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懷長者風範爲紀念 胡璉將軍逝世十週年曁八秩冥誕
摘要:
胡伯公與我乃陝西華縣小同鄕,彼此往還,完全基於鄕誼,伯公是長者,對我們的確愛護有加,每次謁敍,總是多方關懷,言談中尤多誡勉。記得在杭州南路寓邸歡敍時,伯公知我是高塘鎭出生,立即推介另一位高塘同鄕某君多多聯繫,對其刻苦自勵奮鬥不屈的精神頗多奬勉,同時也對我說「當年我離開家鄕時也僅僅向我母親拿了一塊銀元。」由此可知伯公是從艱困中自立自強將獲得成功的,所以他對自力奮勉者也特别嘉許。...
相关人物
胡琏(1907.10.01—1977.06.22),汉族,原名从禄,又名俊儒,字伯玉,陕西华县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黄埔军校四期毕业,属陈诚的土木系,在陈诚的 土木系部队中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抗战后历任旅长、副师长、师长,1944年8月升任18军军长,后又升任第12集团军副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整编第 11师师长、18军军长、第12兵团副司令。国民政府统治大陆后期的著名将领。他与胡宗南并称“二胡”,前者曾参加金门海战,号称“金门王”,后者号称“西北王”,但在蒋军中流行这样的说法:“十个西北王,抵不上一个金门王”。
抗日战争中以第11师师长,于鄂西保卫战中死守石牌要塞,荣获青天白日勋章。解放战争中,率领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18军参加内战。1949年去台,为首任“金门防卫司令部”司令官,兼福建省“主席”,后升任“陆军副总司令”。1964年 “出使”南越,历时8年。回台后受聘为“总统府战略顾问”,晋级陆军一级上将。国民党七至十一届中央委员。1974年申请附读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治宋史及 近现代史,著有《泛述古宁头之战》,《金门忆旧》等。1977年病卒于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