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东北易帜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呉鐵老與東北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5卷 第3期  作者:呉煥章 出版时间:1975-02-01
    关键字: 吴铁城 人物回忆 东北易帜 历史

    报吿,力陈党务公开活动之重要,不仅能协助地方组训民众,而地方遇有困难亦可透过党方上达中央迅谋解决办法,何况东北深受赤白帝国主义的威胁,更应从速组训民众,以作抗敌御侮的准备,故公开推行党务,对家鄕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在此报吿脱稿后,笔者即持呈铁老指敎。铁老曾细看多时并即改了几个不相宜的字,说:「这是一篇很有分量的东西,也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敲门砖。你要赶快加封送给王次长妥为转寄给张汉卿。」这是铁老在促成东北易帜,统一中国后对党务公开又一远谋,以后在铁老又奉派

  • 文章东北易帜奠定抗战八年胜利基础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阮君慈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吴铁城 东北易帜 北伐战争 张学良

    日本驻东北之关东军,无理礮轰沈阳,引发「九一八」抗日战役。日人更加嚣张。过了几年,又制造七七芦沟桥事变,大擧侵略我国。野心益炽,其狂妄暴行,更变本加厉。我政府为维护领土主权之完整,认为是国家民族存亡关头,已知中日战争终难避免。因而发动全面抗战,历时八载,日本终于惨败、投降。假如,不是东北易帜,日本必趁我国未完全统一,地方多故,国力分散,将把芦沟桥之类事变提前爆发。吴公铁城促成东北易帜,还政中央。把中日战端,延后了九年。使我们对战争有充份的时间去准备。在对

  • 文章懷念吳鐵城先生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黃少谷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吴铁城 悼文 东北易帜 侨胞抗战

    吳鐵城先生一生服務國家與黨,高瞻遠矚,無論在何崗位,他都向遠處大處着眼,民國十八年冬他從東北歸來,提出「不到東北,不知中國的博大;不到東北,不知中國的危機」的警語,喚起國人對東北的注意,不久便有九一八事變的爆發。他在民國二十年就任上海市長後,曾提出大上海建設計劃,要建設第一個人自建的現代化都市,並立卽草創經營,使當時租界外的上海市面目一新。對日抗戰時,他先後主持港澳黨務和海外部,一面爭取僑胞支援抗戰,一面聯絡韓越菲各國的愛國志士,鼓勵並扶植其復國運動,以...

  • 文章東北之友吳鐵老逝世卅週年紀念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吳煥章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吴铁城 东北易帜 东北危机 悼文

    時光如電。轉瞬鐵老逝世三十週年!猶憶民國三十八年五月,余由東北輾轉來台,承鐵老在其官邸賜宴,計當時被邀之熟友共二十餘人。入席後不久,鐵老忽對余發問:「煥章,你今年幾多歲?」余當答稱:「五十歲?(其實是四十九歲)」鐵老當時很驚奇的說:「怎麼你也這樣大年紀了!」余當時笑稱:「中國文獻典章方面,還未見有規定,只須靑年長歲數,高齡人就不必長了。」當時兩席上的人哄堂大笑,而鐵老亦笑稱:「大家都須長,是自然的,但沒想到你們這些靑年朋友會長的這樣快!」這是鐵老的幽默和...

  • 文章我與張少帥幸會檀香山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李樹良 出版时间:1994-03-01
    关键字: 张学良 东北易帜 中国近代史 军阀

    始发现少帅是改变历史的关键人物。譬如民国十七年的东北易帜,使中国统一早日完成,结束军阀割剧的局面。由于少帅鲜明的拥护中央的立场,而消弭了民国十九年的中原会战,保存了国家实力,进而积极建设国家,厚植国力◦虽有安内攘外的先后不同观点,而导致西安事变。当他发觉事情的复杂性,而能悬崖勒马,送 蒋公返回南京,消除了内争,保存了元气为抗日做准备。在当时,他能放弃十万之师的兵符,而归于平淡的生活,六十年来无怨、无悔、无欲、无求、专心研究明史,传播福音,使心灵进入永恒的宁静

  • 文章張漢公九秩嵩壽慶祝詞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張式綸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张学良 东北易帜 九秩华诞 祝寿词

    中華民國七十九年夏月,欣逢前陸海空軍副司令張公漢卿嶽降九秩華誕。海內外賢達碩彥與漢公較有淵源者八十人,相約於六月一日在台北共治桃觴,同申慶祝。一時群賢畢至,星月交輝,吉祥榮慶,誠盛會也。壽人壽世,意義非凡。式綸敬獻蕪詞,並申崇敬之忱。縱攬國史,凡有大作爲之英豪,各有其非常之功業。尊周攘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者有之。興仁伐暴,而成帝業者有之。復仇雪恥,而卒得成功者有之。平番靖難,而得天下愛戴者亦有之。至若爲國家禦外侮,爲民族求生存,而江山一擲,捨一隅以保全...

  • 文章中原大戰斲喪國脈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8卷 第1期  作者:王禹延 出版时间:1987-07-01
    关键字: 中原大战 张学良 东北军 伐交 东北易帜

    張學良先作壁上觀兵聖孫子曾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再次攻城。」拿現在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伐謀」,就是運用國家策略或軍事戰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或先機制敵,操持勝算。所謂「攻城」,就是於戰爭實施之際,運用兵力,決勝疆場。從國民革命軍興師北伐,以至歷次平定內亂,蔣先生對於上述這三點,可以說都能運用的極盡其妙,乃能迭克強敵,平定反側。尤其在中原大戰期間,他對此發揮的淋漓盡致,用能戡平大難,完成統一。關於謀略及兵力運用,我在蕪文前面,已經說了很多...

  • 文章东北易帜后的党务工作与民众运动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王良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东北易帜 党务工作 民众运动 国民革命 统一全国

    统一全国的号召,得东北保安会之谅解,遂于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通电南京国民政府,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领导,遵守三民主义,悬挂靑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取消五色旗),全国乃告统一。民国十八年一月,由南京国民政府,派特使吴铁城先生,抵达沈阳为监誓员,东北政府委员会正式成立。同时政务委员宣誓就职,并加入中国国民党为党员。实际当时的各界首脑,对中国国民党并无正确的认识,徒有党员之名而已。一、易帜后的东北党务中华民国十八年三月四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常会,通过任命左列各氏为

  • 文章有關張作霖的史料(上)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沈雲龍  出版时间:1979-08-01
    关键字: 张作霖 东三省 东北易帜 第二次奉直之役 大元帅

    万古一棺。大星熊熊,殒于沈水。生赫有闻,殁为世诔,奠兹幽宫,作述攸隆。鼎籀钟铭,以诒无穷。」这篇文章,作于民国十九年庚午,亦即东北易帜完成全国统一之后二年。是年九月十八日,张学良率东北军入关,响应中央军讨伐阎冯,使中原大战得以结束,而扩大会议亦告解体。可是次年九月十八日,日本侵略东北的沈阳事变即行爆发,辽、吉、黒、热四省相继沦陷。至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忽有劫持最高统帅的西安事变发生,最后化险为夷,张学良亦束身服罪。是皆张作霖殁后不及十年间的内外重大

  • 文章「九一八事變」眞相(二)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今井武夫 宋念慈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张作霖 皇姑屯事件 关东军 张学良 东北易帜 柳条沟事件

    炸死張作霖事件日本在繼承俄國的南滿鐵路沿線,依約在每公里不超過二十五名範圍之內,駐屯了軍隊,但在滿洲握有實權的張作霖,業已建立了龐大的實力,故事實上自大正末期以來他已成爲滿洲之王。張作霖於一八七五年亦卽明治七年生於奉天省海城,最初投身胡匪,日俄戰前爲東三省總督趙爾巽所收編,日俄戰時爲俄軍效力,被日本憲兵所逮捕,將被處斬時,爲滿洲軍總司令部參謀田中義一中佐所救,自是發誓爲日軍效力,並視田中爲救命恩人。張氏富於機謀,漸孚衆望,民國前四年爲陸軍第二十八師師長,...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