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库收录台湾地区期刊,为给研究者提供原始资料,本库保存期刊原貌、未删改,不代表本库认同作者的观点和用语,请鉴别!
地,状极形似。因「砚」能贮水、溶墨,有调色、润笔的稀释、泥化作用,故不称「地」而称「田」。「砚田」的得名,盖本乎此。三、「砚田无恶岁」,话虽如此,其实不然「舌耕」、「笔耕」的「士人」,家无恒产,舞文、弄墨,以「砚」为「田」,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其与「农夫」耕田而食;凿井而飮,同样心安理得。况诲人子弟,旨在为国育才,名正言顺;卖文、鬻字,倡导「书香社会」,亦不辱「斯文」。既可免除税负(古时无「所得税」,「砚田」也不课税);又不受天然灾害的影响,收入虽不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大陆赴台之各省市同乡会文献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您当前的IP是: Processed in 0.030 second(s)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08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 京ICP备06036494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