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东北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粗谈东北交通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許景春 出版时间:1979-02-01
    关键字: 东北的交通 火车 马车 东北的铁路

    东北的交通,以我这个关里人来说,好比圣人门前卖文章,眞称得上,人不知自丑,马不知脸长,何况我又不是交通上的内行人呢。好在我写我知道的,不知道槪不出丑,以保其眞。东北交通的工具,称得上骨干的,当推火车和马车,其他的交通工具,如飞机,汽车(东北人称电车,眞正的电车,东北人加以「摩」字),内河航运,都是无法与火车和马车相比。下面逐次介绍。火车:提起东北的火车,套句小说的用语,在我国交通历史上,赫赫有名,大大有功。东北的铁路,有一万余公里,约占全国总长度

  • 文章對張學良先生評論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7卷 第1、2期  作者:方慶琪 出版时间:1996-12-01
    关键字: 张学良 东北铁路网 杨常事件 金融财政 东北大学

    张先生主观愿望是好,收复中东路。但不度东北军的旧式武器与苏联现代化武装相碰,是不量力的犠牲中国的好男儿。2、内政甲、整顿东北金融开源:经济是东北财政的命脉,经济不能复兴,政治教育建设就无法展开,整顿金融,首先要开源,开源方面,组织东北农产品剩余的外销(如大豆等),整顿税收,因此增加财政收入。节流:裁军屯垦,精减东北沈阳最大的兵工厂,过去每年支出二千万元,减缩为二百万元,整顿东北官银号,边业银行,和东北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经过整顿金融后,从东北通行的奉票角度

  • 文章九一八事变前东北之(铁路)建设与日人所谓「特殊权益」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王英男  出版时间:1992-09-01
    关键字: 九一八事变 东北 铁路 特殊权益

    有日本满蒙五路要求之提出[2]。该一协定不仅勾划出日本铁路殖民政策未来之路线,特别引人注意者日本欲先期控制中国自行筑路之意愿,完全表白于世了。一九一五年日本悍然提出廿一条约,并不顾一九二三年中华民国新任国会之否决此约,继续非法控制占有在中国之广泛利益,其中有关东北权益者,日本不外企图长期把持,以贯彻其铁路殖民之目的[3]。此约虽经袁氏签署,然未经中国国会之决议通过自属违法,日本恃强以逞造成中国莫大之损害,也构成了中日间极深的仇隙,惟以日本内阁更迭,廿一条约及其

  • 文章故王公子佩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何秀閣 出版时间:1980-05-01
    关键字: 东北大学 组织船运公司 携眷来台 自组工程事务所 热心公益

    王公子佩,原籍河北省武淸县人,先世业农,生于民前八年农历元月初五日,有兄弟姊妹凡六,公行二,弱冠前即只身赴北平,半工半读以自给,于敎曾所办之汇文中学毕业后,以成绩优异,同时考取燕大及东大,爰 公幼怀壮志,见国势阽危,矢志学矿冶工程,昔读汇文,固已厌外人敎会之势力矣,而燕大亦敎会办也,又见当时张雨帅(作霖)之治东北,百废俱擧,及创办东北大学,知其志不在小,以为能读东大,必有利于前途,故宁舍近就远,弃燕大而入东大焉。时高惜冰先生长东大工学院, 公极受先生

  • 文章常蔭槐二三事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王慶吉 出版时间:1972-05-01
    关键字: 常荫槐 东北三杰 北宁铁路 张作良 生平事迹

    常荫槐、王永江,杨宇霆为当年东北之三杰。常、杨虽均以持才傲物取祸,为德不终,然而两人之才华魄力固彪炳于一时也。常氏对全国交通之贡献,得作者之表彰使国人有一淸楚之认识,信史有可参釆之资料,値得向读者推介。(编者)张作霖将军雄踞东北时期,五太太寿夫人的母亲王老太太红极一时,达官显宦颇有奔走其门下者,认干妈则须种种孝敬之外,还要跪地叩头,这是必修的一科,为了升官有许多人拼命钻此门路。宰相门房七品官,所以王家的副官难免狐假虎威,更没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了。有一次

  • 文章战前日俄于东北铁路设施、设备、附属利益之攫取与东北地方人文景观之改变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王英男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东北铁路 人文景观 交通运输 城市发展 中东铁路

    迄一九一九年四郑路通车,郑家屯外运物资水路骤减至三千三百吨,铁路为八万八千两百吨,输入情况水路亦减为一千九百七十吨左右,铁路输入达两万两千三百余吨。这一明显的比较足以说明了水路、铁路的消涨情形了[2]。另一条重要水道—松花江,它流经黑龙江省中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中东铁路的通车虽以东北北部铁路分布较稀,松花江航运尚能苟延至本世纪二〇年代,但其时黑龙江省全境货物的运输量已有三分之二以上为中东铁路所取代了[3]。而就那些连接水路交通的主要路道来说,南满铁路衔接

  • 文章淸末至日伪统治期间东北电力事业概况(一九〇八——一九四五年)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鄧蘭儒 出版时间:1995-06-01
    关键字: 东北 电力事业 电力网 吉林 长春商埠电灯厂

    东北地区的电力事业,肇始于清光緖十六年(一八九〇年)。当时清政府兴办北洋水师,李鸿章在旅顺军港修建船坞,相应配套修建大石船坞发电厂供给照明用电。一八九八年帝俄侵入东北,强行订立《旅顺大连租地条约》,开始修筑南满铁路与中东铁路联接。一九〇二年在大连东部船渠工厂附近修建大连发电厂,除供给船渠码头动力用电外,还向一部分居民供给照明用电,这是东北地区第一座具有公用事业性质的发电厂。至今已有百多年历史。在这漫长时间里,东北电力事业充满了中国人民与帝俄和日本侵略者

  • 文章我爲什麼要編松花江畔百年傳(上)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8卷 第4期  作者:陳紀瀅 出版时间:1988-06-01
    关键字: 东北历史 家族谱系 松花江畔百年传 战略地位 交通网

    一多少年来,我就想编著一本有关松花江畔的文稿。其动机乃是由于以下诸种原因:一、种族的—从肃愼、靺鞨、女眞、满族,时间从西元四、五世纪到淸初,历经一千四百年,到了二十世纪,语言、文字终与汉族同化,构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至今它还是最优秀种族之一。二、历史的—辽、金、满,尤其是满族在淸朝建国二六七年之久,影响了中国人许多文化与生活。再加近代东北人民的才智,军力的强大以及生产力对中国之影响尤钜,这种种均有近代史为证。三、地缘的—由于东北全境位于黄海之北,日本海

  • 文章故鄕今貌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1卷 第3、4期  作者:施仲文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同三线 福建省 黑龙江 生态环境 东北虎

    没有发一只东北虎,据专家估计,在六十年末,野生的东北虎只剩下八十多只,八十年初剩下三十多只,己濒临灭绝的境地I九八六年在中共林业部和濒老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的支持下,黑龙江省海林市创建了第一个东北虎繁育研究中心,取名「中国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十年有成,该中心己拥有三十只东北虎,于一九九六年在哈尔滨太阳岛建立了「东北虎林园」,该园在太阳岛正北,直线距离约一公里,总面积为一百二十五公顷,横道河子中心负责人刘昕晨建立虎林园的构想是将东北虎的繁育,野化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