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方言俗语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鄕諺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35-36  出版时间:1973-12-15
    关键字: 家乡方言 乡谚 方言俗语

    不聽老人言,吃苦在眼前。 眼讀碍音。嘴上無毛,做事不牢。 嘴上讀句里音。爬得高,跌得重。 爬讀Boo音。千算萬算,不抵老天一算。 抵讀敵音,算讀Seung音。從小一看,到老一半。 看讀Keung音,半讀Beung音。早起三日算一工。 日讀臬音,算見前。好馬不吃回頭草。 馬讀Mo音,回讀外音,頭讀Dei音。揚子江裏一泡尿。 子讀德音,江讀岡音,尿讀虛音。七合生,八合命,多合要生病。合讀國音。有錢三十爲老,無錢七十推車。無讀Ng音,推讀胎音。嫁出去女,撲出去水。 嫁讀Go音,去讀嵌音...

  • 文章家鄕諺語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77期  出版时间:1992-09-10
    关键字: 家乡谚语 方言俗语 金坛资料本

    虎落平川遭狗欺,落毛鳳凰不如雞。人情薄如紙,世事如下棋。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人要順時,樹要順風。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有官有利,有錢有勢。端人碗,受人管。行大欺客,客大欺行。公章大如磨,抵不上熟人點個頭。公章磨盘大,不如熟人一句括。不怕縣官,就怕現官。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閻王好見,小鬼難擋。火仗風勢,狗仗人勢。見廟要朝,見佛要燒,見到惡狗繞道。龍門要跳,狗洞要鑽。人爭一口氣,佛爭一股香。秀才遇到兵,有理説不清。人勿能看貌相,海水不可用斗...

  • 文章文化大禮常州市台辦購贈本會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63期  出版时间:2008-02-29
    关键字: 常州 台办 赠书 《常州方言俗语趣谈》 新春

    故鄕常州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顾加明闻悉台北武进同鄕会将购买张一农编著之「常州方言俗语趣谈」一书五百册,作为春节团拜分送同鄕的礼品。便毅然决定由台办筹款人民币壹万元,先购书并即邮寄台北武进同鄕会。当二月十五日(农历正月初九)同鄕会举行新春团拜时到会同鄕每人获得台办新年贺卡及「常州方言俗语趣谈」,眞是令全体到舍同鄕满心喜欢,感谢常州市台办的盛情。(注:荣誉理事长曹仲植主持春节团拜(周振华摄))

  • 文章家鄕諺語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73期  出版时间:1991-02-08
    关键字: 家乡谚语 方言俗语 金坛资料本

    虎落平川遭狗欺,落毛鳳凰不如雞。人情薄如紙,世事如下棋。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人要順時,樹要順風。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有官有利,有錢有勢。端人碗,受人管。行大欺客,客大欺行。公章大如磨,抵不上熟人點個頭。公章磨盤大,不如熟人一句話。不怕縣官,就怕現官。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閻王好見,小鬼難擋。火仗風勢,狗仗人勢。見廟要朝,見佛要燒,見到惡狗繞道。龍門要跳,狗洞要鑽。人爭一口氣,佛爭一股香。秀才遇到兵,有理説不清。人勿能看貌相,海水不可用斗...

  • 文章餘生憶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02期  作者:楊祚杰 出版时间:1979-12-10
    关键字: 扬州方言 俗语集锦 方言释义

    未、補遺(續)(二四)低打——指和人搭訕或往來不淸的意思。一旦惹出麻煩,便被家人責備:「敎你不要和他『低打』。」(二五)抽牽——駡人高聲叫喊,指爲「抽牽」。又孩子啼哭不休也叫它「抽牽」。(二六)搭漿——說話不實在,做事不澈底,乃至貨物以假充眞,工程偷工減料,都叫做「搭漿」。(二七)退班——「退」讀平聲。退班在正班之後,不能齊頭並進。因此,評人、評事、評文、評貨,……如果加上「退班」,便不是優等,而是次一等了。(二八)作頭—指廢料。蔬菜揀下的根葉,衣料剪下...

  • 文章傳承毗陵古文化樂爲鄕俗文脈盡綿力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61期  作者:張一農  出版时间:2007-12-10
    关键字: 俚语 常州 方言 俗语趣谈” 方言茶座》

    古语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有不同的方言俚语,不同的行业特色。这些,史书方志上虽有所记载,但大多略而不详。随着岁月的流逝,钩沉这些鄕俗文化,对传承文脉,绵延文明具有一定的意义。在我的记者生涯中,接触的人物各行各业,听到的语言南腔北调,而常州本地人对常州方言只会说,却不大清楚其所以然。于是我就产生了想为家鄕的方言作些注释,探究它的来龙去脉。退休后,陆续写出了一批「俗语趣谈」,先后在《常州晩报》《武进日报》和无锡吴学

  • 文章漫談「家鄕話」(續完)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7期  作者:嚴國鑑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阜宁 家乡话 方言 俗语

    「阜寧人」第五六兩期已登載了「家鄕話」五百七十句,本期又蒐集了七十八句,共六百四十八句;以這不入流的東西,糟蹋「阜寧人」太多寶貴篇幅,想想實在令人臉紅,今後就是編輯太爺們同意讓我繼續糟蹋下去,我也不好意思。沒完沒了,終不是辦法,這一期登完,就此結束了罷。唐存政鄕方曾提供了「家鄕話」順口溜四句,頗爲有趣,現在把它錄下來,以爲結語。「家家」(很小的意思)一小舟,「痴痴」(形容輕且快的聲音)水上游;「龔冬」(本應爲形容重物落地聲,此處似作「響了一下」解釋)一聲...

  • 文章餘生憶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00期  作者:楊祚杰  出版时间:1979-08-10
    关键字: 扬州方言 民谚释义 乡土俗语

    吾乡方言(二十五)未、补遗(续)㊂支—翘也,胡子气得「支」起来。平剧中的花旦,表演剌绣,「支」开手指,好似一朶兰花。㊃睚—「读孩」—这字借用,形容对人斜视,表示不满的意思。女人对男人不满,便「睚」他一眼。或是先生话说错了,太太便「睚」他一眼,暗中阻止,聪明的先生便不敢再往下说了。㊄铳—形容词。对人讲话不和气,恶声相向,好像放铳一般。这有关个人的个性,有人讲话就是「铳」声「铳」气。也有人并非如此,由于对来人不欢迎,故意把他「铳」走。㊅擦—读(唱)。癞狗身上

  • 文章餘生憶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92期  作者:楊祚杰 出版时间:1978-04-10
    关键字: 俗语集锦 扬州方言 乡土民谚

    午、數字(續第八十九期)(十三)大家同一鍋吃飯—這是勉人要團結,司心合意。無論家庭、商店、團體…,大家旣在一起共同生活,便不應存三心二意,爾虞我詐。(十四)一一當當(讀去聲)—這句話的解釋,是指一件一件的事,都能做得妥妥當當。因此一個人的生活或工作,有條有理,絲毫不亂,別人便贊美他「一一當當」。(十五)一塊糕搭一塊饅—吾鄕風俗,送人遷居多送饅頭和糕,一盤糕和一盤饅。因此引用來指夫妻配合,兩人的個性、所受敎育、以及家庭環境…等,很難相同,必須柔以濟剛,勤能...

  • 文章家鄉話似土而不土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3期  作者:劉明桂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家乡话 语言 方言 俗语

    我小时,家住上海。那里的人讲话,非常难懂。幼稚园和小学,是在盐城上的。盐城的话,很好懂。中学是在阜甯、滨海上的。这两地的口音,和盐城不同,但语句大体一样。奇怪的是盐城称长者为嗲嗲,而滨海的嗲嗲,专指父亲。盐城称父辈叫,反正书上都找不到。混乱的称谓,引起我对方言、土语的兴趣。近年,在「阜甯人」上读到几位老学者关于方言俗语的大作,增加了许多文字和风俗人情的知识,我利用工作之便,也聚集一些零星资料,现加整理,写成「练习」,恭请多多赐敎。以下读音、注音和反切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