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东铁路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戰前日俄於東北鐵路設施、設備、附屬利益之攫取與東北地方人文景觀之改變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王英男 出版时间:1993-03-01
    关键字: 中东铁路 开采矿产 行政主权 殖民化 附属利益

    之后的一九三一年底,日本占领整个东北后,立刻着手对东北地区的大部分铁路作了改建。一九三二年中期,日本首先将夺自中国的四平街北衔洮南府、齐齐哈尔到克山、东接拉法拉的四拉及四克线(见图一)与朝鲜罗津港相联系的诸铁路路线,(其被日本视为国防上重要铁路者),皆依南满铁路之技术层次作为改建的标准,迄一九三五年收买俄国中东铁路全线之后,日本又将原俄制之轨宽改为英制标准轨(日本于一九〇六年进驻南满路后已将该路段改为英制标准,并把大连至苏家屯一段改为双轨。)[3],使得

  • 文章话说中东铁路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8卷 第1、2期  作者:鄧蘭儒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沙俄 中东铁路 满洲里 日俄战争 侵略

    的抗日爱国战斗,一直坚持到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四日部队退到苏联境内为止。日本侵略军于十二月五日占领海拉尔,翌日占领满洲里,从此中东铁路落入侵略者的魔爪,开始受日本关东军的统治与管理,人民度著苦难岁月。(五)历史敎训沙俄在中国东北境内修筑中东铁路,利用这条铁路对我国进行侵略,在政治上变铁路沿线为沙俄的殖民地,强买民地数百万亩,大量移民,使「彼得大帝攫取远东土地的空幻愿望为现实」。[2]在军事上,以「护路」为名,派有「七万」军队驻在铁路沿线,可以随时运兵,把沙俄侵略军迅速

  • 文章伪满时期中东铁路移转与边衅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汪漁洋  出版时间:1980-08-01
    关键字: 伪满时期 九一八事变 中东铁路 边衅事件 诺门罕战役

    过去东北沦陷十四年,日俄两个中国近代史上狡滑的敌人之间,在外交事务上与边衅上发生了一些什么事,虽然距今已逾四十余年,总是历史上的事蹟,我们中国人有追求了解的必要。根据所蒐集的资料,可擧出下列各项,其如苏俄中东铁路股权的移转、河川航行的协定及边界纠纷等项,就边界纠纷而言,自民国廿一年起到民国廿八年之间,苏俄越境或伪满军闯入俄境或拉人事件,共有七二二件,平均每四天中即出现一件、最突出的事件,莫过于诺门汗事件,其次则属张高峯事件,全厂沟事件、干岔子岛事件等不胜

  • 文章戰前日俄於東北鐵路設施、設備、附屬利益之攫取與東北地方人文景觀之改變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王英男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东北铁路 人文景观 交通运输 城市发展 中东铁路

    迄一九一九年四郑路通车,郑家屯外运物资水路骤减至三千三百吨,铁路为八万八千两百吨,输入情况水路亦减为一千九百七十吨左右,铁路输入达两万两千三百余吨。这一明显的比较足以说明了水路、铁路的消涨情形了[2]。另一条重要水道—松花江,它流经黑龙江省中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中东铁路的通车虽以东北北部铁路分布较稀,松花江航运尚能苟延至本世纪二〇年代,但其时黑龙江省全境货物的运输量已有三分之二以上为中东铁路所取代了[3]。而就那些连接水路交通的主要路道来说,南满铁路衔接

  • 文章九一八事變前後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2卷 第1期  作者:陳紀瀅 出版时间:1981-09-01
    关键字: 九一八事变 赤白帝国主义 中东铁路 中俄之战 南满铁路

    北满」人民对于这一带日本「通事」怀有甚大反感。无论如何,乘南满车给了我一种矛盾心理的兴起、一面恨日本鬼子,一面又不能不佩服他们。到了长春站,又换乘中东铁路,所谓「俄国车」。一切情形改变。「日本车」限制旅客带行李,大件必须托运,只有小件才可带上车去,所以车厢内显得整洁有秩序。「俄国车」则随意,因此箱笼、柳条包、包袱、网篮上下都是,堵住行路,显得十分杂乱;而且旅客又不是每人必有座位,于是凌乱不堪的现象呈现眼前。这条路,说是「中俄合办」,但除了站站护路的警衞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