拒絶中共的邀請,拒絶回到大陸一事可知,張學良仍是效忠中華民國的。王作榮認爲,張學良及其父親張作霖都是愛國者,因爲張氏父子都希望中國能富强、統一,雖然張學良一度因爲「愛國過度」而遭當時反國民政府的西北軍利用,鬧出西安事變,但他一生光明磊落,是值得尊重的一位人士。...

  • 文章赴義至勇 秉節有方——紀念張淮南先生逝世五十週年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7卷 第4期  作者:白鴈  出版时间:1991-08-10
    关键字: 张冲 人物纪念 外交 国共关系

    五十年前,一九四一年八月十一日,傑出的政治家張沖(字懷南)病逝於重慶郊外四十里的山洞裡,年僅三十九歲。張氏雖非年高德劭者,但他的去世卻是我國當年政界中的一樁大事。國民政府特爲此發佈如下明令:「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兼代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張沖,志行忠貞,才識明毅。自俄學成歸國,即從事於哈爾濱曁京津等處黨務工作,嗣任中樞要職及甘肅省建設廳廳長,内外揚厲,均彰績效。抗戰軍興,調遷軍事委員會辦公廳顧問處處長,劻勷戎幕,益著勲勞。茲聞因病逝世,良深悼惜,應與明令褒揚...

  • 文章鄕音——我的苦辣酸甜淡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5期  作者:韓炳勛  出版时间:1990-01-16
    关键字: 乡情 人物回忆 遗作 国共关系

    韓炳勛 遺作一九四五年的八月十四日,堅持了八年的抗日戰爭勝利之後,根據當時的國情,極須休養生息,恢復元氣,進而發展生産建設,逐步改善人民生活,這既是客觀的迫切要求,也是全國人民的普遍願望。但是,由于國共兩黨的政見不一,主張各異,因而,繼抗日戰爭勝利之後,兩黨的軍隊一直處於磨擦的狀態之中,並且由磨擦逐步發展爲正面的戰鬥。這既是國家的不幸,也是中國人民的不幸。兩黨軍隊對壘,在最初階段,國民黨軍隊處於優勢,並且胡宗南的部隊曾一度占領了延安。在這個階段,共産黨及...

  • 文章從李著「以中華文化統一中國」等宏論 看兩岸「和平發展」之未來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文史作家、詩人 中共棗陽市前文宣部長 吳祥明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国共关系 海峡两岸 “台独”机制 中华文化 和平发展

    、「和平共存」等多篇宏论,我均作了认真拜读,并从中受到了极大的教益和启迪。一是对国共关系的论述。在谈到国共对立时,您指出:民国以后的国共对立,与其说是主义之争,不如说是政权之争,与其说是政党之争,不如说是领导人之争。此论,真是一针见血,说到了问题的实质。不说别的,仅以抗战胜利后而言,如果蒋公不撕毁重庆谈判协议,而内战后期,国共和谈毛公不逼蒋公无路可走,哪里会有今天的两岸分裂,或「一个中国」之争?撕协议,无路走,说到底,还是一个有你无我,有我无你的谁掌握领导权问题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