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清末民初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私塾糗趣一束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縱亞平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私塾 趣闻 教育 清末民初

    清末民初吾乡村塾教学之情况,七十岁以下的人已鲜有人知之,笔者在乡读书时,听闻一首传咏私塾教学的打油诗,因其描绘生动,今犹记得,诗云:「漆黑茅柴屋两间,猪窝半棚紧相连,牧童八九纵横坐,赵钱孙李喊一年。」诵此可知塾舍人畜杂处,村童所学也不过是一本薄薄的百家姓、三字经,而一喊就要上年。此外,还有一首描述私塾晩读的诗,也很传神:「鸟雀归巢噪晩风,大家齐逞好喉咙,赵钱孙李周吴郑,天地玄黄宇宙洪」。意谓在夕阳西下,鸟雀归巢的时分,村塾塾师要命学童温读一下当天的功课

  • 文章清末民初之海上画坛——(下)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8期  作者:周希舜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清末民初 海上画坛 吴昌硕 四任 名家云集

    掘起了四僧(八大、石涛、石谿、断江)之水墨写生写意,与杨州八怪之肆意突破,画风为之一变,迨至清末民初,旅沪画家,尤其是以花鸟为主的画家,益加跨张大胆,用笔用墨,力求遒劲厚重,用水用色,力求淋漓瑰丽。创立这种风格者,是为吴昌硕,他除长于花鸟更工篆刊之金石家,他的画也包含了金石之气,他以其豪迈奇特之章法,古拙老辣之篆籀笔法,学者景从,而成一代宗师。吴昌硕,(一八四四—一九二七,生于清道光廿四年,卒于民国十六年,享寿八十四岁)浙江吉安人,本来单名俊,也作名俊卿,字

  • 文章清末民初之海上画坛——(上)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7期  作者:周希舜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清末民初 海上画坛 名家云集 潘天寿 张熊 胡公寿

    春申君的封地,位居长江口,黄浦江的左岸(西岸)。春申君名叫黄歇,黄浦江因黄歇而得名,故又名春申江,上海简称曰申。因地理位置适宜,成为我国最大的商港,海运中枢,亦为我国唯一最大商埠之经济中心,在清末开放为商埠迄民国三十八年前,上海列在世界四大商埠之一(第一纽约、第二伦敦、第三巴黎),商业繁盛,带动了文化的发展,尤其因为清末民初,时局动荡,兵连祸结,各地方不得安靖,同时土匪绑票等也迭有所闻,富农殷户不敢在本乡居住,纷纷到上海租界来住,许多人原来祇想避难一时,但也

  • 文章湯《執中堂家乘》序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3期  作者:湯儀南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执中堂家乘》 民族性 人文文化 社会秩序 清末民初 汤姓 族谱

    世界各民族,皆有其特具的民族性,民族性優良者,其生存良好,民族性低劣者,其生存多艱。我中華之民族性爲何?簡而言之,即爲傳統的「仁愛」天性,也就是歷久彌新的「人文文化」精神。我們立國亙五千年,所以能在大地上飽經磨洗、涵容而成長,終於成爲泱泱大邦者,皆因人與人間,持有「仁愛」的美德,愛己愛人,尙和平,重倫理,由親親的愛,推及於宗族的愛,自宗族的愛,擴廣爲國家民族的愛,强固團結,散放光芒,產生了尊卑長幼,慈下敬上,有條不紊的社會秩序。這種優良的人文文化精神,實...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