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刊詞

作者:張彜鼎  发布日期:1973-01-25

山西通志云:

「平陽、蒲坂、聖都也。其山川關隘,則有太行、恆、霍、雁門、五臺、勾注、偏頭、飛狐、倒馬、汾、澮、沁、漳、滹沱、桑乾之高深而磐固。其田壤、賦税、土貢、物產,則有代田、露田、秸總、粟米、青白韋紅之鹽莢、權奇倜儻之駿騎。其學校風俗,則上庠下庠之制丕煥,克儉克勤之思彌深。其科目、其官制,則有闢門考績之成法。其典禮,其兵防,則有揆文舊武之良規。

其於人也,前古尚矣。厥後、理學有王通,經術有劉向,史筆有董狐,相業有司馬光輩,將略有廉頗輩、文章首司馬遷、藝術首郭璞。若夫壯繆之忠,恭君之孝,首陽、綿山之苦節,凡紀乘所書,竹素所垂,以至留碩望于寓賢,標芳徽于女史,或可躋汾陰秩祀之班,或可應畢昂星宿之數,上下數千年,而謂盛哉!」

此外,如唐太宗起義于太原;郭子儀坐鎮于汾陽;白樂天之歌行,為千古絶唱;傅青主之高逸,為後世矜式,皆足為後人景仰。

降及近代,辛亥起義,山西首先嚮應。民國創立,革命先賢如喬義生、景耀月、閻錫山、溫夀泉、趙戴文、孔祥熙諸公、貢獻最大。其事績,均應垂之青史。

近日在臺同仁,感於**窃據大陸後,竄改歷史,毀滅文化,鄉邦盛蹟,恐日久而無聞,爰發起創刊山西文獻,期對三晋山川沿革,歷史掌故,先賢事迹,民情風尚,剖析史實,考證硏究,藉以維護文物,而廣流傳,更希能鑑往知來,俾有助於光復大陸,重建地方;惟創刊之初,難期周備,尚望各方賢達,多所匡正是幸。 (六十一年十二月廿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