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读者来鸿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敬覆劉昭晴先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尹德民  出版时间:1980-12-20
    关键字: 刘昭晴 读者来鸿 学术讨论

    肥城尹德民拙作「風雨竹石碑續後記」在山東文獻發表,災及黎棗,心實不安。辱蒙劉昭晴先生於六卷二期提出異議?又不能不借文獻一角,加以說明,眞是罪過。一、拙文可能有辭不達意之處:按拙文提及石碑兩方,一方右邊「不謝柬君意,丹靑獨立名」爲疾風拂竹葉組字,左邊「莫嫌孤葉淡,終久不凋零」爲沛雨滴竹葉組字。另一方爲虞世南題跋。原文並未提及「風雨竹字之書寫」之字體、至於刀刻、僞託等劉文所衍出者,那是屬於考據學問,拙文只忠實的記載目覩之石刻古物,絕未信口雌黃,向壁虛構,欺騙...

  • 文章漫談山東縣名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延伯龍  出版时间:1976-09-20
    关键字: 山东县名 读者来鸿

    讀山東文獻一卷四期及二卷一期刋有劉昭晴與趙建修二鄕長之「山東九平」及「山東十二城」的大作,遽然撩起了思鄕深情和縣名的談興,玆補述點滴。山東省計一百零八縣,所有縣名中含有一字相同者頗多,如「章邱安邱」,「利津夏津」,「壽張壽光」,「齊河商河」,「平陰蒙陰」,「昌樂昌邑」,「高唐高密高苑」,「泗水沂水」等縣。此外尙有「三臺、三山、四臨、五陽、和一字取名的二十縣。三臺——蒲臺、桓臺、魚臺,三山——長山、博山、福山,四臨——臨朐、臨淄、臨淸、臨沂,五陽——萊陽、...

  • 文章淺談鄕土文學之一體讚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郭漢廣  出版时间:1981-12-20
    关键字: 乡土文学 读者来鸿

    故鄕益都昌樂邊境,有一種順口一囉的韻文,叫做「讚」的鄕土文學。名維曰「讚」,但全無讚美之意,相反的倒是一種無傷大雅的貶損之作。不過講起來,倒也饒有趣味,故不妨在此饒舌一番,或亦可聊博鄕友一粲耳。本文獻七卷二期,載有筆者學長趙建修君大作,「昌樂趙氏四縣長」一文。第二段有:「昌樂縣趙一半」之說。同段又說:「另有土著趙氏,及蒙古混血之托托穆爾趙氏。」查托托穆爾趙氏,世居堯溝東北五里許之趙家埠頭。其村前有一縱廣數畝之大松墓田墳地。係金井御葬,(相當於今之國葬)墓...

  • 文章李久靑先生來函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2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96-09-20
    关键字: 读者来鸿 山东文献

    編輯鄕長大鑒:一、前將余先祖父「諱振甲公」所寫「南宋論」一文及明淸進士題名錄淸光緖十八年壬辰科部份複印函送 貴刋,該科余先祖父與黨國元老「蔡元培」公均列二甲。二、經閱文獻二十二卷第一期誤將余先祖父振甲公列刋拙文追憶表兄延伯龍先生文內,顯係植誤。特將上情說明俾免傳訛。此祝撰安鄕末 李久靑

  • 文章孔昭孟先生來函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85-03-20
    关键字: 孔昭孟 读者来鸿 文章勘误

    編輯先生十卷三期四八頁勘誤表內四〇—七三頁,係十卷一期(七〇頁)孔思遠撰「一段啓蒙與流亡學生生活」之校正;惟表中四〇頁一九行改正欄李懋宣爲李懋寅之誤,李鄕長今在臺,爲空總部前情報署長,已退役。又劉道元(當時山東省敎育廳長)「抗戰後期在阜陽設立六校」(十三卷三期)十一頁十四行『第一臨中首先設立』項下國立十二中學乃廿二中學之誤,敝人曾就讀於一臨中高一(校長張敏之)及廿二中高二及高三(校長前後爲李仙洲將軍及鄭仲平先生)想係手民誤植。以上兩校均爲山東子弟,魯西籍...

  • 文章韓同文先生關於震華學院之來函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1期  作者:韓同文 出版时间:2002-06-20
    关键字: 韩同文 震华学院 读者来鸿

    編輯先生:請轉交原震華學院李殿明同學:收到第二十七卷第四期《山東文獻》後,我去濟南會見了原震華學院的前身南華學院第一期六位同學,不但我們美術系的同學都記憶不起李殿明同學,而且文史系的丁德亮和孫鵬的二哥孫岱峰也記不起他來,最後,黃埔校友會前任秘書長陳振中同學,記得李殿明和他是同班。美術系同學薛俊蓮還找出他在一九九七年爲《山東美術通訊》寫的《回憶南華學院》,(今複印附上供參考或在《山東文獻》上發表)。對李殿明同學的文章我們討論的意見如下:一、校址不在「南圍子...

  • 文章楊希盛先生來函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83-06-20
    关键字: 读者来鸿 史实纠谬 国共内战 史料考古

    偶在朋友處翻閱山東文獻第八卷第二期,忽見有劉曉武先生的大作「我所敬佩的一位抗戰**鬪士張里元先生」,不由眼前一亮。張先生是山東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專署設在臨沂。因此對張先生的一切,更引起我的興趣,迨抗戰軍興,我們的團體,又歸他指揮,對他的一切,自格外注意。於是把劉先生的這篇文章,從頭至尾地看下去。及至看到下邊這一段:「民國二十九年秋,**集結近萬人。並裹脅民眾七八千人之多,圍攻住在古城的張司令所轄第三支隊王洪九部,……駐防之地,有一丈多厚,二丈多高之城墻……...

  • 文章(一)敬致吳洽民先生 (二)十卷三期勘誤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朱良耕  出版时间:1985-03-20
    关键字: 读者来鸿 作者回应 勘误 史料考古

    ㈠敬致吳洽民先生朱良耕謝謝你的指正!民國廿八年至卅二年,敝人服務於魯蘇戰區五十一軍一一四師師屬部隊,駐沂蒙邊區柳枝子峪一帶,而五十七軍則駐諸城一帶,至於所寫之「五十七軍軍長爲繆澂流,死後爲霍守義」一詞,係根據敝現在隔壁住之馬先生所云,與事實不符,實爲憾事!敬向繆軍長致歉!由此可證「眼見是實,耳聞是虛」之名言也。至於馬先生係勝利後參加五十七軍,亦可能爲「道聽途說」之誤。㈡十卷三期勘誤朱良耕十卷三期四七頁「山東文獻十卷一期正誤」下之朱耕良,應爲朱良耕。四八頁...

  • 文章張素芳女士來函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6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90-12-20
    关键字: 海军佘振兴将军之生平 唐君尧 读者来鸿

    拜讀山東文獻14卷4期「海軍佘振興將軍之生平」,刊出「靑島市長李先良、海軍少將佘振興、美軍少將謝伯而及陸軍中將×××等四人照片」一幀(一八頁),乃係在靑島接受日軍受降前相晤,經洽詢吾魯泗水縣籍之國大代表喬修梁先進告知:「左第一人爲陸軍中將唐君堯,擔任靑島港口司令。抗戰前西安事變時、駐防甘肅、陝西,曾任東北軍張學良部第一〇五師第二旅旅長。」而喬代表於抗戰勝利之初抵靑島,供職三民主義靑年團靑島市支團部主任,曾與唐將軍時相過從。事屬信史,敬乞惠予披露爲何。右上山東文...

  • 文章集思廣益話雜字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曹繼曾  出版时间:1982-12-20
    关键字: 庄稼杂字 读者来鸿 乡野趣闻

    自從本刋六卷三期張存武先生爲莊稼雜字箋釋,七卷一期,王廣健鄕長寫續說,就引起了大家對這本書的重視。當時,山東文獻是呼籲各界同鄕共同參加此一「箋釋」工作。看了這個附記之後。我就放下了正在爲寫家鄕話集釋而建卡的工作,轉頭來爲莊稼雜字作釋文。原因是我剛收集了一些方言的工具書,對俚語方言,便於査考,但家鄕話卻不容易收集,太俚俗的無法徵引出處,流行較廣的又算不得家鄕話,由於雜字的出現,立時使我產生了想爲這本書寫釋文的衝動。釋文的意思,只是解釋詞語、文字,儘量通俗到...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