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学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记永济中学创办杨震干先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高勝恩 出版时间:2014-07-01
    关键字: 杨震干 抗日救国 永济中学

    我在社会上奔波了大半辈子,才有较多机会和父亲一起生活。期间,我断断续续听父亲多次谈到杨震干校长。杨震干是永济中学(时称永济县立初级中学校)的创办者,也是该校的第一任校长。父亲是该校第五班学生,而我已是第七十一班学生。我家姊妹几人都陆续从永济中学毕业,对母校我们满怀感激之情。对于后来加在杨震干校长身上的种种不实之辞,甚至否认他是永济中学的第一任校长,我愿意用自己笨拙的笔写出一些事情,以期还原部分历史,并吿慰我那已远在天国的父亲。杨震干是我的邻村、永济县

  • 文章抗战时期的国立山西中学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4期  作者:丁士奇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国立山西中学 社会局势 学校概况

    丁士奇:台北縣板橋市陽明街二十九巷一弄二十二號二樓

  • 文章交城中学建校始末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9期  作者:喬秀原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交城中学 建校史 抗日办学 品德高尚

    位于交城县,县城内的「交城中学」,创校于一九四六年、六十多年来为国家培植了不少人才,成为现今社会上的菁英,如今,已是地方上一流的学校,老一辈的人至今尙怀念昔日创办设校人的德政。二〇〇七年清明节前夕,我和女儿玮蔓及外孙由沈阳到老家交城县,大哥秀夫和妹妹们也从北京赶来,至县城城北两公里半路程的卦山,祭拜与整修母亲郭太夫人的坟墓,重立刻有墓志铭的大理石材的墓碑,承交城县人民政府的协助得以如愿。唐贞观三年(七八六)太原节度使、检校礼部尙书李说,在汉魏六朝为道教居

  • 文章太原平民中学创立经过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2期  作者:姚大海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太原平民中学 创立经过 同乡会参与

    太原平民中学创立的经过,有光荣的历史,我们同学对国家社会的贡献,尤其对国民党的贡献,亦有光荣的纪录,我们要珍惜这光荣的历史和纪录,不可使它有所沾汚或破坏。平中是于民国十一年夏山西留学北京的大专学校学生已毕业或未毕业的六十二个志同道合的同学,每人一块银元作筹备费,推请由山西大学转入北京大学毕业的赵守耿、梁永泰二同学赴太原筹备创立的。这六十二人的结合,是山西留京晋学会的成员。晋学会的人数原不多,自民国八年胡适先生偕同杜威博士至太原讲学,认为太原一般人思想闭塞

  • 文章「平中紀念集」校後感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3期  作者:喬家才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平中纪念集》 太原平民中学 教育思想 校后感言

    平中校友会为纪念这个由六十二元创办成功的私立太原平民中学校,敦请刘象山先生主编「太原平民中学纪念集」,蒐辑了将近九十篇文章,二十余万言,图片九十多幅,图文并茂,洋洋大观,美不胜收,确是一册颇不常见的纪念集。排版后,我曾两度参予校对。临文忆往,五六十年前的往事,历历展显眼前,眞是感慨万千。我是平中开创时期的学生,经历过筚路蓝缕,艰苦缔造的困难阶段,深知创校之不易。又在学校全盛时期,囘校服务两年,曾竭尽心力,目睹其欣欣向荣。所以,我对平中的感情,特别深厚

  • 文章华灵中学的由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1期  作者:杜銀安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华灵庙二十四壮士 华灵中学 建校历史 学校建制

    抗日爱国热情,坚定抗日必胜的信念,接受倡议,将华林庙的「林」改为「灵」,并成立「山西省立华灵中学」。表彰和纪念为抗击日寇死难的二十四位壮士,另一方面培养民族精神,决定由杨怀丰在山西孝义筹备建校:校址没有选到乡甯详情有三:一、当时杨怀丰又是骑兵铁军委员,第二战区的骑兵军驻扎在孝义,骑兵军的军长赵承绶喜爱文化,副师长焦克敬是地道的孝义人,这就具备了办学「人和」的条件。二、孝义县当时有白太冲、阎季重、焦延甫等道德学社的同仁创办了道德学校,挽救失学儿童,这是办学的思想

  • 文章談戰時山西第三聨中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桑道之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战时学校 第三联合中学校 《同学录》 人员名单

    二〇〇三年,笔者在山西临汾市百汇古玩市场,购得一本民国三十六年印制的,山西省立第三联合中学校《同学录》。封面图案为锚形校徽,由TSMC四个字母拼成,构图精巧别致。大三十二开本,道林纸石印,五十页双面印刷,全校历届师生员工尽录其中。三联中是民国三十一年八月,日寇侵占山西同蒲铁路沿线大片地盘后,山西省府设于晋西南蒲县东胜山(柏山寺)的战时学校。日本投降后该校迁洪洞县,一九四九年转迁临汾,与省立五联中共用鼓楼西现临汾一中校址,至民国三十七年五月结束。《同学录

  • 文章忆:国立第七中学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3期  作者:張永健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国立山西中学 抗战迁校 学习生活 国立七中校歌歌词

    民国廿六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侵华战争,我全民奋起长期抗战,奈以武器不足,北方地区相继沦陷。日军到处杀人放火,奸淫施虐民众、学生流离失所,政府本着抗战建国方针,急需人才,乃即设立沦陷省区国立中学,收容失学青少年,为未来国用,国立山西中学遂于民国廿七年三月十六日成立于陕西南部洋县。汉中平原(盆地)位于秦岭巴山之间,汉水流域。山明水秀,气候温和,农产丰饶,民性纯朴,民生小康。汉中乃三国时咽喉要地,陕南之首府。褒城、汉中、城固、洋县、安康等为称成此区域之县

  • 文章懷念太中進修班的美好日子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趙守元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山西青年复学就业辅导太原中学进修班 学校特色 学校变迁

    随三婶离开了五台东冶的老家,到了省城太原,投奔三叔。进入太钢公司机工二厂,充当学徒,希望学得一技之长。可惜事与愿违,三个月过去了,工资奇少,不足以餬口。工作时间长,一天十二小时,日夜轮流。师傅专心包工,从未教过我操作元车。我的工作,只是给师傅买饭,擦机器,收拾工具而已。时局日益紧张,各地失学青年,不断涌入太原。教育部遂于七月成立—「山西青年复学就业辅导处太原中学进修班」。招收失学青年,给予公费待遇,供住宿,书籍自理。班址设于大北门街二号天主堂内。辅导处

  • 文章新書簡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4期  作者:喬家才 出版时间:1989-07-01
    关键字: 新书简介 《民国阎伯川先生锡山年谱长编》 《太原保卫战琐记》 《徐永昌传》 《太原平民中学纪念集》

    同鄕们去年出版的书籍,有「故鄕生活追忆」、「太原保衞战琐记」、「阎伯川先生年谱长编」、「如何拓展日本市场」、「太原平民中学纪念集」。今年有「徐永昌传」、「阎伯川先生嘉言录」,七十五年有「步融文存」、「东北角地形化石景观简介」,七十六年有「台湾特殊地理景观」。㈠民国阎伯川先生锡山年谱长编全书六巨册,二、五八二页,一百八十余万言,图四十八幅,阎伯川先生纪念会编,商务印书馆发行,列为该馆年谱系列,民国七十七年九月初版,每部基本定价三十三元正,邮政划拨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