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蒋介石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戰時期武漢地區的戰爭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9期  作者:何定棟 出版时间:1981-04-10
    关键字: 武汉会战 蒋介石序传

    里说,武汉弃守以前的抗战是第一期抗战,武汉弃守以后的抗战,是第二期抗战。「第二期抗战,就是我们转守为攻,转败为胜的时期。」摘自黎东方著蒋介石序传

  • 文章蔣公領導神聖抗戰 武漢會戰後一般局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27期  作者:虞瑞海 出版时间:1996-06-10
    关键字: 蒋介石 武汉会战 军事会议 局势 告国民书

    蔣委員長告全國國民書武漢撤退廣州失守,蔣委員長為加強全國國民抗戰的信心,於民國二十七年十月三十一日發表,為國民革命軍退出武漢吿全國國民書。略曰:「我國在抗戰之始,即決心持久抗戰,故一時之進退變化,絕不能動搖我抗戰之決心;唯其為全面抗戰,故戰局之擴大,早為我國人所預料,任何城市之得失,絕不能影響於抗戰之全面;亦正唯我之抗戰為全面長期之戰爭,故必須力爭主動而避免被動……」並期望我全國國民更能盡其最艱辛之努力與大無畏之奮鬥,以完成我抗戰必勝,建國必成的使命。第...

  • 文章(蔣公領導神聖抗戰)長沙一把火萬古沉冤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28期  作者:虞瑞海 出版时间:1996-07-10
    关键字: 蒋介石 抗日战争 武汉会战 长沙大火 战报

    蔣委員長在武漢發表吿全國國民書,重申「寧爲玉碎毋爲瓦全」的抗戰最大決心後;隨即命令政府機關及學校員生,與重要工業物資,儘量西遷。其間由宜昌經三峽入川,沿途險灘甚多,除少數內河商船外,大多數用帆船運輸;帆船逆水上行,須由人伕背縴,備歷艱苦;但我同胞民族意識堅強,終於克服諸般天險,而將各種物資轉運後方,奠定了八年抗戰勝利的基礎。歷時五個多月的武漢會戰,我軍至少爭到三個戰果:首是我軍和日軍死傷的比例,竟修改成「一與一」之比,把淞滬會戰的「一與三」之比,徐州會戰...

  • 文章蔣公領導 神聖抗戰 武漢會戰——馬當附近戰鬥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23期  作者:虞瑞海  出版时间:1996-02-10
    关键字: 武汉会战 蒋介石 马当 作战经过

    馬當要塞位於長江右岸,當游的要衝,山勢雄奇壁立江濱,儼如半島,扼長江最狹之部,江流湍激,礁石暗藏;地處江西、安徽兩省交界,為江西彭澤縣屬,橫在江濱的馬當山,和小孤山遙成犄角。北岸屬安徽省望江縣,江中沖積成洲地,面積很廣大。江面被劃為二道,江北稱別江,當時已不復通航,南岸馬當山下,雖為長江通航要道,然而江面寬廣不及半里,山多水窄,形成天然軍事險要。辛亥年間我所設砲台遺址,故跡依然可尋,馬當山右面,有太白湖環繞東北,其北臨江地帶,山嶺綿亙,一直到香口為止,因...

  • 文章(歷史)蔣公領導神聖抗戰 武漢會戰——廣濟附近之作戰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25期  作者:虞瑞海 出版时间:1996-04-10
    关键字: 蒋介石 武汉会战 广济 作战局势 抗日战争

    在大別山南面的日軍第三、第六師團,及湖沼部隊的波田支隊,沿黃廣公路進犯廣濟,企圖轉入大別山脈,直逼武漢。大別山——在皖、豫、鄂界上,主峰皖山,崛起於潛山、霍山兩縣之間,最高峰曰天柱,達一千五百公尺以上。分二支脈;一支東延為北峽山,末於江千。一支東北走為江淮分水嶺,盡於洪澤湖畔的老子山。廣濟——在大別山南面,位於黃梅縣以西,居長江北岸,為鄂東轄縣之一,境內山地棉亘,標高均在四百公尺以上,循黃浠公路,自雙城驛西經廣濟至浠水一段公路,以北地勢尤為險峻,而黃浠公...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