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硏究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閻伯川先生感想錄「出版説明」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1期  作者:閻伯川先生紀念會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阎锡山 感想录 出版说明 硏究著述

    山草庐,山居十年,硏究著述,致力于挽救人类危机,消弭斗争战争,著《世界大同》,以开创人类之永久安和。又著《三百年的中国》,为建设富强文明长治久安之中国。夜以继日,全力以赴。对感想录偶有过目批改。谨述厓略,以便参阅。(民国八十六年五月—一九九七)。

  • 文章一位哈佛大學教授對閻公推崇簡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鄧勵豪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阎锡山 哈佛教授 理论硏究学者 推崇 赠书

    阎公伯川先生逝世之后其功勋有目共睹,而其理论多令人为之感念。甚至外国人亦有崇拜之者,在我的一九六一年(即民国五十年)日记中,记有一段外国理论硏究学者,对阎先生著作十分推崇。其人为美国哈佛大学硏究部主任,名培因(Dr.peng)博士,认为阎公是位中道主义者,他说外国人不知中道如何?以为道路走在中间即是中道,其实非也。所谓中者天下之大本,阎先生谓:中者得之则存失之则毁,也就是不偏不过,不不及。我们外国人有之不甚了解,这是中国文化使然。我们知道中国有五千

  • 文章山西窄轨铁路成因硏究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郭學旺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阎锡山 山西窄轨铁路 成因硏究

    还是从经济效益上考虑的。阎一九三二年提出了《山西省政十年建设计划案》,在经济上“发展公营事业”。实施修筑同蒲铁路这项计划,必须首先考虑经济效益。实地测量的两个德国工程师认为工程艰巨,费用浩大,建议修窄轨。阎经过分析硏究,接受了这个建议,并于一九三三年三月专门编成《山西修筑窄轨铁路之理由》一书,阐明花钱少,得利快等好处,并以此上报南京铁道部,并保证「将来拆除窄轨,由铁道部改修宽轨」。在此书中云,如修每米三十八公斤的宽轨,全线需要投资九千万元。经调查当时同蒲路沿

  • 文章晋商硏究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郭正忠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晋商硏究 晋商文化 个人见解

    作者简介:郭正忠敎授,山西定襄县人,一九三七年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硏究硏究员。为名历史学家,著作甚丰。本文系上年出席第二届晋商学术硏讨会应『山西经济导报』专访谈话。分别透彻、见解精辟,具有史料价値,特予转载,以响读者。

  • 文章晋文化硏究中的宏观理论问题综述(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李元慶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晋文化硏究 历史特点 兼容性 历史地位

    三、晋文化的历史特点问题历史特点问题,可以说是区系类型硏究的必然延伸,又可以说它是区系类型划分的客观依据。如苏秉琦先生在谈:六大区系问题时所说:之所划分六大区系,是因为我国境内各考古学文化的渊源,特征与发展道路差异很大;同时,六大区并不是简单的地理区别,主要着眼于其间各有自己的文化渊源、特征和发展道路。所谓「渊源」、「待征」、「发展道路」,其实即是指一定文化区自身独具的历史特点。也就是说,一方面,正是依据了各自差异很大的历史特点,才作出不同文化区系类型

  • 文章沁水多豪宅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明清古建筑 山西省沁水县 史学硏究 实物资料

    山西省沁水县发现二十多处明清达官显贵豪宅。这些城堡式建筑规模宏大,工艺精美,为中国史学硏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这些建筑多分布在沁水河两岸。沁水县位于山西省东南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脉衔接处,沁河从北向南流全境。该县在历史上出现过一些政治家。这些城堡式建筑,经过多次战乱,大都遭受破坏,但城堡的规模还能看清,每个城堡都有十多座古院落保存下来。明万历三十一年进士、任御史十多年的张铨的「尙书府」、「天恩世锡」宅院和明万历十四年进士、官至通政史右通政韩范的宅院

  • 文章中國人發現美洲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衛聚賢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书序 《古史硏究 史料考证 《中国人发现美洲》

    我是学历史的,于民国十五年在北平清华大学硏究院读书时,受到王静安、梁任公、陈寅恪、李济之诸先生的指导,对于中国上古史及考古学作过深刻的硏究。我在上海曁南大学授课时,著「古史硏究」共分三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第一集是讨论古史的年代,第二集是中外文化交流,第三集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探讨。我以每一个民族如果孤立起来,文化不会发扬光大的。我国在战国时代,学术特别发达,当有外来的文化参入。我是由这个构想才慢慢的注重到事实。我初以为中国与印度,在春秋战国时代已有交通,后

  • 文章三晋文化硏究的十年成果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4期  作者:邱文選 出版时间:1999-07-01
    关键字: 三晋文化硏究 成果展览 学术交流 两岸文化交流

    总结成果 回顾历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三晋文化硏究会在其成立十周年纪念的时候,随着岁月的推移,已经是十年风雨,十年辉煌,以其惊人的成绩,闯出了娘子关,跨过了大长城,飘洋越海,走向世界,茁壮、长成为硕果累累,枝繁叶茂的好大一棵树,嬴得了三千万三晋儿女的赞誉和祝贺,博得了海内外广大历史文化界人士的称道和好评。金秋季节,幷州大地一片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在宽敞明亮、富丽堂皇,四壁挂满字画贺词的山西饭店大厅里,彩灯灿亮,金碧辉煌,人声鼎沸,欢歌笑语;有的品评

  • 文章山西弘揚文明增強交流有新篇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孟慶華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三晋文化硏究 出版书籍 交流活动 台胞捐赠 资助家乡

    山西是中华文化发祥地之一。古往今来,为弘扬博大精深之三晋文化,历代贤明,不舍宵旰为之付出。今年,山西采取更为开放,增强交流之积极措施,开展多种形式之交流活动,广邀各方嘉宾,亲莅山西,参观考察,让世界了解山西,为发展山西,弘扬三晋文化谱写新篇。此类活动,今年八月达到高潮。⑴“三晋文化硏究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曁第三届理事会于八月十一日在太原隆重举行。纪念会由李玉明先生作“硏究三晋之文明,创立未来之新风”为题之报告,回顾该会十年硏究历程,总结十年硏究成果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