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春秋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春秋霸主晋国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9期  作者:趙宣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春秋霸主 晋文公 称霸原因

    晋国之所以长期称霸,得力于天时、地利、人和。别看今天的山西是中国相当落后的省份,四千三百多年以前它就喧赫一时,唐(尧)、虞(舜)、夏(禹)这三个著名的王朝,都曾在这里建都(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足见其地理条件之优越。晋国承其余荫,也在这里生存发展,天时和地利的条件都有了,但更重要的还是人和!人和分两方面:一要有能力强的国君和大臣,二要君臣同心协力,忠贞谋国。先谈领导人的能力。春秋号称有五霸,其实只有齐桓公(名小白)晋文公两霸够格,其他均不

  • 文章太原晋国春秋大墓及殉葬车马简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陳利軍 出版时间:2006-07-01
    关键字: 晋国春秋大墓 赵鞅 殉葬品介绍 考古研究

    春秋大墓为晋卿赵简子(赵鞅)之墓。晋国是春秋时期中原第一大国,春秋五霸之一,也是疆域辽阔、实力雄厚的诸侯之国。赵氏家族位居晋卿多年,在晋国的政治舞台上一直起著举足轻重的作用。时至春秋晚期,赵氏是晋国诸卿中领地最多、势力最大的一卿。赵简子在晋国执政期间,史称「赵名晋卿,实专晋权、奉邑侔于诸侯(《史记.赵世家》)」。由此可见,春秋时期晋国的历史同赵世家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一九八七年七月太原市南郊金胜村(现为晋源区)附近的太原第一热电厂第五期扩建工程中,发现了

  • 文章山西鹽業史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5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上古传说 唐虞时代盐业 春秋晋国盐业 三国时期盐业 盐业发展

    河套,套内盐池之所在也。又南入山西界,经河曲县,至蒲州城西南,折而东流,河水至此,又成一大曲,河东盐池之所在也。西北大盐池,皆当黄河之曲,水性至曲而折,碱性至折而聚,千里积润,中有盐泉,伏脉地中,聚而作咸,是则关于河流矣。」春秋晋国之盐业至山西池盐,则以晋国据地之利,世受其益;但亦以不加经营,无何发展;且为顾虑「国饶则民骄佚」,迁都以避之。春秋左氏传鲁成公六年(公元前五八五年)晋人谋迁都,有云:「晋人谋去故绛,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沃饶而近盐,国利民

  • 文章春秋盐道虞坂坡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7期  作者:貟創生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春秋古盐道 虞坂坡 历史传说 伯乐与千里马 唇亡齿寒

    在今平陆县张店鎭虞坂村至盐湖区磨河村的中条山上有一段崎岖险要,昔时被称为「畏途」的山道,俗称虞坂坡,又名盐坂、吴坂、顚岭(古籍作「軨」)坂、青石槽。据考,为春秋时所建。(坂字古籍作「阪」。)古盐道运城古称河东,境内有著名的河东盐池(亦称解池或运城盐池)。盐池开发历史非常悠久,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和华夏文化的形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称之为「晋之大宝」和「国之大宝」。晋商的兴起,就是从河东贩盐开始的。春秋时鲁国寒士猗顿千里迢迢来到今临猗境内,除大

  • 文章「趙氏孤兒」新劇述評(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沈琨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新田春秋古都文化节 赵氏孤儿 历史记载 当代改编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新田春秋古都文化节」在山西侯马市隆重举行。一批珍贵的文物包括不少国家级珍贵文物,在侯马「晋国古都博物馆」与公众见面。不仅是文物考古专家,许多游人也络绎不绝地到古蹟发现地参观、流连。人们看到的和所听到的,是春秋时期各主要诸侯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图景,是群雄争霸、富国强兵的战略纵横。在这里,人们尽可领略三晋源头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侯马,古称新田,有「晋南重镇」之称。二五〇〇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就是沟通燕、赵、秦、蜀的通衢之地。更重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