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刊詞

 发布日期:1968-03-10

福建逖處海濱,褊淺僻陋,東北毗連浙江,西北與南贛交錯,西南則與粤之惠潮為鄰,東南際海,島嶼環亙,迤東為澎湖及臺灣,其外汪洋浩瀚,渺無涯涘。東西距約五百公里,南北距約五百六十公里,面積一十二萬一千零五十方公里。名山:武夷、天姥、梁山,及戴雲。河流以閩江為最大,上有三源:北源建溪,中源富屯溪,南源沙溪,流域所經,約佔省境之半,至福州入海。其次九龍江,有西北二源,北源出寜洋,西源出龍岩,經漳平、華安、龍溪、海澄,注入厦門港。汀江源出寜化,道由上杭經峯市入粤境為韓江上游。餘晉江、木蘭溪,河流短促,少航運之利。境内除福、興、泉、漳各有小平原外,均屬丘陵地帶,故説者謂福建形勢,大類巴蜀。—因地理上之結構如此,自成一小天地,少受外界干擾,歷朝易手之際,若戰事移至閩境,殆已接近尾聲;證以東晋南渡,中原士族之擁入閩境,五代王潮、王審知之得以保境傳世而信;蓋每當中原干戈擾攘期間,率視閩地為避難場所也。亦唯其如此,西北兩路,山嶺崎嶇,軍不得成列,車不得方執,素與中原隔絶,難通聲氣,一切作為,局限於省境,不易越仙霞、杉關,向外發展。其唯一坦途,厥為與海洋奮鬪。故沿海居民,視滄海為桑田,以帆檣為耒耜,或則度越海峽,開拓臺澎;或隨貿易季風,移殖南土。數百年來,生聚日繁,今在臺者,約計七八百萬人。其在菲律濱,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印尼、越南、柬浦寨、寮國、緬甸等地者亦數百萬人,故福建本省之人口,依民國卅六年統計,雖僅為數一千一百餘萬,合計已逾二千餘萬人。若以同一廈門語系之潮汕人、海南人、就所謂「河洛人」或「福老」者合倂計算,為數當更鉅。浙江之平陽、沈家門,江西之鉛山,粤之中山及桂之柳州,現仍各有操廈門語者,玆不具論。

福建古屬揚州南境,周為七閩地,春秋時屬越,秦為閩中郡,漢初為閩越地,漢武平閩越,徙其民而虛其地。後漢為建安郡及冶縣地,三國時屬吳。晉時增置晉安郡。梁天監中復析置南安郡。陳兼置閩州,尋廢,又置豐州。隋廢郡改閩州曰泉州。唐置中都督府,督閩、泉、建、漳、潮五州。聖歷二年置武榮州,景雲二年,改故泉州為閩州,以武榮州為泉州。在此以前,政治區劃,屢有變更—漢時屬會稽南部都尉,晉元康初,一度改隸江州,隋時邵武亦嘗改隸撫州,其毗連粤境之漳州,則唐時嘗屬於嶺南東道。宋為福建路,元設行中書省,嘗數度遷省治於泉州,為其近海,便於圖取琉球。明置承宣布政使司,於沿海各縣要害,增築城垣,分置衞所屯戍,以防海宼,嘉靖年間,宼果累至。明末,鄭成功以金廈兩島為基地,攻略臺灣,抵抗異族統治達二十餘年。清置福建省,隸於閩浙總督,康熙間,以臺灣倂入福建轄區,增置一府三縣,嗣後續有更張,光緒十三年,始脱離福建,自建行省。甲午對日戰後,乙未割臺,越五十載,始復物還故主。民國初年,置閩海、廈門、延平、汀漳四道,轄六十四縣。抗戰期間分置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七處,轄屬六十七縣二市。

漢平閩越後,福建地僻人稀,幾無文化之可言。迨永嘉之亂,中原士族避地南遷,林、黃、陳、鄭四姓,首先入閩,詹、邱、何、胡、踵至。及唐末,王潮、王審知兄弟,自河南光州固始,輾轉取道江西,入汀、漳、泉、建,奄有閩境,中原文化始隨此兩次移民浪潮以俱南。宋末,蒙古入侵,明代,倭宼沿海,居民紛紛南徙,乃造成今日閩粤民族分佈形勢。卽河洛系或福老系聚居自莆仙以迄潮惠沿海、瓊崖一帶;粤民族聚居西江兩岸流域;客家則聚居閩、粤、贛山地。而中原文化,亦經過此一番沙汰後南移而發生交流作用。在幾度居民大遷徙之前後,因政治比較穩定,地方寜謐,又由於執政當局之倡導,如觀察使常袞之因宜設教,陳元光之力主興學,閩民乃漸能吸收、發揚中原文化。而有薛令之首以詩賦登第,歐陽詹與韓愈同登龍虎榜之盛事。王閩招納中原賢俊之結果,於是詩人韓偓,秦系相繼而至。其在宋代,文風更盛,取高第,登仕版者不勝枚擧。—集理學大成之朱晦翁,嘗謂天旋地轉,今日閩越反為天下中心。蓋中華文化,最先策源於黃河流域,其後以環境關係,漸次南移。宋室南渡之後,政治文化中心在臨安,臨安距閩近,而泉州自唐時已成為國際商港,宋代設有市舶提擧司,專管國際貿易,隱然為全國經濟中心。復由於造紙,雕刻技術之發展,福建又己成為當時文化中心矣!故早自楊龜山河洛辭歸時,程明道己有「吾道其南」之嘆。而閩中理學,居然與濓、洛、關學並稱,號為「海濱鄒魯」,與所謂越人徒跣,斷髮文身之俗逈異矣!(馬可孛羅過泉州時,尚見有印度人船行三月至泉,求為文身者,今此風在閩已冺,而東南亞及印度仍盛行。)

昔人有言:人傑則地靈;又曰:山川鍾毓,靈秀所生。自來品題福建人物者,每曰「北李南黃」。意指李綱、黃道周二人。李綱力主抗金,值徽欽蒙塵,高宗南渡之際,飭治整邊,亟圖興復,惜為宵小所沮,志不得達。黃道周處境之困阨艱屯,死事之從容不迫,蔡世遠至以邵堯夫、李伯紀、文文山諸人,合而比之,真所謂綱常萬古,義烈千秋者。若鄭成功以孤臣孽子,縱横海上,力抗異族統治,開拓臺疆,還作遺民世界,影響後世尤大!其在前此,若陳文龍、陳瑟玉、謝臯羽、鄭所南、以及曹學佺、林埜等之志節,洵足以立懦廉頑,流芳百世!其事功彪炳者,則有蔡君謨、陳述在、葉向高、陳永華、李光地、林則徐等。而林故主席廉不沽名,清不絶俗,踐履篤實,用能表率群倫。其深嫻韜略者,則有俞大猷、甘輝、李長庚、林述慶等。其遺愛在民,世稱循吏者,史不絶書,蔡君謨、陳師復、李叔元、周起元、藍鼎元、莊亨陽、伊秉緩、其較著者。若施世綸,彭鵬之吏治,卽俗傳稗官小説「施公案」、「彭公案」之主角,感人之深,無待詞贅。其閩派理學正宗,前文已言,楊時、朱熹外,其師友劉子翬、李侗、陳知柔、蔡元定、黃榦、陳淳、以及後之真德秀、黃光昇、蔡清、陳琛、蔡世遠等,類能羽翼聖道。最奇者,終元世,泉屬僅盧琦一人登第入仕。明代王陽明有大功德於閩,而閩人篤守師承,吳肅堂至謂,竟無一人為其及門弟子,此殆學派不同使然歟?其以博學著稱者,若纂輯通志之鄭樵,類纂百家説之曾慥,他若何喬遠之閩書,至今霑丐後學;張燮之東西洋考,世人奉為硏究東南亞經典,黃道周且自愧博學不如。若張岳軍旅之間,不忘著作,柯駱著述之富,省志稱為閩中古今人無有逾者,洵為難能。其以文學著稱者,若唐薛令之、歐陽詹、宋黃公度、劉克莊、張光道,明王慎中、傳夏器、及林鴻,陳亮等閩中十子,池顯方、沈佺期、黃任,近代之林紓,陳衍等,此外若陳修園之醫學,嚴幾道之譯著,曁黃千頃堂及龔雙驂園藏書之富,皆世所熟知者。

顧祖禹嘗論福建形勢,謂以「爭雄天下,則甲兵餱饟不足供。」此係就三百年前情況而言,甲兵玆姑不論,福建誠為不脱農業經濟社會而又深感糧食生產不足。然其所產之茶,行銷全球。菸葉、木材、糖、紙、筍、竹、菓類、魚貨、鹽及其醃製品,悉為海内外所亟需。木器、竹器、籐器、漆器、陶瓷器、石刻、木刻、印石、印泥、亦負盛名,煤、鐵之礦藏尤富。今閩人之在海外者,所在為雄,歷年有鉅額外滙,彌補入超。越南、泰國、緬甸、世所稱東南亞三大穀倉;今越南、緬甸米業,閩裔經營者多,泰國則多在潮僑手中。故以前榕、厦每年自南洋閩僑輸進食米,以劑民食。而其在馬來西亞及印尼經營米業者,比比皆是。菲律濱近年實施米黍菲化案,名為限制外僑,實則限制閩僑之經營操縱耳。間嘗論閩人向外移殖之動機,由於政治因素者多於經濟因素。故去者每為久居之計,披荆斬棘,華路藍縷,慘淡經營,以創業成家,長養子孫,往往與土著婚媾,久留不歸,以是積聚甚富。印尼某一閩僑之後代,前數年因不為執政當局所喜,其被籍沒之土地,不遜於今日臺灣可耕之面積。固非若廣肇人之獲利卽歸,亦不若潮僑之或留或歸也。閩人之民族性,大抵崛強,不但表現於為人處事,甚至婚俗禮制,宗教信仰,亦復如是。閩人喜慶燕享,例有麵食或麵製甜品,示不忘本,蓋閩人祖先,殆皆來自北方之麵食民族也。海内外漳泉人舊俗,男女婚嫁,男子先一夕行冠禮,以紅絲綴辮,並由長輩授劍,意謂先代曾以留髮流血,欲其持劍報讐。女子於出閣時,地下例鋪紅氈,並由長輩持竹篩蓋頭進堂交拜,此為表示不與統治者同其覆載之意!農曆三月十九日,俗稱太陽誕,實則紀念明思宗,蓋崇禎以日縊死煤山也。閩南及今臺地,仍每年盛祝王爺公誕,史家咸不能考定所祀何神,實則紀念鄭成功,因其曾受封延平王,賜姓,號國姓爺,亦卽外史所稱Koxinga—此皆具有堅強之民族意識,非一般淫祀可比。福建人在海外亡故者,其墓碑多用「龍飛」年號,亦為不願接受異族統治之表示。

福建形勢,不在陸而在海,前旣言之。其致此之白,除地理環境外,亦有其歷史淵源。據史:漢武平閩越,横海將軍韓説,係出勾章,浮海從東方往;三國時王朗於會稽為孫策所敗,浮海至東冶;晉末孫恩,盧循出沒海島,經閩浙,宼南海,陷番禺,後雖戰敗,餘黨悉遁入閩,其後人往往走異域,稱海商。陳,陳寶應嘗自海道寇臨安、永嘉、會稽;隋楊素則泛海掩攻泉州王國慶。五代王閩,則自海道入貢,而吳越亦自溫州越海南取福州;元人自明州揚帆攻福州;張世傑亦以舟師自閩入粤。其後伯顏建議海運,歲輸竟至三百數十萬石;征爪哇則自泉州會師。明初湯和之掩襲福州,明末鄭成功之入長江,攻南京,退而下鯤身降荷蘭,以及施琅攻澎臺,率以舟師為主。—閩江、九龍江兩流域所產原木,又皆為造船必需材料,以是沿海船廠林立,造船技術進步,船舶等級,例有一定規格,不僅官方擁有大量海軍,卽漳泉大艘之通番市者,至明末清初,己不下千餘艘,此可為閩人習知海事之確證。而世傳天后之靈異,又無形中予航海者以精神上之鼓勵。明初鄭和七下西洋,自瀏河出發,先泛海至福建,復自長樂揚帆,亦曾兩至泉州行香,然後啓行。天后非他,宋時莆田湄州島一民女耳。總上原委,無怪顏思齊能早在三百餘年前率衆開拓臺灣;吳陽,許泗漳開闢南暹。太平天國失敗之後,黃志信以巨舶開赴三寶壠,發展糖業。楊衢雲之創辦輔仁文社,黃乃裳之移民砂勞越,僑生中若辜鴻銘、林文慶、陳禎祿、許啓興、皆卓然有以自見。至各地僑胞對革命、北伐、抗戰、勘亂諸役之貢獻,事難盡述,要非偶然。

自大陸淪胥,河山變色,故國文物,遭有計劃之破壞,蕩然無存,閩省自不例外,同仁不敏,惄焉憂之;爰有人文學社之組織,以響應復興中華文化運動。擬將有關福建人文資料尤其方志、譜乘、詩文、著述、民俗戲曲,設法徵集、收藏、硏究、整理、出版,藉廣傳播,庶吾人今日已失之大陸匪區者,猶可於峽上、海外、異域求之。福建文獻之發刊,特其先聲,亦欲藉此溝通海内外閩人聲氣,以為團結合作之象徵。幸邦人君子,進而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