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临时中学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山东省立第二临时中学同学录序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3卷 第2期  作者:蘇葉之 王克孝  出版时间:1987-09-20
    关键字: 山東省立 第二臨時中學 同學錄序

    复返桑梓,是不直吾侪负责任敎者之愿已偿,实亦更当为我齐鲁,为我邦家庆也。惟回鲁之后,区域关系,人事变易,在阜笵模,或难尽保;雪泥鸿爪,且有前因;吾侪数百人,数年同甘共苦之生活,宁可使之如烟云之过目手?故于复员之前,辄辑印全校同学录;以为纪念,意欲使我友朋师生同校之谊,将共斯录而不沬云。三十六年五月五日苏叶之于阜阳之倪后湖附记:山东省立第二临时中学系于民国三十三年(抗战末期)成立于安徽省阜阳县(通称「皖北」)胡家庙鄕之后湖村,因该村民均姓倪,故称倪后湖,校址即

  • 文章记昙花一现的平阳临时中学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6卷 第1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平阳临时中学 抗日战争 往事回忆

    志澄先生设筵招待,席间有邀来陪客之当地数人建议(可能事前安排):平阳江南一带莘莘学子,因境内无中学,欲上进求学者,必须负笈数百里外,远赴温州入学,不但离鄕背井苦楚,就是沿途舟车辗转,一日夜尙难能到达;地方前曾屡向县府申请设校,终以无经费,缺师资而无果。今既有如此众多的文,理菁英在座,且都暂留家乡待命,何不聚于鳌江任敎,同时敦请志老出面登高一呼,向地方大户募捐创办费,先成立一临时中学,一面造福地方,解决现时战乱期间众多子弟的就学问题,同时亦可促成县府之尽早设

  • 文章记设在湖南之江苏省立临时中学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韓長吉  出版时间:1977-11-15
    关键字: 湖南 江苏 临时中学 陈梨村

    編者按:此文係該校三十一年六月畢業之韓長吉君所作,報導該校辦理經過,足資吾人參考。韓君丹陽人,前歲由中校行政官退役,現居屛東。聞抗戰時期,蘇省在他處亦有臨中之設,尙希不厭其詳,惠稿以享讀者。

  • 文章豐西求學瑣憶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4期  作者:朱應容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程集高小补习团 晓风剧社 丰县临时中学城西分部第四分班 丰县中学

    的胖手,乐不可支。在大家正忙着接受新知及结交新朋友的同时,传来朱义行患肝癌去世的消息。多年苦读的成果,瞬间成空,他家距学校数百公尺,程集补习团的同学群往吊祭,他的家人悲伤的大哭失声。至今忆及,犹不禁鼻酸。我们的学校位于王沟西侧的树林中,正式名称是丰县临时中学城西分部第四分班,简称四中。班主任惠文炳老师授国文,蒋显谟老师授数学,孙树芳老师授英文。惠老师态度温煦,口才流利,敎学认眞,对于作文的批改一丝不苟。敎材的选用新旧杂陈,切合时代需要,有时是他自己早年

  • 文章回憶抗戰時期的豐縣曉風劇社——抗戰時期的一段文史資料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2期  作者:王世訓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1941年 江苏第十临时中学 晓风剧社 丰县抗日动员委员会

    一九三七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原。一九三八年五月丰县沦陷,丰县人民的抗日活动进入高潮。一九四一年二月,江苏省第十临时中学,在丰县城南李双楼、包挫楼开班。当月,日本鬼子和汉奸在魏庄安「钉子」,学校被迫解散。未几,「丰县抗日动员委员会」在城西程集村开办青年训练班,招收二百人,大多是失学在家的中学生和社会青年。在国难当头之际,为了早日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大家满怀一腔爱国热情,不怕艰苦,不怕牺牲,抗日激情非常高涨。在训练班成立大会上,谢光第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